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平凡的“光荣之家”故事

作者:布布   发表于:
浏览:111次    字数:219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01篇,  月稿:0

  李大钊(1889年10月29日-1927年4月28日),字守常,河北乐亭人。1907年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 ,1913年毕业后东渡日本,入东京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学习,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紧密相连,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紧密相连。

  李大钊同志开创的伟大事业和留下的思想遗产永远不可磨灭,他播撒的革命种子已经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正因为如此,今天,我们更加感受到李大钊同志历史眼光的深邃和思想价值的珍贵,更加感受到他革命精神的崇高和人格力量的伟大。李大钊同志永远是共产党人学习的楷模和榜样。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革命先驱李大钊诞辰一百三十二周年。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后,李大钊孙子李宏塔将获得的七一勋章捐赠给李大钊纪念馆,李大钊革命家庭几代人的革命精神始终影响和激励着故乡人民。河北乐亭县是李大钊的故乡。这片红色热土自从播下革命的种子,就涌现出无数仁人志士和革命家庭。他们传承着党的初心和大钊无私奉献精神。下面我讲述发生乐亭城西有一户普通人家故事:

  乐亭城西(庞各庄乡甸子村)有一户普通人家,他们以种地为生却没有属于自己的土地。解放初期党领导实行的土地改革让一家人有了自己的土地,从此他们不再挨饿受冻。主人吴敏和老伴带着六个儿子站在自家田里,闻着泥土的芳香(吴敏和老伴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病逝),心里热呼呼地眼睛都乐开了花。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共产党,一家人把党和毛主席的恩情牢牢刻印在心里。

  那年大儿子培贵十八岁,二儿子培礼十六岁,他们是父母的左膀右臂。庄稼人靠力气和勤快吃饭,他们舍得出力气,秋后粮食满仓,把上等粮棉交给政府支援国家建设。生活不算富裕但也不愁吃不愁穿,这就知足了。

  一九五零年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畔,严重威胁我国安全。

  党中央号召全国适龄青年踊跃报名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正是血气方刚年龄的培贵培礼把参军的想法告诉父母,二位老人深知一下少了两个劳力是小事,战争死人是必免不了的。但想到今天的好日子是党给的,便很快答应了他们入朝参战。

  家里少了两个劳力劳作的担子重了,政府根据需要可给帮工。但他们除非实在忙不开很少要帮工。老三培信老四培景十四五岁年纪,他们最懂得父母的心思:家里的活计尽量由自己干。他们接过大哥二哥的锄头跟随父母下地干活,老五培田边照看弟弟培林,边帮妈妈烧火餷食喂猪料理家务。

  自从老大老二哥俩去了前线,父母的心一刻也没停止牵挂。哥俩在朝鲜战场不怕牺牲英勇善战,很快火线入党。抗美援朝战争第二年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原在六十三军卫生员吴培礼在战斗中光荣牺牲。看着烈士的遗物妈妈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爸爸含泪一声不吭一袋接一袋的的抽烟,弟弟们抱头大哭,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劝导安慰。家里摊上这样的事别人几句安慰的话岂能劝到心里。二位老人家深知儿子的牺牲是值得和光荣,但心里这道坎却难越过。他们约定不在孩子和乡亲们面前落泪。只有不停的干活才能暂时忘却心里的伤痛。一天晚上老三培信半夜起来解手,看见妈妈还在煤油灯下含泪做针线活,爸爸在纺线,此时已是鸡叫头边……

  孩子们仿佛一夜之间长大了,老三老四还没有锄把高每天跟着大人起早贪黑下地,妈妈看着孩子们小小年纪干着大人的活,心里不是滋味。妈妈的眼睛是孩子们的心灵,他们从妈妈的眼神里看懂了妈妈的心事,对妈妈说,妈,我们不累的慌。老五老六肚子饿的咕咕叫也不向妈妈要吃的,总是说,妈,我不饿。懂事的孩子们让父母心里稍许安慰。

  老二培礼牺牲不久大哥培贵因环境恶劣身体患有多种疾病复原回乡。

  时间是心灵创伤的良药。时光荏苒,一晃老三老四已到了成年人,他们不负韶华,老三培信光荣加入党组织当了一名优秀教师,老四培景入伍后很快入党被提拔为军官,大哥身体稍愈便在村里米面加工厂上班,并担任村里治保主任,老五培田老六培林以哥哥们为榜样积极要求进步先后加入党团组织,白天参加生产是骨干,晚上带领民兵巡逻护村防火防盗总是早来晚走从不间断。

  儿子们在各自的岗位都是好样的,二位老人心始终和党连一起,大孙子起名叫“胜利”,小孙子叫“铁军”寓意我军是铁打的永远胜利。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从没有向政府提过特殊要求,孙子一出生就营养不良,老父亲因儿子牺牲受刺激常年患头疼病每天吃“头疼散”,严重时得住院治疗,左邻右舍劝他们向政府申请点补助,老人家总是说:国家还不富裕不给政府添麻烦。孙辈们招工上学也都是靠自己的能力,甚至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倒塌也没向政府提要求。平常和乡亲们也是屈己待人,门口五好家庭的奖牌挂了一块又一块。

  今秋十月,笔者回乡偶遇培信老人(文章配图为老人近照),他是我的长辈,他身体健壮,胸挂光荣在党五十年纪念章(今年83岁,在党63年)。还时常为邻里做些公益事情。

  纵观“光荣之家”几十年家史,随着岁月的流过,光荣之家中,老四培景、老五培田后来都被招工到大庆油田工作。老大培贵、老四培景、老五培田也在前些年因病去逝,老六培林子孙满堂,在本村过着农家人平安快乐的生活。

  他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赓续着红色血脉,用真情和大爱书写了人生最美诗篇,他们不愧为大钊故乡的光荣之家,新时代下普通家庭典范的一座丰碑!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故事 光荣之家 平凡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布布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1-11-28 13:28
    丽雅
    李大钊家乡的吴敏父子,为国为民,是中国人的榜样!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民间故事

    查看更多民间故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