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李健:五月里,共赴一场春光

作者:李健   发表于:
浏览:12次    字数:138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1篇,  月稿:0

  五月里,共赴一场春光。这时的春光是细小的,用肉眼看不见,得用心去感觉,用感情去书写,可是,五月里,再赴一场春光,这时的春光,实实在在看得见了。

  五一节如期而至,小城里人流涌动。街上的车一排又一排,许久没有看到这样的场景了,小城的四处,到处都是人呐。

  你看,那些昔日身着校服的学生,也换上了她们喜爱的衣服,走在这小城的大街小巷,那些小摊小贩招呼着过往的人群,推销着自己的商品,那些过往的人群,时不时会停下来,站一站,看一看……

  三月里的细小的春天终于展开了笑颜,她是那样的让人愿意接近,又是那样的让人快乐无边……

  我坐在广场的一角,看着这来来往往的人群。看着那些学生们,穿着自己的心爱的衣物,(其实关于衣物,我另有一些看法,可是不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也就不再记述),她们是那样的灵动,又是那样的可爱,活似一些精灵,蹦蹦跳跳在这人间……

  春光好,五月里的春光更好,五一如约而至,小城里热闹非凡,我想外面的景区也是如此。

  其实对于景区,我自有自己的一套看法,即是所谓人生的“三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又是山”。确实如此,风景自是过眼云烟,可是日子总是与风景不同,那庐山的烟雨,钱塘的潮,到最后也不过是“庐山烟雨钱塘潮”吧。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算是“翻过筋斗来了”。

  今年五月节,依旧是共赴一场春光。那春光早就溢满了小城,人是那样的多,其实到了现在,也就真正理解了有人所说的,假期出门旅行,其实就是“人挤人”与“看人头”罢了。

  小城里的烟火气从来没有断过,春色也在五月里扮演着她应该有的角色。来来往往的人,换上了轻便的衣物,丝袜代替了校服,精致的妆容代替了学校的素面朝天,都是为了赴这一场春光吧

  那涌动的人流,各自带着喜悦,共赴五月的怀抱。或上山,或烧烤,或春游,或只是走一走……忘掉繁忙的工作,忘掉让人头大的课题作业,这一刻,共赴春光,享受春光,当真是————“今日方知我是我”了。

  苏东坡在《蝶恋花.春景》里,这么写道:“花退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这是多么美好的一副春景图画,这是怎样的景色宜人。当真是:春色宜人处,世人驻足观

  五月里,共赴一场春光,写一些独属于小城里的春色,写一些独属于五月里的春光。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暮春是写文最好的日子,多好的日子啊,多么和煦的春风,又是多么让人舒怀的春天啊。

  走吧,去感受,去观察,去提起笔,去记述吧。

  其实,“春光处处都一样,景色年年复相同”,可是“岁月催人老,心境大不同”。趁着年轻,去感受一把春光,去感受一下小城里的诗意生活吧。所以也就有人说了如下的话:

  二十岁去想去的地方,看想看的风景,和三十岁五十岁再去相同的地方,看相同的风景,感觉自然是不一样的,为何如此呐

  我想自然是,因为心境不同,所以大不相同。二十岁游山玩水,可是三十五十岁,那便是一种真正的大彻大悟,“今日方知我是我”了。

  五月里,共赴一场春光。其实共赴的是希望,哪怕是暮春时节,依旧让人温暖如常,且把心内俗事放,举杯对月笛声扬。

  最后,写下一首《望山》短句,以结斯文,正是那:

  自古以来频见山,见山是山坐山前

  见山非山桃花开,见山亦山上青天

  昔日东坡有诗意,钱塘观潮亦此篇

  人生来往存三境,返璞归真愿君还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王江逸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