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俊赤
伴随着晨雨过后的清新气味,同家人驱车前往坐落在广安协兴镇的道台院子(又名川东民俗博物馆)游览。
站在院子前,抬头可见的青石碧瓦尽显当年道台阔绰手笔,瓦顶两旁飞檐翘顶,形态各异:有的似带弯钩长刃,刃尖直指天公;有的圆曲婉转,少了锋芒,内刻莲花露出温柔之态。在青瓦房檐下的是刻有“川东民俗博物馆”大字的门匾,匾旁挂着两盏灯笼,恰为此行增添了几分喜气。
踏过木槛,向右进入道台院子的第一展厅,里面陈列的文字、图片介绍了院馆的前世今生。院子始建于清康熙年间,历经多年于乾隆年间完工,系山西河东(运城)道台、广安人郑人庆的故宅,共有5个院子、4个天井、房间66个和木门108道。房间类型多种多样,不仅有堂厅、厨房等生活所用房屋,还有另行改造供游客们休息的茶室,以及展览室。
展览室系该馆精华,汇聚了川东优秀文化,设有郑人庆专题厅、民俗文化厅、广安乡贤名宦祠、地方名人书画厅、川工木雕厅、清代武官制度厅、钱币票证厅、袍哥文化厅、明清瓷器厅、广安抗战厅等十个展厅,收集了跨越百年的人文风情,将广安大地上岁月脚步细心刻印,以一种最朴实最亲切的方式,记录了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将朴实无华的广大劳动人民形象镌刻在历史的记忆之中。这些走过岁月的石砖,抑或是后来修复的石板,无不向来访者述说着这门显贵家族的人和事。
穿过二院门,抬梁式木质建筑,房中由四根木柱支撑,大堂正中左右各四把扶椅,交错摆放在茶几两边,这阵势好像当年梁山好汉面议大事之景。联想到院子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曾分配给十户农家居住的生活场景,映现出往日农户饭后茶余搭乘长板凳在堂内闲话笑语,好生自在。
二院门后便是道台院子的第三个小院。院中央摆放着十口莲花模样的水缸,据说已有近百年历史,缸沿如莲叶般平展。缸左处有一汪小池,绿水碧波,有几条害羞的锦鲤。池中还有几堆奇石,形状奇异嶙峋。这第三小院房间错落,紧密相连,每间房内挂有老物件:有纸扇题字,笔风遒劲有力;有楹联几幅,对仗工整,内容喜庆;还有名人题诗,行云流水,朗朗上口。而其中一间最为有趣,乃民国年间的地契官约,白纸黑字,盖有“民国人民政府”红字大章,带着游人在此处瞥见那个年代的历史。
在紧接着房屋的拐角处有二十级石楼,随旋转石梯上楼,一排木门小房古色古香。其中一间房中置有张朴素的木桌,四周是四把有些岁月的木椅,镂空的木窗外飘进些许草木的清香,是接待远方友人的佳处。
绕梯而下,穿过池边小庙,庙边靠水处设有吴王靠长廊。廊左手处有一小堂,木板墙壁挂有前辈老祖画像,其着装锦缎绸袍,富丽堂里,好一身富贵之气。可惜画纸历经岁月已有些许破损,无往日鲜艳绚丽,但也丝毫不减画中老祖优越富足的神态。
长廊尽头便是四院,从左手进入四院的第一个小房中,里面收集广安乡贤名人全方面的生活影子,其对象主要以姚、游、郑、谭姓氏族为首。根据他们留下的足迹,仿佛看到一群世勤耕读、忠厚传家之人,在这片厚土上留下汗水,为广安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奠定了稳重的基石。在这青山绿水中,他们的只言片语形成了独特的风俗人情。自北宋以来,历代传承和完善的家学、家风,构成了广安的传统民俗文化,它们是中华儿女祖祖辈辈文化传承的缩影,是民族“家国情怀”的具现。
再深入便是一个单独展厅,里面是道台小院的第一任主人,也是这个院子的建成者。郑人庆(1741年—1806年),字余斋,少家贫,无力科举,于是就任制府九品。虽身处芝麻小官,其志鸿鹄,在参加金川之役时,骁勇善战,在军队里战略才识符合事理,受到各帅青睐和器重,不久平步青云,提任宿州同知,赏戴花翎。后因赈山西饥荒,救治有功,得赏赐绸,再因年老辞官返乡,修建了道台院子,郑氏家族在此已经绵延二十余代。清乾隆年间,郑人庆参与了清朝廷对金川土司的征剿活动,即著名作家阿来长篇小说《瞻对》中第二章所描写的战事,负责征粮筹款,算是有功之臣。
游完四个院子后,顺着长廊走进了第五个院落。院落不大,可算得上”麻雀虽小,但五脏俱全”。在院小口入门处陈列着几个玻璃陈列柜,里面摆满了充满年代感的物品,从简单笨重的胶卷相机,再到标志着一代人身份的BB机,好像柜中的这一件件物品就是一个讲述者,带领着游客见证了川东地区向时代迈进的变化,又可从这片土地上的劳动者身上看到发展的轨迹。现在,虽然它们都静静地躺在这里,但当初人们第一次见到它们时那种喜悦、那种惊讶的声音仍在耳边回荡。
陈列柜旁的墙壁上是一组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见证者——人民币。从第二版人民币开始,每一版的每一种面额、每一枚硬币都完整地陈列在此。纸币图案从之前大力发展工业时期的飞机、轮船,到后来的大型工程,再到如今印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无一不展现着中华民族之美、中华力量的崛起、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正确。
在这里看建筑、学历史,让我们更加懂得珍惜现在的生活,这就是我们从道台院子中获得的启发。编辑:卢泠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