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些年,端午过了也就过了,没怎么在意,如不是城里随处可见的粽子广告,也不会想到节日的临近,无非节日当天多了粽子上桌而已,现今的生活平常与节日没多大区别。只是今年,早就念叨上了,端午也就想得多了些,缘是因今年节后的高考而多了份牵挂。往年端午,多般是在外过的,就没那印象中的氛围。
要说节日的氛围,还得说是农村老家。在我工作的城市徒有广告的火热,就是在我家乡的县城也还是不如农村。虽说县城吃喝用度无二,却独独少了那些习俗的仪式及氛围,这于眷恋乡俗乡情的我自是无趣。至于端午的由来,上网查了下,众说纷纭:有说是纪念屈原的;有说纪念伍子胥的;有说源于孝女曹娥的;也有提出是民族图腾祭的。各有来源各有出处,两千多年的传统,考究起来也是不易。
其实说得最多的还是纪念屈原,唐代诗人文秀《端午》里有句: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这就说明在唐以前也仍是这个说法,只是诗人也说是传闻,具体是什么?我想还是留给历史学家去慢慢研究吧。而我终是对家乡的节日习俗难以忘怀。
记得也就农历四月下旬的样子,在布谷鸟的催促下,小麦收割完,总是等不及晾晒干,先撮上些去磨粉,擀点麦面解馋;或是粥锅里煮着面疙瘩;也可煎成薄皮卷叶菜蘸辣酱或豆腐乳水吃,这种吃法很过瘾。这些算是节日的前奏。
及到农历五月初头的样子,就非得动手发小麦粑、裹粽子、炸麻花了。特因端午节发小麦粑,估计也就是我家乡特有的。其实发小麦粑过程也就是做馒头,如硬要强分那么馒头是把糅好的面粉搓成条形后用刀切好就行,而我家乡所说的小麦粑则是把糅好的粉扭成坨放手里团圆来,实则本质是一样的。团圆的面粉待二次发酵上笼蒸熟后,就呈扁圆形,且多般都会趁热在粑上点上可食用红水的各种图案:有用几只竹筷捆齐点的;有用细线绑着剪好的几根麦杆戳个图案的;有用十字干果蘸红水印的。总之五花八门,全依着主人的嗜好。家乡的小麦粑,蒸熟后粑里成蜂窝状,拿手上显得轻飘飘的,疏松绵软,柔韧爽口,有嚼劲。而外买的有些馒头要实心得多,吃起来实实的而又有粘牙的感觉。就爽口而言是远不及我家乡小麦粑的。我独喜欢家乡的小麦粑或许是缘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情结吧。
节
日
包粽子,家乡叫裹粽子。这习俗沿用地域广得多,起源就是大家熟知的投食喂鱼以护屈原身的传说。虽说地域不同裹粽子所用材料却是大同小异,无非是糯米、芝麻、红豆、绿豆、红枣、鲜肉、腊肉、蛋黄等;裹的用芦苇叶或竹叶;捆的用棕叶或麻绳;形状各异,有正三角或尖三角等。口味形状全凭裹的人的爱好及手艺。
仅就家乡而言,这十里八乡,裹法相同,节日习俗却有不同。比如说有些村有刚订的亲,这送节的粽子里就只用白糯米做馅,不掺任何东西,听说是寓意清清白白。还有枣粽“早中”之说。我想这应是个别临时起兴,于新婚早生贵子;于学子期望早中。裹好的粽子,放锅里用水浸没,其上放蒸小麦粑的蒸笼,这样既炆了粽也蒸了粑,一举两得。往往是小麦粑的香味先期再至,已是满口生津,及到后面的粽香四溢,更是欲罢不能的了。或许今时之人是没这感觉,而生在当时的我,真是美乐之极。
当然,这开锅的粑得挑又大又漂亮的去焚香上供中堂先祖。小时候曾想,再怎么苦的日子里,在每个节日里都会想着法子先上供最好的给先祖们,就不知那边的先祖有没有也这样对我们?现在想来,无论那边的先祖在与不在,上供只是个念想,这习俗最大的意义是教会我们不要数典忘祖。
节
日
再说炸麻花吧,家乡话叫炸油糕里。这是发粑粉时,顺手就可以做的。发酵好的面粉,拧下一坨,搓或拉成圆条形后对折扭在一起,尔后切成一小段一小段,再放热油锅炸,色泽金黄,酥而脆,是节日里招待来客及回礼希奇的果食。记得小时候,小麦收割不久,炸油坊就有卖麻花,那也只是富足人家的常食,大多数人的奢侈品。小时的我难得一次的牙祭足可念上好多天。在那时就算是过节也未必是都有得炸的,这在当今是没有多少人瞧得上的。
端午送节,也有很多的讲究。老亲老戚,女婿送丈人(岳父)的节一般就是一刀肉,礼重点的双刀肉。不过送的肉上都得贴上红纸,意在喜庆,似是不能白肉进人家门的,那是不吉利的。饭后,丈人家的回礼,拿几个鸡蛋、装上些麻花;有小孩上学的,还得伞、书包、文具盒甚至小孩的衣服等,说是送学节,早先是没有的,兴起年头也不久。新订的亲送节就繁花些,不止是未来的丈人家,还有未婚妻叔、伯家也是同份的,双刀肉自是不必说,粑、粽、蛋外加蒲扇,后来改成电风扇了。当然回礼也是丰厚的,多是变着花样回,比如说更换自家的粑、粽、再添上麻花或是时令水果,你来熟蛋,我换上生蛋,还有未过门的媳妇特地为未来的郎君编的草帽、扇子。这些礼尚往来,花样繁多,不一而足。总之是挑着一担来,回去也是重重的一担回,只是苦了未来女婿,来回都不轻。
想想那时做粑裹粽欢喜,送节窜门闹热。只是现今,少的在外挣钱,老的在家务农。节日里红包替代了一切。在家的少了窜门的,做粑裹粽哪有兴头?节日的氛围也就不知不觉中淡了许多。放神仙牛,是在端午节那天,天麻麻亮,村口就有成群放牛娃骑着牛浩浩荡荡往平日里不让进的山里去,山里嫩草繁茂,青翠欲滴,牛可放开了吃,没人说,是相沿成习了的。这天牛可恣意人也轻松,只是牛也没弄明白,单单有那么一天,敞开了吃也没人揍,真的快活似神仙。我想神仙牛的说法大抵就是如此吧。
节
日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诗中说的就是端午的习俗,其中就有说到端午门前挂艾叶、菖蒲的习俗。在我家乡不止是门前甚至中堂、灶堂都悬挂菖蒲、艾叶。听老人说,是为祈福梁祝而设。传说祝英台在梁山伯坟前恸哭,哀其俩生不能在一起,唯盼死要在一起,其情动天,闪雷裂墓,英台跳入墓中,完成二人合葬一起的心愿。这一来恼了新郞马文才,他命人挖开坟墓,没见到二人尸身,却只见两鹅卵石,疑是二人所化,心生歹意,死也不让他俩在一起,于是拿起一石扔入水中。后来水中生菖蒲,陆地长艾叶。当时人们被他俩爱情所感动,逐拔菖蒲、艾叶合在一起并悬挂在屋里屋外,以示祝福。这一传说,与电影里是不一样的,在我家乡估计是独一无二,至于缘由无从考究。别处的说法却是端午乃端阳之时,虫妖昌盛,有仙人化菖蒲、艾叶为剑以驱妖避邪。这种说法较多。不过传说仅是传说,但菖蒲、艾叶却实是有消毒杀菌、驱蚊驱虫的功效。这就不得不佩服先人的智慧啦,除了夏日里的实用外又给节日增添了些神秘的色彩。
“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苏轼《六幺令·天中节》中说的就是当时端午为祭祀屈原而设的龙舟赛。家乡叫划龙船或扒龙船,听家人说早些年家乡也有过。在我小时,也只是见过外村的人来内湖菱角塘划过,是为竞赛练手的,但那气势还是振奋人心的。船首龙头高昂,船末龙尾翘起。窄窄的船身彩绘上龙鳞。紧挨龙首是一杆三角彩旗迎风招展。旗后是一精干的鼓手,鼓手的鼓点就是龙船行进的节奏。船尾的舵手掌控着龙船行进的方向。坐在船两侧的都是着装统一精挑细选来的青壮劳力,他们在鼓手的指挥下,整齐划一地卖力划着。铿锵的鼓声随着激昂的呼声及水面的哗哗声,硬是劈起一条白浪。
节
日
在堤岸上密集的鞭炮声和围观者的呐喊声里,龙船仿若离弦之箭拽着一条白线径直射向远方。那种热闹场面,我也只是见过一次。印象中村里的小伙子相邀上船试划过,效果并不理想,原本看来不难的,真正实操却也是不易,终归还是默契不够。后来听闻漳田渡那边有过多次龙舟赛,说是人山人海,龙船多条,场面甚是壮观。由于各种缘由没能成行观看,说起多少有点遗憾。端午看凤船,却是闻所未闻。据妻回忆,她也是有生仅有的一次见过,她小时去过板门闸(家乡内外湖的关口)看过,记不起是何村划凤船至闸口。凤船拥有凤头凤尾,船身平板上起两层楼,最上层是戏台,其下是用红幔遮盖的化妆间。端午那天去看凤船的小孩,家里的大人都会给些零钱以备不时之需。听妻说,凤船上是个小戏班,响器行头算是齐全,唱的也是饶河剧腔,演小戏,以娱乐为主,以自编的俚语戏说人生,常惹得人哈哈大笑,观看的自是不少。戏间唱戏中的一人察衣观貌点人戏说,被点之人就会打赏。与妻同行的闺蜜有被点到,想必那点人之人也是老于世故的人,要不也不会鲜有失手。当然,凤船是有接洽过的同姓本家招待的,就好似正月扬龙的多般是同姓本家招待饭的。两都相同之处就是窜村表演性质,所不同的是扬凤船必须得通湖水,这也就决定比陆地上的旱龙鲜见而希罕。扬凤船与划龙船也不同,龙船是为竞技而准备的,凤船是纯粹表演展示的。只是凤船以后再也没有见过,甚感惋惜。家乡还有一节,十三节,是端午后的一小节,据说与三国东吴孙权有关,说是纪念他。我家乡地处鄱阳湖支流企湖边,是三国东吴属地。至于十三节具体来源恐是没多少人说得清。所沿习俗与端午差不多,只是不必送节,气氛也是不够的,似乎是个过场。想必过些年,后辈们定将淡忘。如今家乡耕牛几乎是没有的了,放神仙牛的习俗自然消亡;凤船的消退且不必说,十三节也日渐式微;纵是端午节也没那么浓的氛围了。曾有他国拿端午节申他的遗,实是可笑。不过这也提醒我们,我们的传统不加以保护,说不定哪天就成了别人的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习俗也在变化。有的仍在继续,有的渐渐淡出。这于我从那个时代迈过来的人,有着扯不断的乡情,魂牵梦绕,眷恋萦怀。
2022-5-29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