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不近海,但却可以看到海鸥。
时序已是初冬,而昆明的大街小巷和公园里依然随处可见各色各样的鲜花盛开。
这时节,对于远方来的客人,昆明市区翠湖公园里叶子开得正灿黄的老银杏树是要看的,运气好的时候,还可以看见树上的松鼠;而远道而来的海鸥也是要看的。
我原先并不打算看海鸥,只是慕名去游有着“天下第一长联”的大观楼公园。路上,我问滴滴车司机:昆明不近海,为什么会有海鸥?提起这话题,他就来了兴致,一路不停地向我说起昆明人和海鸥之间的故事。他说,大约是三十多年以前,一群从北冰洋穿越西伯利亚再途经昆明、准备赶到更温暖的南方海洋去过冬的海鸥,在美丽的滇池边歇歇脚,昆明人对这群不速之客视若贵宾,用各种食物来喂食它们。海鸥们就留了下来。第二年,这些海鸥们又带着它们的孩子飞过来……后来,政府为了保证这些海鸥吃得好,专门制作了适合于海鸥吃的饵料供人们去投喂。末了,他还说,这几天海鸥可能已经过来了。他说到这一句时,那语气,就像是正在说起一位谙熟多年的老朋友。
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类与自然界生物和谐共处的故事啊。听得我巴不得一下子就到达那儿,以便一睹海鸥的芳容。
出游季
记录出行美好
果然,在半路上,已见到海鸥的身影。进了大观楼公园,远远望去,已经见到一只只白色的海鸥在不远处飞翔。一群游客挤在湖水边的拱桥上,用手中的长条面包型的饵料去喂海鸥。海鸥们纷纷飞来,啄食着,欢叫着,扇动着轻盈而优雅的翅膀;有的海鸥干脆就立在游人前面的桥栏上,不慌不忙,气定神闲。人与鸟相距不够一米,伸手可及。鸟的欢叫声,人的欢笑声,交融在一起。孩子们发出满嘴的欢叫声,而老人们也开心得像个贪玩的小孩。人们忙着拍照留影。有的游客张开了双臂,恨不得也长出像海鸥一样能在天地之间自由飞翔的翅膀。镜头里,满是白色的海鸥在翻飞。我有时还担心这些白色的小精灵们会不会一个冒失撞上镜头。
站在大观楼前面的亲水平台上,可以看见一只只海鸥从宽阔的湖面上翩翩飞来,仿佛正在上演一场飞行表演。登上大观楼上看海鸥,则又是另一番景象:眼前的湖水、亭台楼阁、湖边的依依柳丝、在风中晃荡的枯荷,以及远处滇池边上的西山,因为有了这些白色的飞翔着的海鸥的点缀,愈发生动和妩媚起来。这时候,在大观楼上凭窗远望,默念孙髯翁所撰长联,你会深切地感到,历史是如此的久远和苍茫;而眼前的风景又是如此的生动和鲜活,它与“苍烟落照”式的凝重历史形成了何其鲜明的对照。
可以说,和“春城”一样,海鸥已成为昆明的一个城市名片。小小的海鸥是一种美的化身,象征着美好和高洁。好客的昆明人像呵护着自己的眼睛一样,用心用情地去保护好这些远道而来的小海鸥。在昆明市区的翠湖公园,有一个不锈钢制作成的雕塑,名为“翔”——一位身材曼妙的女子临风而立,优雅地张开了双臂,她的四周,海鸥联袂飞翔,人和小海鸥构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环。
在昆明,最佳的看海鸥的地点,听说是在滇池,或者海埂大坝。但即便是在大观楼公园这里,我也领略了海鸥的风采。这幅美妙的图景,昭示着昆明人——或者我更愿意说是人类,与自然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