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散文

刘灭资:“枫”景这边独好

作者:林彬   发表于:
浏览:159次    字数:1624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2篇,  月稿:0

  说起家门口的景物,老南京都会说:“春牛首,秋栖霞”。意思是:要看春景,去牛首山;要看秋景,去栖霞山。

  栖霞山,风景优美,历史悠久,文化深厚,被誉为“金陵第一明秀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的红叶种类很多,尤以枫树为主,包括红枫、三角枫、羽毛枫、榉树、黄连木等。每到深秋,漫山红遍,犹如晚霞栖落,蔚为壮观。

  山上,有寺名栖霞。栖霞寺又称栖霞古寺,是中国四大名刹之一。南齐永明二年(484年),平原居士明僧绍隐居江乘摄山(即栖霞山),舍宅为栖霞精舍,以后人们就在此修建栖霞寺。唐高祖时称功德寺,规模宏大,与山东灵岩寺、湖北玉泉寺、浙江国清寺并称天下“四大丛林”;还御制明徵君石碑,敕令改功德寺为隐君栖霞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寺庙重建,皇帝赐额“栖霞寺”。清乾隆皇帝五次南巡,均宿栖霞寺,他拨款增建,屋舍达二千余间,殿阁宏丽,冠绝东南。

  来南京二十多年了。住在郊区的时候,多次去栖霞山,谒栖霞寺。后来,居住在城里,所在小区隶属于栖霞区管辖,自己也成了栖霞一份子。每次去山中,置身香烟、梵音间,看到黛瓦红墙间一树一树的红叶,枝叶分披,迎风招展,内心一片宁静,一片澄澈,总有一种肝胆皆霜雪的感觉。

  前两年,有朋自远方来。朋友是摄影师,手提肩扛皆是长枪短炮。一天下来,佳作迭出。我大开眼界,我明白了什么叫做秀色可餐,什么叫作霜叶红如二月花,总之,朋友的作品让我惊艳了。朋友谦虚,邀我为照片起名。为了附庸风雅,我挖空心思,起了如下几个名字:晓来谁染霜林醉;瓦黛枫红;精舍枫香;层林尽染;中国红;一枝禅。朋友说:红尘滚滚之中,看来你还不是个俗物。

  退休了,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可以弄些文字。为了提升自己,我加入了栖霞区作协,成了有组织的人。一入作协,我便发现这里藏龙卧虎,大腕云集。南京被评为“世界文学之都”,区作协积极开展基层创新实践,争创“中国文学之乡”,文学活动丰富多彩。诸如办好文艺刊物《栖霞山》,组织“秋栖霞”文学系列活动,出版纪念文集、开展文学创作精品展、举办作品研讨会、组织名刊名编改稿会、设立本土作家专柜、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组织名家讲座,展现栖霞文学的生态和风貌。现在,在南京,在全国,“栖霞文学创作现象”已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十一月二十三日,栖霞区作协第五代表大会在栖霞山下召开。会议开得紧凑、高效。会后,与会作家可以自由交谈,也可以自主游览栖霞山。吃过午餐,许多人都回去了。我想,既来之则安之,姑且再游一次栖霞山,熟悉的地方或许还有风景。

  正午的阳光温暖、明亮。从公园南门出发,沿着宽阔平坦的上山步道往前走。走不多远,便看到路的旁边,一树枫叶撞进我的视野,就像一树腾腾燃烧的火炬。我快步奔过去,想把它摄入镜头。等我走到它的近旁时,我又看到另一株同样的树。我惊喜莫名,抬望眼,又看到数株,继而又看到一片,继而又看到半山。

  我加快了脚步,山路变陡,我周身发热,心跳加速,眼前、身边全是一树一树的枫叶,它们全都在风中摇曳,在阳光下起舞,每一片枫叶都像火红的手掌伸出五指在向我召唤。我走近它们,视觉、听觉、触觉全都调动起来,如同置身大剧场,在感受一场恢弘阔大、雄浑壮丽的交响。我激动,我震撼,我沉醉不知归路,我忘记了时间,我不知今夕何夕不知东方之既白。我知道,这是我来宁二十多年以来所看到的最美丽的“枫”景。

  山道弯弯,移步换景,进入眼睛里的全是枫叶。步行改成小跑,热汗淋漓。越往上行,枫叶愈红,景色愈美。枫树秋来叶正红,栖霞山野尽红枫。我的眼前、身边:飞焰欲横天;远处,红云几万重。小憩片刻,驻足山腰,望下看,我觉得有一股红潮正从山下向上漫延,漫过我的脚,漫过我的胸膛,漫过我的头顶,以至将我淹没,将我融化。

  回到家中,心心念念的都是枫叶。妻子问我事情,我答非所问。妻子怀疑我中了魔障。我便笑着对她说:栖霞山,古称摄山。山间盛产甘草、野参、当归,这些药均有摄生之功效,故名。栖霞山,既然能摄生,自然就能摄魂了!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林彬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写景散文

    查看更多写景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