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友生,江西省南昌县人,1953年12月出生,1972年12入伍,空军原西安工程学院毕业,入伍历任战士、学员、机械员、机械师、副中队长、团机务大队质控室主任、空军航空兵原二师装备部机务处助理,装备部质控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等,技术五级(享受副军职待遇),空军大校军衔;2014年03月,空军政治部批准退休,2015年10月移交广西自治区桂林市铁西区干休所。
邓友生入伍40多年来,先后参加建国60周年国庆首都阅兵、广字系列演习、1974年西沙之战,、中土空军双边联合训练、亚运空中安保、香港回归护航等40多项重大演习研练任务,圆满完成各项保障任务收官。
01
阳光总是风雨后,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入伍40多年来,他不管在哪个岗位上,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机务工作几乎零差错,发现排除20多起机械故障隐患,保证飞行安全,荣立三等功3次;20多次受到嘉奖,曾被原空七军政治部评为“优秀机务工作者”、为战友义务理发达几千人次,被评为“学雷锋先进个人”。
邓友生,原空军航空兵某师高级工程师,技术五级(享受副军职待遇),空军机务专家复合型人才。他从事多种歼击机型机械专业改装和维护、修理研究,坚持不懈攀登机务维护科学高峰,挺进那到达理想的彼岸……
浓浓战友情,惜别岂能忘。脱下军装,曾有幸两次与邓高工参加惠州、珠海战友联谊会。记忆起40多年前,我们曾在歼六13、38号机组,邓机械师给我的第一印象:风华正茂,文雅、谦虚、严于律已,宽于待人,乐于助人,一位为空军飞行机务事业默默奉献者。
上世纪的1977年8月,我从师机务教导队学习结业,分配到机务二中队。新兵下到中队,由老兵带教三个月,通过考核合格方可放“单飞”。我学的军械专业镶嵌“械”字,可想而知,先天造就一种干力气活的料、与13号机组一个小团队,赵德胜、刘向国是他的机械员。“黑皮”是空军航空兵机务兵的工作服,外面一层黑色的精细帆布、内面有棉絮或羊毛皮制成。它有多种功能,耐脏防水,寒冷冬季外面作业,可抵御寒风细雨侵袭;春夏之交,机场因天气或其他原因飞行待命,将“黑皮”放置机场水泥地和衣入睡。机务人生活,栉风沐雨,起早贪黑,加班加点,披星戴月,早已司空见惯。
黑皮,大头鞋、草帽、太阳镜,“四大件”是机务兵特有的服饰装束。那时,部队流行一段打油诗:“身穿破衣烂裤,手拿解刀抹布;戴着墨镜装酷,机务让人佩服;远看明星出户,近看航空机务!这是机务兵一段真实生活写照。南方夏季,机场水泥跑道晒得像海市蜃楼,午间机场温度高达30—40C以上,飞机表面蒙铝皮刺得人睁不开眼睛,为避免长时间阳光直射,机务人个个头上顶个草帽,眼上戴一副墨镜,机组人一个夏天下来脸色乌黑,只有眼睛一圈是白的,活脱脱一个熊猫眼,就像《霓虹灯下的哨兵》电影中的一句精彩台词:“靠边站去,黑不溜秋的……”
一个外场机务中队维护十几架战机,按照部队不成文规定,军械人员参加飞行训练、或机械日维护检查,一起进场,一起下班,吃饭常往往在一时间内,赶不上饭点在牵引车上用餐,一个机组一家亲,被誉之“半个机械员”。维护歼击六型(米格-19)战机,一个机组少则两人,多则三四人,机械师是该飞机的“机长”,一切听从其指挥,无线电、特设专业等人员,飞行训练不随机组,派员轮流呆在起飞线、着陆线、加油线值班,处理一些突发性情况。若那天飞行训练,没有空中照相或打空靶任务科目,军械员随机组奔波忙碌于“三线”,协助机组推飞机,加油、充气……根据飞行计划任务安排,飞特技训练,或双机编队,中途起飞线地面投下副油箱,需要几人齐心协作完成。
扳手、解刀、抹布……这些属于机务兵的“武器”,目视检查、触摸感知,通电检查……每一个环节、每一项工作,他们都心细如发。邓友生机组吃苦耐劳,团结友爱,善于打硬仗。我参加13号机组飞行训练一年多时间,取到了“真经”,自觉养成“三老”、“四严”优良机务维护作风,夏北浩检查法。看、听、嗅、触、摸,用信息数据去跟踪管理维护,用心灵去感应,机务人与维护的战机融为一体,心心相印。有一年,被抽调参加拖靶组训练,学会编钢索,邓机械师教会我如何克服飞机尾部吹身,做到大胆心细,挂靶顶压挂钩一次性锁紧。13号机组常常第一个进场,中途临时增加飞行批次,他的机组毫无怨言,飞行结束最后一个退场,精心做飞机后检查,一丝不苟,他的机组曾受到团师嘉奖、荣立集体“三等功”,给我留下深深难忘的记忆……
02
多少个日日夜夜、飞行检查日,他与机组人员战严寒、顶骄阳、熟练规程操作,精心维护,精心检查,通宵达旦查找疑点、排除故障隐患,让战机时刻处于良好待战状态,参加飞行训练,战斗起飞出征巡航。
1974年1月19日,中队饭堂俱乐部张灯结彩,迎接虎年钟声到来。突然一阵悠长、尖厉的警报声,撕破营区往日的宁静,这是战斗前号角动员令,机务人员、飞行员乘车急速驶向机场,一时间,警戒线四架战机一次开车成功,加油门快速滑向跑道,直插蓝天;紧接着,另外四架战机开足马力起航,八架战机编排战斗队型,穿越蓝天白云一道道空域,飞往海南陵水机场,参加西沙战斗护航,海军战友痛歼敌军,一天之内收复被占领西沙三个小岛屿。1978年初夏,执行入闽轮战任务,30架战机分几批飞赴福州义序机场,保卫祖国领空安宁,促进台湾海峡局势长期稳定,人民生活安康福祉。1979年3月,一场自卫反击作战打响,入闽轮战接到命令归建,飞机紧急转场,抵达遂溪机场正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除夕,邓友生机组卸下装备第一个投入警戒线值班,战斗起飞,战鹰直插蓝天巡航,编织空中一道强大的天网……
仰望蓝蓝的天空,战鹰如利剑直刺苍穹。笃定“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信念。参加飞行训练,或空中实弹军事演习,无论是飞机装备维护中,还是在对抗演练或空中打靶,身临其境感受时刻“箭在弦上”紧张的状态、或一直忙碌的身影……
这种状态的忙碌,航空机务兵飞行训练的特点,展示紧张有序的战斗精神风貌。机务人春夏秋冬,周而复始,这项看似平凡的机务保障,身着蓝色工作服,各专业人员似“医生”,又不曾像“医生”,一边连接国家的重要财产,一边连接飞行员生命保障安全,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传承航空兵机务部队优良传统庚续,散发着一代机务兵的青春芬芳。
03
南方的晨曦,天刚麻麻亮,营区传出嘟嘟哨声,紧急起床洗漱,随着大巴车或牵引车等候,机务列队“进场”,一路驶进机场,大家纷纷跳下车,刚才还在谈笑风生,脸上已显示一副认真而严肃的表情。邓友生机组将飞机从隐蔽“机窝”拉到起飞线停机坪,一字型排列战机威武雄壮。摔一摔麻木的手指,揉一揉膨胀的眼睛,挺起威武的胸膛,保持充沛的精气神,投入到火热的飞行训练场……
放飞战鹰在机务兵的眼里,是一种无比神圣而光荣的使命,更是机组人的一份责任和期待。
机务中队领导飞机前列队作训语:“这次飞行确定多架飞机参训,有空中模拟攻击科目,搜索目标任务,某号飞机作备份机;空中照相、实弹射击打靶,军械分队合理安排各岗位人员,确保安全”。中队领导简短的任务下达,邓机械师带领他的机组人员奔向战机……
强将手下无弱兵。经历日复一日严格训练,13号机组人技术娴熟、动作麻利,短促几分钟,座舱盖、机身、尾喷口上盖着的蒙布,迅速从飞机上取下。用青春、汗水保障歼击战斗机出航归来,机务保障率,飞机出勤率百分之百。现代化、信息化战争变化莫测,空中以“分”“秒”计数争时。
战鹰下,一只手电、一把解刀、一块擦布,一支飞机舷梯,机械员沿着规定路线履行检查,熟记检查路线,不漏检、不漏项,这是日常对飞机外观检查最基本要求。邓机械师对于飞机整体发动机的每条管线、各专业间机件连接,性能参数等了如指掌。最后作复查,检查到每一个角落,精准到每一颗螺钉,细致到每一个标记,绝不放过一丝可能存在的隐患,“极端负责、精心维修”是他的机组座右铭。在一块蒙皮前停下脚步,确认无误后方才走向下一检查点。像这样走停,一遍走下来,至少需要几分钟。前车之鉴,航空兵飞行史上血的教训极其深刻,一个铆钉的微米之差,一个小小操作失误,一块擦布的丢失,可导致一场飞行事故,“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已成为机务人行为信条。
一架战机各种机械、电子元件数以万计,每个元件都有传感装置,犹如人体中的一个个神经末梢,由机械电路将它们有机连接一整体。机务各专业人员,就像医院内设置各科室医生,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机务日常维修战机,如同老中医看病诊断一般,望、闻、问、切对战机进行全面“体检”,遇到飞机出现疑难故障,召开“诸葛亮”会,一起参加“会诊”,确认各个部件没有松动、故障隐患等问题出现,专业人员一一报告机组“机长”——机械师,连通地面电源,进座舱开始通电检查,做到故障不过夜,不让飞机带任何故障隐患上蓝天飞行训练。
04
飞行前“接收飞机!”机组人员战鹰前列队,由邓机械师向“空中骄子”报告飞机准备情况,接着带飞行员绕飞机转一周外观,让飞行员签字接收登机,飞行员进入座舱协助其穿好跳伞装置、氧气面罩,连接无线电和特种设备等。“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颗绿色信号弹划破长空,指挥塔台传来一声指令,机械师协助飞行员启动飞机发动机,他站在舷梯上,通过手势是告诉机组人员发动机启动,时刻保持高度警戒。此时此刻,战机像一个运动员在比赛前做热身运动,飞机襟副翼、前缘襟翼、减速板、方向舵有力摆动,告知飞机所有舵面状态良好……“OK”
机组下人取走两边主轮前的轮挡,电瓶车电缆插头,取下座椅装置保险销挂舷梯上,关闭座舱盖,飞行员推开油门检查发动机运转,机械师左手大拇指竖起,示意飞行员一切正常。随着红绿旗指向正方向,战机发出阵阵轰鸣呼啸声滑出,从起飞线滑行加力升空……机组人员敬礼目送战机远航,翱翔茫茫的蓝天!
伟大来自平凡,光荣来自奉献。邓友生总工机务兵领头雁,甘当蓝天铺路石,愿做战鹰守护神,这是机务兵始终如一的信念。青春芳华奉军营,流血流汗志如坚,平凡的机务岗位,铸就不平凡战绩。机务工作点滴小事做起,机务保障安全生命线,科学编制飞机计划,保证飞机出勤率、完好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每一次新装备列装部队,每一次改装设备,机务人员岗位培训演练,机务维护手段创新与突破,有他团队集体智慧的结晶、辛勤洒下的汗水,在无声积蓄中释放一种巨大能量,一路艰辛,一路高歌猛进,保障诸兵种协同战术实战演练,促进航空兵部队战斗力成长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