美丽人生

外婆的遗产(散文)

作者:实至名归   发表于:
浏览:20次    字数:306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5189篇,  月稿:7872
20世纪60年代末,具体是哪个季节,实在记不清了,只记得天气不冷不热。我随父母来到了距家二十余里的大白村,为外婆奔丧。

  那时,我对外婆的逝世满心疑惑,前不久,外婆还抱过我,怎么就突然离开了人世?当时我不过五六岁,还是个懵懂稚嫩的孩子,对这类关乎生死的人生大事充满了好奇。

  我与外婆相处的时间不长,满打满算也就五六年。我出生于1963年,外婆在1968年故去。严格来说,我们相处的交集仅有五年。那时的我年幼无知,对外婆的印象十分模糊。只记得外婆的大致模样:个子不高,腰弯背驼,走路慢悠悠的。脸上皱纹密布,犹如一个干瘪的枣子。那是我见过皱纹最多的一张脸。按理说,那时外婆不过五十来岁(逝世时才五十九岁),满脸极度的皱褶与她的实际年龄极不相称。她给我的印象,就是那种老态龙钟、仿佛已至耄耋之年的样子。可见其生前饱经风霜,吃了不少苦。

  我与外婆接触的时间虽短暂,但她对我却格外亲切,比我见过的所有亲属都要亲。这种特殊的情感源自一些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她给我吃东西时,总是小心翼翼,把滚烫的食物轻轻吹上几次,待到温热不烫时,才缓缓放入我的口中;她抱我时,总是如获珍宝,眼中满是骄傲与喜爱;她提及我时,也是那种亲切、柔和的语气。总之,我与外婆有着一种特别亲近的感觉。其实,这种隔辈之间的深厚情谊是十分常见的现象,从如今的隔辈关系中也能瞧出些端倪。

  那次奔丧,让我初识了“遗产”这个概念。记得办完丧事后,父亲用平车(当时一种人工拉东西的小车)将外婆的遗物拉回了家中,途中还经过了一条小河。这个画面在我的脑海中异常清晰,因思念外婆,时常会在脑海中“回放”。望着拉回家的那些陈旧家具,我思绪纷繁,想必这便是外婆留下的遗产了。

  办完丧事回家后,我发现母亲有些反常,时不时就长叹一声“妈唉!”有时甚至是连续的叹息。我明白,这是母亲思念外婆的无奈宣泄。记得每天中午和面时,我总能多次听到母亲低声呼喊“妈唉”。此后,母亲便把外婆的故事,断断续续地讲给我们听。

  外婆的家庭历经了诸多磨难。据母亲所述,外婆育有一子三女。舅舅是老大,当年,舅舅被二战区(老家的人对阎匪反动派的俗称)抓了壮丁,因无法适应环境,很早就病故了,这对外婆的打击极大。老二是我的一位姨母,年仅十八岁就因生孩子时感染病菌去世了。外公是个文化人,在村里开了个商铺,字写得极为漂亮。在外婆的遗物中,我曾见过外公用小楷毛笔记的账,字迹潇洒飘逸,堪比书法家的作品。但他早早故去,我无缘得见其容貌,只听说他身材微胖。外婆守寡多年,生活过得异常艰辛。

  外婆在村里是个能干的女人,据说还当过村里的妇女主任。建国初期,农民生活贫困,无力购置大型农具和养殖牲口,国家便在农业生产上发起了互助组运动,几户农户组成一个互助组。这个互助组的种地方式、农业生产安排以及农业劳动组织,都需要一个人来负责,这个负责人当时被称为“当家子”。通常,这个当家子由有经验、有声望的男人担任。然而,外婆所在的互助组,唯有外婆最为能干。于是,外婆挑起了这个重担。在她的带领下,克服了各种各样的生产难题,将互助组的农业生产搞得有声有色,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农业合作化发展到生产大队时,外婆凭借吃苦耐劳的品质,当上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想方设法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为全村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外婆就是这样一个从不轻易认输的女强人。

  外婆的遗产是父亲用平车拉回家中的。那时,我们家一贫如洗,家具稀少且破旧,粮食极度短缺,时常面临食不果腹和青黄不接的困境。从外婆家拉回的家具,于父母而言堪称奢侈品。记得有好几件家具格外引人注目,一个是折叠柜,由几块部件组合而成,如此大的家具在当时可算是稀罕物,一般人家根本置办不起。另一个是条几,由梨木制成,造型精致,花纹雕刻得栩栩如生,拉手是当时颇为昂贵的铜质材料。还有一个叫洋箱的,木头厚达两三寸,长约五尺,宽约三尺,高约三尺,体型硕大,外表红里黑。据说这是外公做生意留下来装钱用的。看到要装钱得用这么大的箱子,就感觉外婆的遗产颇为丰厚。此外,还有几个刻有对联的木制条幅,黑色的表面上凸起着优美的文字,像是龙飞凤舞的行书字体。还有一个沏茶的壶,母亲说是泥金茶壶,只是缺了个壶盖。当初家里贫困,被收古董的商人收走了,据说就因为少了壶盖,这个壶就不值钱了,否则总能卖个好价钱。看到外婆的这些遗物,我喜爱至极,不禁对外婆的能力钦佩不已。我想,如果外婆不是如此能干,一个守寡多年的女人,又怎能置办下这么多的家具呢?可母亲却从不主动提及这些“珍贵”的遗物,只有在我们询问时,才会为我们介绍这些遗产的价值和来历。她更愿意给我们讲述外婆顽强克服困难的那些事迹。

  在母亲所讲述的故事中,有两个让我难以忘怀。其一,舅舅被抓壮丁后,外婆从大白村徒步前往太原解救舅舅。暂且不提她一路上克服的种种艰难险阻,单说她从大白村走到太原这一壮举,就令我由衷佩服。那么遥远的路程,一个曾经裹过脚的女人,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腰酸腿疼、脚底起泡自是在所难免。这得承受多大的痛苦啊!可惜,舅舅还是被救得太迟了,救回时已身患伤寒,那在当时可是绝症!就这样,舅舅最终因病离世。其二是在20世纪60年代,国家处于极度困难时期。外婆得知母亲生下二哥后,由于粮食极度短缺,母亲没有奶水,二哥饿得啼哭不止。外婆心疼不已,竟想出了步行到太原向我最小的姨母(我们兄弟都喊她五姨,其实是外婆的三女儿,只因和外公的叔伯兄弟相排,才被称作五姨)要钱的办法,并且付诸行动。其实五姨那时在太原卫校上学,学校给发了助学金,五姨用此款购买了饭票。五姨宁可退了晚饭票,也要让外婆拿这些钱补贴我家的生活。可是,五姨因此每天晚上都要挨饿。后来,五姨也对我讲起过此事。外婆对五姨的挨饿心知肚明,她内心的难受程度远甚于五姨挨饿,毕竟五姨可是外婆最小的女儿啊!女儿天天挨饿,做母亲的怎能不心疼!

  此外,五姨还跟我讲过一件事。当初,外婆家养着一头用于耕地的毛驴,外婆每天清晨三点就起床喂料,异常辛苦。有一年,二战区进村骚扰百姓,将外婆家的毛驴抢走了。这可是全家种地的命根子,没了它,全家可怎么种田呢!无奈之下,外婆硬着头皮向二战区索要。那时,人人都知道二战区蛮横,都是能躲则躲。果不其然,外婆一到二战区那里,就被一个头目绑在“老虎凳”上施刑,将外婆的腿绑在长凳上,然后在脚下一块一块地加砖,疼得外婆呲牙咧嘴。幸亏有个心地善良的军官制止了那个坏蛋的行为,这时屋外的二战区也正好吹响了部队开拔的哨子,这才放了外婆,并归还了毛驴。

  外婆在困难面前就是如此坚强,无论遭遇多大的困境,她都会勇敢面对。外婆所经历的这些艰难之事,就算是一个强壮的男人也难以应对,何况外婆只是一个柔弱的女子呢!

  说到这里,似乎解开了母亲先前不主动提及遗产的谜团,我也顿时恍然大悟。原来,外婆那些在我眼中极为“贵重”的遗产,与她顽强克服困难的精神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外婆真正的遗产,是她勇敢面对一切困难的精神,这才是她留给后代最为珍贵的财富。外婆这种勇敢面对困难的顽强拼搏精神,虽肉眼无法看见,但用心却能深深体会到,而且让后代们都铭记于心。在外婆这种精神的激励下,我们整个大家庭克服了重重困难,不仅改变了家庭生活的状况,而且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今我虽已退休,但我愿如同外婆勇敢面对困难那般,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和优势,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社会的进步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4年7月27日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丽人生

查看更多美丽人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