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感悟

许春樵:一脉相承,三代书香

作者:刘大爷   发表于:
浏览:162次    字数:156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3篇,  月稿:0

  明朝某个兵荒马乱的年头,或是民不聊生的季节,江西刘氏一家,头顶烈日,餐风露宿,一路跋涉到肥东,那个拖家带口逃难合肥的祖先不会想到,几百年后有一个叫刘政屏的后辈子孙出版了一本《秋毫露滴——庐州刘氏文墨初辑》的书。

  书中眺望刘氏祖先的来路,记录合肥刘氏的生路,探索刘氏家族的心路。笔墨重点落在刘炳卿、刘定九、刘政屏身上。

  刘政屏牵头,祖孙三代,每人携带一集文字,在书中聚齐了。《秋毫露滴——庐州刘氏文墨初辑》就像一个优雅安静的客厅,也像一座书声琅琅的书院,刘氏祖孙三代以各自的笔墨,书写着人生的况味,诵读着家族的荣光。

  刘政屏书多,他送过我一本老版本的《白鹿原》,在孔夫子旧书网淘到我二十年前的小说集《谜语》,每有全国著名作家到合肥,刘政屏必定能带上作家的代表作,见面先握手,后签名。对书的痴迷以至于刘政屏买书从来不惜血本,他收藏的书比他收藏的钞票要多得多。越过物质边界,土豪可分成不同类型,在合肥,刘政屏肯定是藏书土豪。

  刘政屏是一个藏书家,还是一个写书人。他写了编了十几本书,他居住的这座城市是他深度开掘的写作资源,于是就有了接二连三的《阅读合肥》《倾听合肥》《享受合肥方言》“合肥文字”丛书(包括《合肥的小街小巷》)《撮造山巷上空的月亮》《合肥这座城》《漫步合肥街巷》等出版。合肥是他地理上的户籍地,也是他情感上的故乡。而刘政屏最有影响力、最能代表他精神实力和文学体验能力的是,长篇纪实文学《就这样,我们赢了》。写作写到人心里去了,文学价值就得到了最大化的实现。

  基因被生物学命名,成了一个自然科学的概念。其实,历史和文化也是有基因的,其遗传的力量与生物学基因一样强大。《秋毫露滴——庐州刘氏文墨初辑》实证了这一判断。

  刘政屏不是因为卖书而爱书,也不是因为爱书而写书,是他的文化基因引领他与书结缘,与文同行,这是在他来到这个世界前就已注定。

  从零星资料推断,晚清刘氏家族与淮军应该是有些关联的,曾祖辈及至祖父都在军中和政府里领过薪饷,祖父刘炳卿在浙江省府里任过职,其伯父刘访渠是清太学生,做过翰林院待诏。而这个家族的本质定位:书香门第。

  祖父刘炳卿,泼墨挥毫,书法大家,赋诗填词,从心所欲,虽娶正四品家千金,在浙江政府里任职也不过一年半载,他是作为文化名人成为合肥记忆的,在诗词、书法之外,刘炳卿以文论最见功力。《合肥沈用熙书法源流》纵论书道,随手拈来,点铁成金,梳理师承源流,皆是书法之精确要义。“书道通于事物之理,深思与工力,两者不可偏废。永字八法,即是一法,笔笔以点下,但下后要折,笔锋才能得力。笔在手中,要按得倒,提得起,一按一提,便能转换。”既有理论站位,又有实践支撑,三千多字,洋洋洒洒,是一篇自成一格的学术论文。

  父亲刘定九先生做过文艺组织工作,但他的真正的身份是剧作家,在传统私塾和现代学堂双重熏陶下的父亲,国学功底深厚,对西方戏剧模式有足够的认知,他整理、编写和创作的庐剧《点大麦》《皮氏女》《焦裕禄赞歌》、京剧《郑成功•背父救国》《红缨似火》,在追求戏剧性结构、塑造鲜明艺术形象的同时,注重对人物内心情感世界的纵深挖掘和精准提炼。如果拿《红缨似火》与当年的电影《闪闪的红星》比较,《红缨似火》更接近于生活化、人性化,是较早颠覆脸谱化和概念化的艺术创作,其时代意义大于主题价值。

  刘政屏出身在一个“谈笑皆鸿儒,往来无白丁”家庭中,成长于诗书歌戏的文化背景下,卖书是他的生活姿态,读书是他的生活方式,藏书是他的生活惯性,写书是他的生活理想,编书是他的生活趣味,出书是他的生活成果,他把自己全方位交给了书,书就成了他人生的终极价值。

  如果要对《秋毫露滴——庐州刘氏文墨初辑》作一个整体性描述,我以为,用“一脉相承,三代书香”较为合适。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刘大爷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感悟

    查看更多人生感悟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