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毛汉琼:中秋读月

作者:互梦   发表于:
浏览:57次    字数:1150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26篇,  月稿:0

  据梁人宗慓《荆楚岁时记》载,自唐始,中国人就对八月十五的月亮情有独钟了。将之与人之情感及世俗风情以曼妙的诗意在心中定格,成为一种文化或习惯。

  中秋之所以成为一个约定俗成的节日,除了古人对月亮圆缺规律的观察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的古代文化。尤其是古代朴素的哲学思想。就月相而言,欧阳詹的《玩月序》讲得很彻悟:“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之天道,则寒暑均;取诸月数,则蟾魂圆。故曰中秋。”《周易》所述:世间万物皆阴阳所成。即所谓阴阳交驳方乃乾坤之本。事实上,中国古代人民在长期的“猛于虎的苛政的淫威下,总幻想一种温馨恬静的生活,企盼和平与安宁。而这种境地正好与夏尾冬初八月之季始孟终的十五月相适。诚然,这个时候,夏日的酷暑被悄然而至的秋风涤然殆尽,严寒还不曾涉足,面对八月之望日的静穆安祥神密渺远,教人怎不百感交集思绪万千?这个时候,对久别亲人的思念,对已故亲人的怀念是最相宜的。于是文人墨客将这种感怀诉诸笔端:“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故园不堪回首月明中”“戍楼刁斗催落月,二十从军今白髪”“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幻想的民族。古时候,由于科学水平低下,人们对某些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便赋之以神意。十五之月完整无缺,象征家人团聚。由此衍生出吃桂圆、吃月饼……一系列中秋饮食文化。文人墨客则在桂树下,菊园中对月赋诗,流水曲觞,畅饮达旦……

  对日月星晨的崇拜,大概从殷商就开始了?《礼记•月令》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尔雅•释天》曰:“秋为旻天,即白藏。所谓春为发生,夏为长赢,秋为收成,冬为安宁”是也。四时和为通正,谓之景风。甘雨时降,万物以嘉,谓之醴泉。——此为吉祥。《史记•历书》曰:“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戍曰厉,在已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八月为壮月今年为癸卯年。故刘安在《淮南子•地形训》中说:“凡人民禽兽万物贞虫,各有以生,或奇或偶,或飞或走,莫知其情,唯知通道者能原本之”。说明人和万物各有其生存之道。无人知晓其原由,除非大智之人!大自然,月相亦如此!月圆月缺总有其变化规律!尤其八月十五之月,更大更圆,且往往涌起海潮……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多有歌之:如宋玉“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曹丕“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陶潜“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欧阳詹“八月十五夕,旧嘉蟾兔光”……《孔丛子•论书》曰:“主於郊官,所以祭日也;夜眀,所以祭月也;出禜,所以祭星也”。这种原始的祭日拜星以及后来的中秋拜月大概就是唐以后中秋节的形成和中秋赏月的前生了?!

  19900814初稿。

  20230920誊抄于武汉若城。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