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一首《春江花月夜》,描写了长江月色下的迷人风采。在春天的夜晚,去欣赏长江的美丽月色,去感受月色下的长江神韵,是一件很美的事,就像是在品尝一杯醇香的美酒,令人遐思,流连忘返。
我住在长江岸边的浔阳江头,在月明星稀的夜晚,常常和好友一起,沿着滨江大道散步,去看水天一色的长江,看明月下的长江万里船。又是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在浔阳江头,我登上浔阳楼,眺望月色下的长江,只见银色的月光和长江奔腾的波涛相伴起舞,一艘艘江轮,不时在江面上划出一道道浪花。一艘豪华的客轮,鸣放着高昂的汽笛,正在靠近浔阳江码头。归心似箭的游子,已站立船头,在明月下眺望浔阳城的万家灯火,寻找心中那最亮的一盏;码头上,还有依依惜别的游子,将要披着月色,去追寻幸福和希望。“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照初人?”张若虚的诗,就像一幅画,不断映现出当年在浔阳江边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来。宋江发配江州,在暮色时分,来到浔阳楼,独自喝着闷酒,借酒消愁,为空有报国之志而痛苦万分。眺望窗外,当一轮明月溢满长江之时,便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他借着酒劲,在墙壁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反诗:“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从此,逼上梁山,在神州大地上,演奏出了一曲慷慨悲歌。今天的浔阳楼,依然昂首长江边,雕梁画栋,气宇轩昂,有于有了宋江的反诗,便显得格外沧桑和厚重。
从浔阳楼下来,踏着迷人的月色,追寻着江州司马白居易的足迹,去琵琶亭去听浔阳江的琵琶声。滨江大道,已经是一条亮丽的景观带,三三两两的浔阳城居民,在这温柔的月色下,休闲漫步,强身健体,小伙和姑娘们在这里谈情说爱,是一幅鲜活迷人的月夜图画。远远望去,朦胧中,雄伟壮观的九江长江大桥,跨越长江天堑,一列列南来北往的火车,沐浴着长江的月色,飞驰在祖国的大江南北。琵琶亭就在长江大桥桥头堡的东侧。唐元和十年(公元816年)一个中秋的夜晚,江州司马白居易,在银色的月光里,送客到浔阳江头,忽然听到停泊在江边的一条客船里,传来了哀怨的琵琶声,如诉如泣,动人心弦。白居易移船相见,原来是京城的一位歌伎。白居易重备酒菜,请歌伎重弹一曲,当他听到“老大嫁作商人妇……去来江口守空船”时,这位江州司马从琵琶女的不幸身世,联想到自己发配江州的坎坷遭遇,触景生情,百感交集,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写下了流传千古的《琵琶行》。
月光下的浔阳楼和琵琶亭,相距约两公里,竟承载了这么厚重的历史,真是江月有意,流水无情。看过宋江题的反诗,听过琵琶声声,再仰望一轮明月,依然灿灿明亮,俯看人间的更迭,世代的无穷。无私的月色和鸣着奔腾的江水,终于送走了一片片愁云。浔阳江是幸运的,因为有了浔阳楼和琵琶亭,浔阳城也就不乏昂扬向上的斗志和生生不息的诗魂。
圣洁的月光,轻柔如水;长江的天空,月色述人。站在浔阳江头,看一江春水向东流,望着与波涛相伴的月色,真是情韵袅袅,令人心醉神迷。
朋友,请来浔阳江头吧,去看长江的月色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