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供销社时代的烙印

作者:文章   发表于:
浏览:101次    字数:2955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说起乡村供销社,虽然是很久远的事, 但回想起来,记忆犹新,烙印颇深。69年我知青下乡到农村,几经转并集体户,76 年来到具有四百年历史的满清遗址古城伯都公社,在这里与当地女社员结婚。我所居住的两千多户大村,是公社的所在地,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公社的“供销合作社”。计划经济的供销社,靠“统购统销”包揽了农民的买与卖。这块“金字招牌”像一盆炭火,将乡村烘烤得热乎乎。供销社,占据着集镇闹市中心最好的位置,是当地最繁华、最热闹的经济商业街。对孩子们来说,更是充满诱惑的地方。供销社拥有的资本,是当地农民群众发展家庭经济和生活上唯一的依靠与信赖。

  每天闲散的人们,都会定点聚集在供销社门前,在水泥台阶上坐或站着抽烟闲聊,他们抽的是自家产的烟叶,用手卷的纸煙,接口处用唾沫粘一粘。稍有档次的人抽“握手”、“葡萄”、“金葫芦”大众烟。在身边路过,一股烟粉味。“大生产”、“大前门”、“牡丹”一些名烟,凭票供应,一般人也抽不起。聚集的人们上至国家大事,下到柴米油盐,甚至邻里之间的隐私,都在这里发布。老张家的媳妇做了结扎手术,又出奇地生了一个小子。老李家的媳妇超生四胎被罚五千元。有时,他们还会为不着边际的花边新闻和不靠谱的国际事件而争吵,争论得面红耳赤。受委屈的人,会循着话儿找源头,越找越乱,最后不了了之。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供销社是小集镇和农村唯一的商品流通渠道。公社的供销社是中心合作社,为方便群众各村设分销店,凭票供应购买家中所需的酒、糖和布匹。较大集镇的供销社主任,都是一些原公社的老党委书记担任,级别较高一些。供销社内设食品、五金、棉布、日杂、农资、文化用品部。五金电器如自行车、收音机、缝纫机、全钢手表、电熨斗、吊扇,农机具、化肥、农药,生活必需的油、盐、酱、醋、茶,甚至一条线、一根针、一块糖、一滴灯油,都要到供销社去买,平日没见过、没用过、没吃过的这里一应俱全。货架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各式各样花花绿绿的糖果、罐头、饼干,对小孩子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物资匮乏的年代,曾经红极一时的供销社,有最时兴的“永久”自行车、“上海”手表、“飞人”缝纫机、“红灯”收音机等紧俏商品,凡要结婚的人家,全凭关系,找供销社主任批条,找公社领导电话说情,都能搞定。

  最火的布匹部,里里外外都挤满了人。一捆捆花花绿绿的布匹,摞在柜台上。“小花布”“白花旗”、“黑斜纹”价格都不贵。农民虽没余钱,但都要扯几尺布,给孩子做件衣服。排队的人们反复摸捏选定布料,售货员量好尺,然后听“咔哧哧”的扯布声,就知道布料的质量好坏,一扯到头。“灯芯绒”、“的卡”等非常紧俏布料,光有钱和布票不行,还要有供应票。如果遇到结婚的人多,布料少,没法平分,只能靠抓阄解决。妇女到棉布摊,总喜欢买“边角料”、“段头布”不仅省布票,还省点钱,很划算。在供销社能买到“段头布”、“边角料”,要和售货员有关系或老熟人才能买得到。卖头油、雪花膏都是零打散卖,集体户的女同学带上小瓶子,三毛钱就能装满上一瓶。

  群众没钱买日用品,可以拿鸡蛋换。一个鸡蛋5分钱,40多个鸡蛋换一块布做衣服。面对生钱的“鸡屁股银行”换购商品,在当时是最流行的。逢年过节,按户供应的紧俏食品如月饼、白砂糖、白酒,都要排队购买,赶上营业员吃午饭临时关门,吃完饭再接待排队买东西的人。谁家要办红白事时,都要先跟售货员打招呼,帮助备货。供销社承载着农民对生活更美好的向往,像一条无形的丝线,牢牢地牵住农民的心,像一个百宝箱、万花筒,是与人们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命根子。

  最有显著特点是供销社装咸盐的水泥池子,又宽又长。黄豆大的盐粒,很便宜几分钱一斤。商店里,总是弥漫着油盐酱醋、糖果、白酒混杂的特殊气味。这种气味和印象直到现在,还深深地印在我的心底。

  那个年代,商业和供销系统是令人羡慕的金饭碗。我们集体户有两个女同学招工时,被分配到了县供销社系统,是人人仰望、羡慕眼红的单位。供销社工作的年轻人,自带光芒。工作好,又好找对象,可任意选挑。许多年轻女售货员,常常两手叠在胸前,扯高气扬,像傲气的公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调来供销社的营业员张美玲。丈夫是公社党委副书记,一同由县城调到公社工作。张美玲人不但长得白净漂亮,一笑两个酒窝,人也和蔼可亲,服务态度好。梳着两条油亮的大辫子,走起路来不停地摆动,楚楚动人。自从她调到供销社,打哈哈凑趣的闲人和买东西的人比以前更多了。她所在的部,营业额明显爆增,她也成了街头巷尾,品头论足的风云人物。

  正当公社供销社鼎盛时期,县里新来了陈主任。此人满脸横肉,专横跋扈跋,新官上任三把火。按他的旨意,找能工巧匠,把门前扒了,从新改建门庭,重振雄风。当他看到街对面生猪收购站门牌时,就问是毛笔字谁写的?知情人说是一个知青的老父亲,大学被打右派教书匠写的。他马上派人找我父亲写下:“伯都供销合作社,发展经济,保障供给。”让瓦匠用水泥篆刻,涂上金字。陈主任特意请我父亲吃顿饭,又给了十五元钱,作为报酬。新修的门脸,再加上金灿灿的大字,庄严气派,增添了几分光彩。陈主任每天傍晚,披着衣服,满脸酒气,站在供销社的门前,用牙签提着牙,满脸笑容地端详他的创意和杰作。这也是我父亲右派平反回大学工作前,为当地留下的唯一的笔墨纪念。每当我和妻子、儿女路过供销社门前,看到老父亲的墨迹,而感到自豪 。

  在我招工进城工作后,市场经济的大门打开,村子里小卖部,小超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供销社渐渐失去了垄断地位,农村的经济活跃起来,供销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年失去了优势,流年逝水,黄金时代过去了,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我再次与儿女驱车回到伯都,这里曾是我生儿育女居住过七年的地方。老父亲虽然去世了,但我还是想再看一看供销社门脸上父亲遗留的墨痕。让我惊讶失望的是,供销社原址老房子不见了,变成了漂亮的二楼住宅。后院供销社的一排房子,多年失修,显得颓废。俨然变成了装化肥的破旧仓库,见此景,我有一种苦涩、揪心,难以形容的失落感。

  让我可喜的是供销社门前的商业街,每月逢十的集市,拉动了乡村经济的繁荣。蔬菜种类繁多,鲜绿的青菜,红灯笼的柿子,白胖的萝卜,紫衣裳的茄子……集市人群穿梭鼎沸,我被人群拥挤着,眼花缭乱,陶醉在蔬菜散发的清香中。集市里小贩青出于蓝,胜于蓝。争先恐后地推销着产品,叫卖声,讨价声,嬉笑声,形成欢乐的乐曲。街道两旁,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商品,让人目不暇接。杀猪卖肉的,卖瓜果梨桃的,海鲜鱼蟹的,电器、手机的,锅碗瓢盆的,修车电焊配件的,砸水桶铁皮活的,磨刀修剪子的,剃头修脚的,应有尽有。赶集的人们到了中午时分,都在小摊吃饭,各种吃摊,撑起一遮荫蓬,摆放桌子、长板凳,干净整齐。卖油糕粉汤、炒菜烩饼、锅烙馅饼、水饺烧麦、煎饼发糕、焖肉丸子、香味扑鼻。绿豆凉粉、烀熟的猪头肉、猪蹄子、猪肝猪肠猪肚、色香味俱全,让吃客大饱囗福。

  爆玉米花的,旁边围了一群孩子,火苗在炉子上跳动,突然“嘭”的一声巨响,一股青烟腾空而起,爆米花冲进了长布袋,浓浓的香味四散开来。

  我徘徊在老街上,回想起以往风光的供销社,心里竟涌上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怀念之情。

  供销社的繁荣,曾记录着一个特定鼎盛时期的历史,在我的心中,是永远抹不掉的烙印。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烙印 时代 供销社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工作总结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