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了。我却走不了,手头还有几件事没有办理。今晚又需要加班了。想到这里,不免有些沮丧。为了缓解一下疲惫的身躯,纾解一下情绪,我决定先跑步去。
说走就走。我跑出办公室,来到马路上。这条马路比较特殊,两边都被围挡围起,北边在进行绿化改造,南边在建设公园。人行道虽然比较宽,但在围挡的逼迫下,显得局促。马路上人声鼎沸,汽车的马达声,轮胎摩擦地面的声音,自行车、摩托车的声音,人们说话的声音,还有风声,嘈杂在一起,加剧了我的烦闷。我沿着马路快跑,想快点到到达河边的公园里,那里人少,清净,是我跑步的乐园。
正跑着,突然听到一段笛声。我本喜欢笛子,觉得笛声清脆悦耳,高亢嘹亮。吹奏起来,简单轻松,自由随意。但今天这段笛声,只让我生厌,听起来很刺耳,虽然能成调子,但断断续续,忽高忽低,时时重复,吹笛者很不熟练,明显是在练习。我大致能听出是演奏《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听闻这种笛声,李白那句“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的美好,当然体会不到。加班的郁闷,甚至让我很反感。在心里嘟哝着:瞎吹什么,制造噪音!
顺着马路我很快跑到吹笛者身旁,瞟了他一眼。昏黄的路灯下,一辆自行车静静地停在旁边,不急不躁地等待着,陪伴着他。一位老者,约莫六十多岁,花白头发,戴着眼镜,独坐在马扎上,背靠围挡,旁若无人地吹着笛。我从他旁边跑过,他没有一点反应。他靠着围挡,一点不挡人行道。估计他知道这条路行人稀少,主要是汽车、摩托和自行车,而他们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道,他坐在围挡边没有必要避让。我感觉他很陶醉于自己的状态,几乎忘记了这是在大马路上。匆匆而过,我跑过吹笛者身边,继续跑步,来到幽静的河边步道。
在公园里安静地慢跑,我却老想起那位老者来。他没有看我一眼。我瞟他一眼,却忘不了啦。他的影子在我脑海里盘旋。一边跑,我一边回想,思绪飞扬。一位老者,不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黄昏七点多还在路边练习吹笛子,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刻苦自励的典型啊!他并不因为自己年纪大了,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东西。他在勇敢地追求,并付诸行动。这是人格独立的表现,是不断完善自己的表现!民间有“八十岁学吹鼓手——来不及了”“八十岁学吹鼓手——上气不接下气”“八十岁学吹鼓手——有气无力”等民谚,对年纪大了再学习乐器,都持否定态度。但他并不因为年纪大,或惧怕流言蜚语,就放弃努力。他照学不误,这是有精神追求的表现。他不以年纪大、记忆力不行为借口,而是很努力很刻苦地学习技能,刻苦练习技能,他在挑战困难、挑战自己,是多么勇敢的人呀!想到这里,我不再有反感了,倒肃然起敬起来!
我又问自己,他为什么要到马路上练习吹笛?他完全可以在家里练习,也可以在自家小区里练习,他也可以到公园里练习,离他坐的地方直线100米就是公园。但他都没有去,偏偏选择马路边,实话说,我觉得那地方嘈杂,灰尘比较重。可是他为什么选择那样的地方?他当然不傻。一个合理的解释是,他担心影响到别人!他要将自己练习笛子演奏对别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如果真是这样,那他太自律了。我们常常在火车上、地铁里、影剧院里看到大声说话,打电话的人,他们只考虑到自己的需求,丝毫不顾及这些都是公共场所,需要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那次在地铁里,我正困得不行,想睡会儿。旁边一位大姐穿着时髦,珠光宝气的,却不戴耳机观看视频,声音非常大,搅得我一下子都眯盹不了。当时那个不爽呀,真想提醒她收敛点!又担心人家会恶狠狠地回怼我,“要你管!滚!”这种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的人真的有可能什么都做的出来。幸好有列车巡管员及时提醒她了。比起那些不自觉的人,这位老先生的高尚,要甩出他们好几条街。
我还想像着,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吹奏的是《山丹丹开花红艳艳》,妥妥的革命歌曲!歌曲描写的是1935年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的历史事实。当时陕甘、陕北苏区正处于肃反扩大化的危险时期,大批优秀领导干部,比如刘志丹、习仲勋等,都被当做敌人进行无情打击。当时甚至挖好了坑,准备活埋。刚刚到达陕北的毛泽东同志得知消息后,当机立断,指示“刀下留人”,并派董必武、王首道立即对刘志丹进行审查。事情搞清楚,纠正了肃反扩大化的错误,挽救大批干部,挽救了陕北苏区,从此中国革命重心从南方移到北方,延安成为革命的圣地。“满天的乌云被吹散、毛主席来了晴了天”。“山丹丹的那个开花呦红艳艳,毛主席领导咱打江山”.....这样的一首歌曲值得反复演绎,永远传唱。也许这位老者,正是有了这样的情怀,才老骥伏枥,不辞辛苦,八十岁学吹鼓手——永不言弃。
这么浮想联翩,不知不觉就跑完五公里。我往回走。
吹笛老者还没有回去,继续在认真地练习着。当我再次听到他的笛声,没有刺耳的感觉了,而是很优美,很崇高!当我经过老者身旁,也不再是瞟一眼,而是肃然起敬!向左看,行注目礼!内心里默默向他致敬!
【审核人: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