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总结

记忆与遗忘(《人生琐谈》六十三)

作者:方舟   发表于:
浏览:51次    字数:145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对记忆力强的人,我是非常羡慕的。据说有一些天才人物,看书一目十行,还可以过目不忘,这更令我钦佩不已。另据科学家们研究,一个人的大脑细胞的潜力是很大的,如果全部开发出来,可以把整个大不列颠图书馆藏书中的知识全部存储进去。这使我对人类科学的进步与发展充满着信心。

  可是,另一则信息又让我陷入沉思:人们一方面在记忆,一方面又在遗忘,而且遗忘掉的要远远超过在头脑中存储下来的知识。还有一种说法更新奇:有遗忘才有记忆,没有遗忘就没有记忆,甚至没有遗忘就没有知识。

  我自然是希望人多记一点东西的,过目不忘更好。但是又一想,这有可能吗?被称为现代文豪的鲁迅先生,记忆力是惊人的。但经查,鲁迅先生著作中,把历史事实搞错的,甚至张冠李戴的事也有发生。就是世界上那些最伟大的科学家、文学家,也是不完全相信自己的记忆力的,恰恰是他们却更为重视资料卡片的搜集与整理,而且成绩越大的科学家,积累的卡片越多。由此可见,关于伟人那些过目不忘的传闻是大大夸张了的,是不切实际的。至于关于人的大脑记忆力的理论研究,那不过是一种关于意向与可能性的预示,由于人的生命极其短暂,也由于人们自身的生理、病理障碍,事实上是永远也达不到的。

  人们对记忆都是持肯定态度的,而对于遗忘却存在着极大的偏见。忘性大,成了人所共知的贬责词。其实,忘性是人人都有的,只不过是大与小的区别而已。世间事物的发展,总是按照辩证法所揭示的规律进行的。如果说记忆是一种吸收的话,那么遗忘就是一种淘汰。这种吸收与淘汰的矛盾,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将会不断地、反复地进行,如同宇宙间的新陈代谢,人体的吐故纳新一样。我们不可能要求任何一个人,永远地不断地记忆,却不允许他遗忘。

  遗忘自有其记忆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遗忘,是一种鉴别。在人们猎取的知识中,有重要的,有不重要的,有用处大的,也有无用的。重要的、有用的,往往给人们留下较深的印象,记在了心底;那些次要的、无用的,则随时遗忘掉。这是一种自然的、不自觉的淘汰。

  遗忘,是一种更新。事物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我们的头脑也像一个大仓库,应该随时装进新东西,淘汰旧的、错误的东西。有这样一个故事:爱因斯坦被带到普林斯顿大学他的办公室那天,有人问他需要些什么用具。他说:“我看一张书桌或台子、一把椅子和一些纸张铅笔就行了。还要一个大废纸篓。”“为什么要大的?”“好让我把所有的错误都装进去。”错误的、过时的东西,把它遗忘掉好了,好腾出地方装进新的知识。

  遗忘,有时还是一种解脱。生活经验告诉我们,持续的兴奋和持续的悲哀都会给人们的身体和工作带来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悲哀,往往令人痛不欲生。要从这种痛苦中解脱出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遗忘,就是淡化。丧父、丧妻、丧子对人的打击是巨大的,如果没有遗忘,没有淡化,老让这种痛苦的记忆活生生地保存在脑海里,就是钢打铁铸的人也会受不了的。记得有一个好莱坞女明星,正当扮演一个主要角色时,她唯一的爱子死去了。她情绪极度痛苦,无法再继续演出。为了使她解脱,导演就用一种药物让她睡眠,一直睡了一个礼拜。当她醒来时,觉得失去儿子之事恍如隔世,才又重新燃起表演的情绪。在这里,导演用的就是遗忘、淡化法。

  也许有人会说,你是在歌颂健忘吧!我说不!健忘是一种病症,把该记的记不住,把不该忘的忘掉了。我这里说的是正常的遗忘,该记的东西,要牢牢记住,并且要“学而时习之”;该忘记的,就是那些临时的、错误的、无用的、或给人带来持续痛苦的东西,就忘掉它好了,不要去可惜它。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文艺 文学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工作总结

查看更多工作总结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