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高光顺:入伍那年当铁道兵的往事回眸

作者:高光顺   发表于:
浏览:602次    字数:461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95篇,  月稿:0

  参军,这是我儿时的最大梦想,每每见到威武雄壮的解放军身着耀眼的军装便分外羡慕,总希望长大后能像他们一样担当保卫祖国、建设国防的重任,实现人生的追求和价值。

  1976年初,已是适龄青年的我终于圆了当兵的梦,如愿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行列。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生活于农村中的青年即使读到了初中或高中毕业也是大概率务农,而能够当上兵就算得上是走运啦!

  岁月荏苒,时光如梭。入伍的头一年,我对未来还很茫然,不知人生出路究竟在何方?这年冬季,一项浩大的水利工程落户我们村庄不远处,怀着一颗火热的心,我丝毫没有犹豫地响应公社的号召积极地投入了水利建设。这项工程俗称之为“挑珠湖口”,圩堤起于乐亭罗墎,止于白沙洲,堤长有十几公里,将大珠湖一分为二。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当时的波阳县委、县政府硬是举全县之力,动员了10万民工(义务工)投入筑堤大会战,

  这场声势浩大的工程后来也一再证明是“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利民福民工程。

  在劳动过程中,有一件事特别让我感伤,那就是1976年元月8日这天上午,北风呼啸,寒气袭人,正当我们在工地干得起劲的时候,怎料突然从广播中传来一个惊人的噩耗:敬爱的周总理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与世长辞。声声低回的哀乐令人们难以抑制悲痛的心情,但是,大家没有停下劳动的脚步,只是以汗水当泪水来默默表达对这位人民敬爱的好总理的深切哀悼。

  在悲恸之余和筑堤大功即将告成之际,没想到好运竟然悄悄向我降临,一天,在收工回家的路上,我被一纸醒目的“春季征兵通知”深深吸引,当时,我简直兴奋不已,认为当兵的机会终于来了,第二天便按通知的要求报了名继而参加体检,我有生以来的第一次体检便旗开得胜,身体各项受检指标都符合要求。正当自个满怀信心,沉浸在沾沾自喜的时候,却不曾想还要去公社和县里进行复检。说实话对于复检,起初我心里是有些忐忑不安的,担心某个环节出问题而使愿望落空,好在复检结果比较理想,于是悬着的心随即又重新燃起了希望。

  体检这一关过了,接下来还要面临政审、定兵等环节。那时,县里给公社分配兵员指标,公社如法炮制也给所属大队分几个名额。在定兵的问题上,从公社层面来说武装部的意见尤为关键,而大队这边民兵营长的推荐亦很重要。那时,本大队民兵营长毛鸡得对我参加珠湖口筑堤大会战的表现还是认可的,因此,为我争取到应征入伍的名额增加了话语权。在公社酝酿定兵的那些日子,我一有机会就向他打听情况,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当我被批准入伍之后,这位民兵营长大哥在第一时间就把好消息诉了我。中榜的另外两位兄弟伙伴是王秋明和王运峰。

  2月底,大队干部和工作人员将喜报(入伍通知书)及军衣等伴着喜庆热闹的锣鼓声送到我家,多年的夙愿终于实现,此刻,我无法用语言表达有多么高兴和激动。3月1日上午,第一次穿上绿色军装的我,在家人的陪伴下满面春风来到大队辞行,在离家的一刹那,我年事已高的祖母哭成了泪人,我知道她老人家是喜极而泣,同时也是自然流露出对我的疼爱和欠挂。母亲大人对我同样是依依不舍,我们母子在大队手分时,她的热泪止不住往下流,临别时还赠送了我一块手绢并塞给我一些零用钱,我把这块手绢随身带到部队,每当非常想家的时候就会拿出手绢来安慰自己,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在大队集中的那会儿,随着阵阵鞭炮声和喧闹锣鼓声的响起,一时引来了更多的乡亲前来为我们送行或烘托气份,场面甚是热闹。临别时,大队书记还为我们3人带上了大红花,此刻,我才真正感受到了“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魅力和幸福自豪。

  大队部离公社机关驻地大概5公里路程,那天,大队民兵营长兴致勃勃领着我们去公社集中。初春时节阳光明媚,大地暖洋洋的,而我此时的心情更是倍感温暖。待各个大队的兵按时间节点到达公社后,公社武装部程部长随即把我们组织起来开了个短会,详详细细交待了相关注意事项,这天晚上公社好好地招待我们住了一宿。第二天上午便由程部长领着我们步行到十来公里远的县武装部集中。鉴于我参军要远离家乡的原因,我的二哥高光发特意请假从乐平返乡为我送行,从大队到公社,从公社到县城共计19公里路程他几乎寸步不离陪伴和呵护着我,兄弟手足之情令人动容,也让我永生难忘。

  3月2日这天下午,县武装部院子里人声鼎沸,热闹非凡,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的本县新兵有好几百人,清一色的绿色军装分外显眼,让人看得心花怒放。没过多久,我们公社来的50名新兵被编为一个排,排长是福建籍的张清河,自此,往后的行动都是按有组织、有纪律的要求参加集体活动。最使我难忘的活动是县武装部组织我们在县电影院观看了一场“时刻准备上战场”的电影,这部颇具政教意义的电影片,使我们能够深切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和身上肩负的责任。在县武装部集中的时段,由于暂时保密的原因,当时我们还不知道自己所要去的部队在何方,更无从知晓部队属哪个兵种。然而,大家向往部队的心情却依旧很迫切。3月3日,我们吃过早餐后迅速集合,在县武装干部和部队接兵人员的共同带领下,有序地分乘解放牌汽车向乐平开拨。那个时候,家乡的交通还相对比较落后,从波阳到乐平的城际公路还是清一色的沙子路面,路上行驶的车辆也不多,汽车大约开了两个小时就顺利地到达了乐平火车站。经过短暂的休息和用餐,我们全体新兵(大概六七百人)于下午两点左右在相关人员的引导下分别进入各自乘座的车厢,我们全排人员跟着张排长很快地上了车。当火车刺耳的汽笛声响起时,我的目光自然全部集中到了站台上,并很快看到了送我的父亲和哥哥,在列车上望着我老父亲和哥哥的身影,我紧紧抓住车厢门中间的铁链拦杆不愿松手,待火车缓缓前行了近千米方依依不舍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我父亲是一位不善于用言语来表达的传统手艺人,但他一贯勤劳、朴实、善良,对儿女们满满的都是父爱。离开乐平的那一天,起初我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年近六旬的父亲会从百里之外的老家赶来乐平为我送行,因为那时的交通不甚方便,好在我二哥有办法能为老父出行提供便利。

  在列车闷罐车厢里,白天和晚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躺在铺盖上我心潮起伏,思绪万千,既有对家乡父老乡亲的不舍,也有对部队的殷切期待。回想整个征兵过程就像坐过山车一样经历跌宕起伏的煎熬,随着坐上远去部队的火车,悬着的心终于完全稳定了下来,先前沉重思想包袱顷刻间化为乌有。在列车行进的过程中,我们一行除了在浙赣线和京广线沿途的一些军供站有下车用餐或放松放松之外,其余时间都是在黑乎乎的车厢里度过。

  3月8日一早,我们乘座的列车经过5天的长途奔波终于到达终点承德火车站,一下车我们就明显感到寒气逼人,初到北方,觉得南北气温相差很大,一时难以适应。下了火车坐等了片刻之后便按带兵领导的要求,有序地转乘军用卡车直达滦平张百湾新兵连驻地。

  新兵连营房是砖木结构的简易平房,与老百姓的住宅挨得很近,居住条件也比较简陋。在新兵连我具体分在7班,其全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11师51团新兵5连2排

  7班,排长依旧是张清河,班长是周耀明,战士有王运选(班付)、高春生、王显俊、王智俊、王辉武、高光顺、王秋明、王运峰、范济欢、王见年、王解放、陈典亮。到达新兵连的当天下午,部队还派了几名军医对我们新兵逐一进行望、闻、问、切式的体检,我知道,这只是一个例行体检,充分体现了部队首长对我们的亲切关怀。

  3月初,塞北的滦平大地依然是天寒地冻,干冷的气候和频繁的沙尘暴袭击,对于习惯了南方生活环境的我们来说一时很难适应,初来乍到我曾流过好几次鼻血还经常胃痛生活条件那就更加艰苦,日常的主食多般以二来饭(高粱搭配大米)、馒头、玉米糊糊为主,蔬菜则是“老三样”的大白菜、马铃薯、榨菜,鲜有改善伙食的时候。当然啰,我们也知道这是部队的老规矩,是出于对新兵的锻炼和考验而为之。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下,我们日复一日地接受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老连队派来给我们新兵进行训练的干部和班长和我们同吃同住,打成一片,其军训示范的辛苦程度也是可想而知的。3个多月的军训使我们收益匪浅,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有效的政治教育,使我们很快地从一名普通的老百姓迅速转变为具有高度组织纪律性和有担当的革命军人。

  我们在完成了新训任务后于6月下旬分赴老连队,我被分配到了89351部队2营9连(施工连队),连长是李石飞,(一九五九年入伍),政治指导员是雷洪玩(一九五五年入伍),我们在连队接受了几天的政治教育后,便被4排长谭显柏派往离老连队有几里路的片石场和先期到达的几个老兵一起驻勤,驻勤点处在张百湾北端的山脚和河谷之间,此地空气清新,河水清澈见底,大片的玉米地庄稼郁郁葱葱,为大地披上了绿色盛装。7月的天

  按理说正是盛夏季节,太阳光照显得分外强烈,可是,在这里不仅风光旖旎,而且天气非常凉爽,犹如进入了避暑山庄。在我居住的临时营房不远处还驻扎了一个步兵团部,出于好奇,有时我还会去那儿瞧瞧,该团部营房虽为砖木结构,但营房规划有序,排列整齐,既有大操场又有礼堂、澡堂、军人服务社,内部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优美的环境让人好生羡慕。

  驻勤任务完成后,我们半个班的人员于7月中旬返回了老连队。可就在我们积极投入正常的连队施工时,谁也未曾料到7月28日拂晓,一场大地震突然降临,处在震中的唐山市在7.8级的强震破坏下,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城市所有建筑顷刻间土崩瓦解变成一片废墟,死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据统计,仅遇难人数就高达24万。为了抗震救灾,我们连队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于7月31日下午由连长率队乘团部派来的解放牌军车迅速出征,经过近20个小时的行驶于8月1日下午到达救灾现场——丰南火车站。在抗震救灾中,我们连队前期任务主要是抢修铁路,中期工作重点是为受灾老百姓搭建防震掤,后期则是加固北京密云水库大坝。战斗的地方先后

  有唐山丰南火车站、野鸡坨路段、沙河驿站、冶唐家庄、密云溪翁庄。历时半年多的火线抗震救灾,我们在京唐多地洒下了许多辛勤的汗水,留下了动人的战斗足迹。

  在唐山抗震救灾、重建家园期间,最令我们感到悲痛的是: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9月9日不幸逝世,当我们从广播中听到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时,顿时感觉似天塌了下来一般,心情十分沮丧和沉重。然而,就在党和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王、张、江、姚结成的“四人帮”却幸灾乐祸,唯恐天下不乱,一时两条路线的斗争剑拔弩张,十月风云变幻成为当时的热议话题。

  不堪回首的1976年,对于我们国家来说经历了大多的磨难: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毛泽东主席先后去世。以天安们暴发的“四.五”运动为导火线,将第二次复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再次打倒在地,继而在全国各地迅速掀起了“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浪潮。唐山大地震的灾难降临使国家蒙受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毛主席逝世后,“四人帮”篡党夺权活动愈演愈烈,一时闹得乌烟瘴气。好在当时以华国锋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采取断然措施,及时粉碎了“四人帮”的阴谋,终于结束了十年动乱,“文化大革命”的宣告结束,为后来将全国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拨正了历史航向,也为继而开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做好了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准备和垫铺。

  曾经的辉煌过的铁道兵虽然早已集体转业,退出中国人民

  解放军的序列,但其光辉历史、战斗精神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立下的丰功伟债将永载光荣史册,自己也深为曾经当过铁道兵战士而倍感骄傲和自豪。回首往事,青春无悔;展望未来,斗志更坚。

  2022年6月3日于陕西韩城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往事 铁道兵 高光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