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姚树森——清明尤思慈母恩

作者:姚树森   发表于:
浏览:8次    字数:251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作家   总稿:135篇,  月稿:135

  “一日一日近清明,柳枝吐翠叶青青。行人路上多思念,母爱天下第一情。”几场春风拂过,树泛青草萌绿,在布谷鸟深邃而辽阔的啼鸣里,思绪穿越都市的窗棂,乘着和煦的春光,不知疲倦地向着故乡——母亲长眠的山坳里飞翔。

  一生善良博爱的母亲离开尘世已经19年了。在这6900多个斗转星移、冬去春来的晨晖暮霞里,母亲没有一天能走出儿女们的记忆,也没有一刻不缱绻在儿女们的思念里。哦,岁月易逝,母爱铭刻!

  母亲一生命运多舛,在和父亲结合前便遭受了两次不幸婚姻的打击,但刚强的母亲就像乡间阡陌里的苦菜花一样,栉风沐雨,毅然不屈。

  听姥姥生前唠起,由于姥爷病逝早,作为家里的长女,母亲早早地便挑起了家里生活的重担,烈日下挥锄铲地,秋后趟着露水收割庄稼,寒冬里披着雪花拾粪……土改后,聪明睿智的母亲被乡亲们选为村里的妇女主任,领着乡亲们积极投身新中国的农村建设的洪流中,多次受到家乡政府和乡亲们的好评与爱戴。

  母亲和在煤矿工作的父亲结合后,生活终于迎来了曙光。1963年7月27日的清晨。32岁的母亲在经历十月怀胎和产前妊娠屡次阵痛后生下了我。当母亲看见接生婆怀里我的粉嫩嫩小鸡鸡时,眼里霎时涌出了无比欣慰的泪水。

  虽然母亲的一天家务活非常繁多,但她却从来没有叫淘气的我磕着碰着过一次。母亲经常在做饭的时候,一手抱着我,一手忙碌饭菜。洗衣服的时候,母亲就在我后背系上一个绳栓在炕柜的角腿上,任我在炕上滚爬玩耍。

  在我3毛岁的时候,出疹子发高烧多日不见好转,父母天天抱着我辗转煤矿的各个医院,历尽艰辛,终于使我的一条弱小的生命没有被扔至荒郊野外。

  痊愈后,母亲听乡下的长辈讲,要想叫孩子好养活,必须在每年端午节那天的清晨到左邻右舍挨家给我要饺子吃,直到要到一百个人家的一百个饺子为止。每年端午节的熹微中,母亲领着刚刚会走路的我,在艾蒿香气弥漫的住宅区里,挨家挨户、十分虔诚地向熟悉和不熟悉的好心人家讨要一个饺子。回到家里,母亲还要格外细心的把今年和往年要到的饺子数认真的统计起来。一直到我9岁上小学时,母亲终于领着我要足了象征保佑我生命无恙的一百个饺子。母亲后来说,每到端午节去要饺子的时候,站在陌生的人家房门前,母亲也是满脸的羞涩,但一想到能保佑我健健康康地成长,母亲就放下抹不开的脸,费尽口舌,千恩万谢的讨要。

  每到入冬前,母亲总是想方设法的给我和妹妹一人做薄、厚两套棉衣服。母亲在为我们做厚棉衣时,絮新棉花是很费工夫的。新棉花要在母亲手里细细摊开、揉撕、拍成片儿,然后再均匀的铺絮,絮一件棉衣母亲往往要在炕上忙碌很长时间。母亲为了我们严冬里不挨冻,常常还要在棉衣胳膊、腿及腰部加厚几层棉花,然后再用密密的针脚缝上。当年我们虽不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深刻含义,但在母亲肩头和发尖坠满的棉絮里,在母亲对着阳光引线穿针密密缝制的劳累中,懵懂中也已深深感知了母爱的深沉与伟大。

  记得我上初三时,父母看见许多人家的孩子都穿上了半截棉大衣,母亲和父亲一商量,用父亲单位发的劳动保护棉坎肩接了两个袖给我做了件半截棉大衣。母亲怕手缝的袖子被同学笑话,便拿着新买的黑斜纹布和棉花,求隔壁的张婶用缝纫机给我加工。那一天,母亲迈着不方便的腿脚不时穿梭在我家和张婶家,忙着和张婶絮棉花,打下手,中午和晚间还不忘给我们热饭及做晚餐。

  1983年10月份,我由营城煤矿调转到舒兰矿务局工作。临走的前几天,年近花甲的母亲担心我住独身宿舍冷,又起早贪晚地给我缝做了一条新棉裤。我背着行囊离开家门赶往火车站时,母亲执拗地在萧瑟的秋风中一直把我送到公路旁。母亲噙着泪花不时地叮嘱我在外工作一定要照顾好身体,晚上睡床要提前灌好热水袋,天冷了千万要穿上厚棉裤!泪眼婆娑中,走出很远的我一回头,母亲还伫立在秋风中目送着我……

  1985年中秋节我领着热恋的女友回家看望父母时,高兴得合不拢嘴的母亲取下衣襟上炕柜的钥匙,笑逐颜开地从炕柜里取出叠得板板整整的一块藕红色的缎子衣料:“这衣料我保存了30多年,就等我儿子有对象拿出来给未来的儿媳妇做衣服穿上!”那一刻,感动得我的女友瞬间泪眼晶莹,亲切的挽起母亲的手臂,面如桃花般地喊出了脆声声的:“妈!”

  1986年国庆节后,父母搬迁到舒兰和我们同居檐下。有了孙子后,年迈的母亲常常起早起床洗尿布,给我的爱人煮下奶的鲫鱼汤喝。当时,我们煤矿的机关干部要经常下井支援煤炭生产,每次上班时,母亲怕我在井下工作口渴,都会早早从门前的小菜园里摘一些黄瓜、西红柿、海棠果让我带到井下和工友们吃。有时支援升井都已经是凌晨1.20分了,只要一听见我的脚步踏进家门,母亲立即翻身起床,从锅里端出热乎乎的可口饭菜……

  母亲一生心地非常善良,对待我同父异母的哥哥视同己出。当年哥哥在辽源煤校读书,春节每次从家里临走时,母亲都要把没有舍得吃的猪里脊肉找出来,给哥哥做酱腌黄瓜炒肉咸菜。在舒兰的时候,每到周日,哥哥嫂子领着侄女来看望父母时,母亲都会从炕柜里翻出平时舍不得吃的点心和罐头让侄女品尝,还会屋里屋外忙活着给我们做刺嫩芽摊鸡蛋、粉条炖排骨……每到秋季时,母亲会提早给我们腌制好各种爱吃的小咸菜,一家一份,每个罐头瓶都装得均匀平等,常常令左邻右舍都啧啧称赞!

  母亲在世时,经常告诫我们要听党的话,在工作岗位上积极要求进步。我们哥仨牢记母亲的教诲,参加工作后,都先后加入了党组织,并成为各自岗位上的先进工作者。当我们拿着各自的荣誉证书向母亲汇报时,年近古稀的老妈妈眯着双眼,脸颊露出了无比欣慰的笑靥……

  2004年12月份,从故乡九台特意赶来的二舅执意要把刚过完76岁生日的母亲接到他家参加我表弟的婚礼。母亲临走的早上打开炕柜,换上她平日很少穿的衣服和棉大衣,从小木匣里拿出我们给她的零花钱,边往兜里装钱边说,我老侄子结婚,我当姑姑的也要亲自表示一下心意啊!世事难料,途中突然遭遇车祸,在车里没有下来的母亲不幸罹难……

  “一生久累情牵子,数载长眠月守魂。但愿杏花盛怒放,慰藉母亲孤寂春”。又是一年清明至,母亲,我会领着儿孙奔赴故乡祭奠您,在鲜花与水果的供奉中,缅怀您老人家情似云天的养育及教诲之恩……

  阴阳相隔母亲,您在我们的思念里永远都不会走远……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周晓娟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