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马存潮:合肥的婚俗

作者:马存潮   发表于:
浏览:120次    字数:5017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6篇,  月稿:0

  婚嫁迎娶是人类社会具有浓郁地域风情的一大喜庆活动,古往今来,国内国外,概莫能外。随着这种活动的不断开展,就日益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一些固定礼仪,固定模式,固定规范。只不过随着时空的变换,也就是时期和地域的不同,这些婚姻礼俗也略有不同,形成了特有的地方特色、地方文化。

  譬如合肥市及其方圆百里,多少年形成的婚嫁迎娶习俗,就别具一格,很有特色。这里面的一个又一个步骤、环节,经多年传承,并在传承中不断得到改良、细化、完善,形成了合肥地方特有的婚姻礼俗。

  喜酒筵宴

  婚嫁迎娶的最终形态是男婚女嫁、喜结良缘,在这行礼结缘的大喜之日,有许多重要活动,喜酒筵宴就是其中关键一环。然而,这个酒席办成什么规格?什么时候开席?可大有讲究。

  在肥东县城店埠镇以东、以北地区,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通常都是上午迎亲。新娘进门,首先是拜堂成亲,然后送入新房,接下来就是大宴亲朋。那一带地方的习俗是一茶一饭,十碟十碗。

  一茶,就是指两顿饭的第一顿——“早茶”。所谓早茶,一般是在新娘到达、成亲仪式之后开席,通常在上午九、十点钟左右。早茶的内涵较为丰富,是十个“碟子”外加炸元宵(当地叫“炒元宵”),即四个冷碟(两荤两素)、四个热碟(炒菜)、两个糖碟。别看是早茶,其实也上酒。适量喝酒以后,一碗一碗的炸元宵,快速的传送上来,配上红豆大米粥或顶尖绿茶,此等喜宴早茶顿时让人酒酣耳热,食欲大开,喜气洋洋,心情愉悦。

  那时候,这样的婚宴酒席基本都是主家自办。早早地请厨师,借桌椅,有的人家甚至要借厅堂,行家里手群出,家族亲朋齐上,气氛浓烈,热闹非凡。

  吃早茶主家一般都会安排专人邀约催客,吃完早茶,各回各家,外来亲朋就地盘桓。两三个小时以后,正餐开席,此时主家在中心区域放上两个响炮,大家听到炮响便急急返回,基本不要人催。

  一饭即正餐。正餐的规格是“十碗”,就是十个烧制菜或炖制菜,无外乎红烧肉、红烧鸡、红烧鱼、溜肚片等等。其中有一道菜较为特殊,无论是做菜的工序还是上菜的时机都具有浓重的仪式感。这就是炸圆子。这道菜在江淮之间,大凡结婚生子、金榜题名、乔迁上梁、重要年节等,都要制备。事实上它就是猪肉和糯米的搭配或猪肉和挂面的搭配,俗称糯米圆子、挂面圆子。但由于工序较多,制作要求较高,为了防止夹生、粘结、扁坍、过咸、过淡等不良现象发生,大厨和主家都十分重视,好多家主哪怕再忙,都要亲自参与搓上一阵,寓意着团团圆圆人丁旺,团团圆圆家族兴。

  这道菜一般是压轴上。随着一阵鞭炮齐鸣,众堂倌端着圆子齐齐走出,家主两口子率新郎、新娘随后出场,他们给宾客鞠躬致意,这叫“圆席”,家主免不得要说上几句客套话。这种仪式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表示菜齐,二是主家致谢。在很长一段时间、很大一片区域,不仅大婚宴席采纳这种仪式,但凡答谢宾客的喜庆宴席一般都会上这道菜,出现这种仪式。于是,“圆席”便成为了一种习俗,一个传统。有这个仪式在,新郎新娘一般是不挨桌敬酒的。随着九十年代“饭店宴请”逐渐成风,尤其是“婚宴进饭店”蔚然成风,圆席习俗逐渐淡化,挨桌敬酒习俗逐渐兴起。

  常言道,十里一乡风,远近各不同。这不,在店埠以西一些地方,喜酒筵宴就有不小区别。那些个村落一般选择晚上大宴宾客,酒席是四大盘子,到八十年代初期改为六大盘子,直到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才逐渐与其他地方接轨。

  当然,以上说的是指合肥周边的农村地区,包括县城乡镇,至于合肥这个中心城市,则又另当别论。

  多少年来,合肥基本上都是下午迎亲,晚上举办婚宴。那时候,好多人家可都是在家里置办,八十年代中期,笔者家里客厅就曾被隔壁借用,置放了一桌婚宴酒席。毕竟各家住房都不是很宽敞,在家里办酒席多有不便。九十年代中期以后,婚宴进饭店成为常态,且动辄就是好几十桌,许多饭店经常出现一厅难求局面。为了避开高峰,方便择日,有些就选择中午举办。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外地人在合肥就业安家者增多,内中有不少仍遵从故乡习俗,选择上午迎亲,中午婚宴,如北方数省,大多是这规矩。因此,合肥就出现了但凡吉日(双休双日居多),不论上午下午,都有迎亲车队过街,不论中午晚上,都有大办婚宴的甚大场面。

  至于婚宴规格,随着时代不同,又有重大演变。八十年代以前,合肥一桌酒席大约10-50元不等。1981年元月的某天晚上,笔者在淮河路人民饭店参加一场婚宴,25元一桌,席中突降大雨,大几十客人,雨夜难撤,于是,主家又加了一碟一元零三分的大碟炒肉片。随着猪肉价格从七毛三分一斤直线上扬,婚宴价格也一路飙升,从数十元到数百元,到一、两千元,如今直逼五千,有些地方甚至上万。菜肴从十几道增为二十几道,琳琅满目,丰富奢侈,往往却食不过半,余者甚多。

  这里需要特别提出一个现象,就是喜酒筵宴农村现在也不大自家办了,毕竟炊具、餐具、厨师和场地受逼,于是,农村就应运而生了一支走村串户的“流动御厨”,他们炊具、餐具、厨师俱全,帐篷、桌椅、音响齐备,只要授权给他们,主家便不用再操心烦神,一切都给你办得妥妥的。

  婚庆礼仪

  婚庆礼仪古已有之。新人进门,拜堂成亲,有人出来客串司仪,引导新人叩拜天地父母,行礼成婚。尔后新娘送入洞房,鸣炮婚宴开席,司仪至此完任。

  一段时间里,一些正常的婚姻礼俗被当作“四旧”破除,连拜堂成亲这样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重要习俗也被淡化,直到改革开放以后才逐渐恢复。那时,新人进门,一般都要举行给双方父母敬茶改口活动,即不论婚前如何称呼,从即日起,都要改称“爸爸妈妈”。后来婚庆公司兴起,就有专门的司仪从迎亲、送亲到接亲全程服务,去往双方家庭主持敬茶改口,使此项仪式显得格外庄重、规整、喜庆。

  这种悄然兴起的主持婚庆礼仪的民间组织,大约出现于九十年代末期。在这之前,好些家庭举办婚庆,往往不够连贯、规范,有的甚至就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如那时到了饭店,客人到齐,婚宴开始,基本没啥仪式,通常就由主家邀请的或单位领导、或德高望重之人、或略有文韬之士,站出来(并无固定位置)说上几句祝贺祝愿之语,大家一阵热烈鼓掌,然后就开席了。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这几年,合肥市出现了一些有识之士,总想把婚礼搞得热闹、热烈一些,他们不断的探索、尝试,针对现代社会城市婚庆特点,承古扬新,形成了以“三拜九鞠躬”(一拜父母、二拜亲朋、三是夫妻对拜)为主要内容的拜堂成亲仪式,且一经出现就被纷纷效仿。但能把一场具有几十桌酒席的甚大活动组织和主持得好的能人异士毕竟是少数,于是,专业婚庆公司便应运而生,呼之即出。

  1999年9月,随着专业的合肥市“素人”婚庆公司的创立,一批婚庆公司相继成立。专业婚庆承办机构问世以后,基本承包了婚庆当天的一切事务,从婚庆组织、车辆筹集、新人化装、摄影摄像、婚礼主持等等,一应俱全,悉数包办,直接弥补了许多家庭在这方面的缺憾。尤其是婚礼主持,各家公司都不惜花大价钱聘请司仪,这些司仪也使尽浑身解数,尽展才华,博人眼球,把一场拜堂成亲婚庆礼仪活动搞得出神入化,精彩纷呈,庄重大气,历久弥新。

  这样的婚庆礼仪活动越来越像一台晚会,新郎新娘就像晚会的男女主角。司仪作为晚会的主持人自然出尽风头,还有一个大出风头的那就是主婚人、证婚人。在合肥地区,主婚人、证婚人大多由男女双方邀请所在单位领导或德高望重之人担任。他们大多持稿宣读,内容无外乎祝贺、介绍、证明、希望,有的希望一提五、六、七、八条,对于婚礼晚会的欢乐气氛,显然有点儿降温。若是碰到一个脱稿演讲的,一般都是口才较好,善于鼓动之人,那一定是大受欢迎。

  2000年代以来,还有一些人也在不断探索、创新,他们一站上主婚人的位置,顿时就像换了一个人,说起话来抑扬顿挫,诙谐幽默,就像表演单口相声,不断赢得一阵阵热烈掌声。譬如,“……他们一经相识就产生了心灵的撞击,爱神丘比特之箭一箭就将他们给射中了,那可真叫一箭(见)钟情,一箭(见)倾心哪!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相恋,没有一波三折,可说是一帆风顺,到今天终于一锤定音,结成一桩美满婚姻!”瞧,一口气说了九个一。接下来“从今年今月今日起,他们就将进入二人世界,过起二人转生活,他们会经常地去探望二方父母,并期待着来年有二喜临门!”这样的主婚辞哪里还要司仪吆喝掌声,人们都情不自禁的使劲鼓掌、欢呼,现场气氛热烈、欢腾,不断升温。

  这位主婚人还会根据两位新人的不同身份,不时变换着他的主婚辞令。譬如新郎新娘是青梅竹马、同窗共读,他就会有这么一段,“他们生长在同一片蓝天下,生活于同一座城市中,求学于同一所学校内,共读于同一个班级里,冥冥中形成了同桌的你……”如果新郎新娘是同事,他又会来上这样几句,“……真可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肥水不流外人田。这就叫同行又同房,工作互相帮;同行又同房,生活喜洋洋。”

  而如果请他当证婚人,他又会来上这样一段,“据了解,他们前些日子已到专门的国家行政机关领取了通向婚姻殿堂的通行证,因此,本证婚人庄重宣布,他们的婚姻真实、合法、有效!”

  这样的主婚证婚风格无疑会在婚礼晚会上大放异彩,有时都会抢了司仪的风头,让他一时难以接住。以致于有的婚庆公司事前听说会有这样的主婚人出场,都要多花点钱请个档次高点儿的司仪,以免出糗。这也无形中推高了合肥市婚庆礼仪的主持水平。

  2000年之后,在合肥市的婚庆礼仪中,偶尔还能听到在城市里几乎失传的“说好”声。说好也叫“道好”,是婚庆礼仪中一个传统习俗,一般在闹房时出现,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以前常见。经过中间(文革)一段断档期以后就再难恢复。没想到2000年以来,还偶尔能够看到、听到。

  说好的关键是领说人。据一位领说人介绍,他还是儿童时期看到过说好,只觉得气氛非常热烈,只是说好词大多不记得了,依稀有点儿印象的几句似乎也不适合现代社会。为了传承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烘托婚庆晚会的气氛,他就自己整理了一段,拿到婚礼上一亮相,效果非常好。这种一人领说,万人答“好”的表现形式,引起台上台下热烈互动,男女老少争相呼应,这种简直是爆棚的效应,无疑把婚庆晚会推向了高潮。

  这段说好词是:

  Z家帅哥小二郎(啊),——好!

  欢天喜地当新郎(啊)。——好!

  L家靓妹俊俏女(啊),——好!

  兴高采烈当新娘(啊)。——好!

  新郎英俊新娘美(啊),——好!

  天造地设是一双(啊)。——好!

  新郎憨厚新娘巧(啊),——好!

  心心相印似水长(啊)。——好!

  新娘美(啊),——好!

  郎把新娘顶头上(啊)。——好!

  新娘巧(啊),——好!

  郎把新娘搁心上(啊)。——好!

  郎宠新娘新娘更把郎君爱(啊),——好!

  男欢女爱情意长(啊)。——好!

  我等说好共祝愿(啊),——好!

  大喜之日佳话扬(啊)。——好!

  说到这里算一段(啊),——好!

  留出时间好让新郎新娘早早入洞房。——好!!!

  若是中午,则改成“留出时间好让大家早把美酒佳肴尝”。

  这段说好词一共18句,不算太长,太长人们就会索然乏味了。由于领说人情绪高昂,很快形成应声喊好的阵阵热浪,真可谓群情激昂,气势浩荡。说到底,还是因为说好这个节目并不是经常可见,除非两位新人都是本地人,尤其是肥东肥西人,内中有人了解这个习俗,他才偶尔露峥嵘,或者应主家的一再邀约,他才友情推出。显而易见,作为一种民俗文化,这个节目无疑是继承传统且推陈出新。

  迎亲送亲

  迎亲送亲这个话题本应该放在前面写,之所以搁置到这儿,是因为这个环节自古以来变化不大,即使是现在,也无非是城乡略有不同罢了。譬如,迎亲所带的礼物里,农村有“丫杈肉”,就是除了四瓶酒、四条烟、四盒糖、一对鸡外,还有四斤肉(长长一条,下段砍开分叉,俗称“丫杈肉”,预示着迎和送之间难免有一些不同意见和矛盾,难免会发生龃龉和絮叨),而在城里一般很少得见。再譬如,在农村的送亲队伍里至今还有新娘的(嫡亲、近亲)小弟或小侄儿提着“子孙桶”,这在城里早就不见了,家家都有卫生间、抽水马桶,谁还再需要什么子孙桶?

  至于城乡都早已司空见惯的迎亲送亲汽车进门等事物,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那种骑马、坐轿、骑毛驴、自行车等,必然会成为陈年旧事。而像新娘出娘家门脚不得沾地,须由兄长背出,进婆家门跨火盆、芝麻秸等传统习俗,似乎农村仍然保留至今,城市受条件和环境的限制,已经逐渐淡化。在婚嫁迎娶的细小环节上,更趋于随意、自然,不再局限于传统规制,说不定多少年后,又形成了一些新的习俗。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