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是一座青山环抱的城市,群山苍翠。城在山中,就会显得温顺宽容,随遇而安。这里的人,性格也是闲适安静。还有温情体现在气候上,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譬如夏季六七月间,原本穿短袖衫裙正是适宜的装扮,一旦下雨,气温便会急转直下,凉爽得让你缩脖子。而在酷冷的冬季,一旦放晴出了太阳,那一身羽绒服棉袄下的额头便会热得直冒汗,让人感受小阳春般的柔情似火。
连绵起伏的山脉绕着城市形成环城林带,很适合过着休闲、慢节奏的生活。曾经的贵阳,主要是指今天的云岩区和南明区,老城核心地段,用慢悠悠的心情、最正常的市内车速,一个小时不到就能把老城路段全部绕完。
老贵阳城东南西北,四周九个城门。
城东的转湾塘一个圆弧形的地盘,是东面出城大通道,以前曾有一坐老贵阳人出城必经的通济桥,桥建于明宣德元年。
现在问通济桥在哪里,恐怕许多老贵阳也未必知道。当年的通济桥从转湾塘的市西河之中上下而行,串穿一线,虽然看似三坐桥,实际是巧妙相连的一线桥。从通济桥,往遵义、巴蜀、云南,都经过这里。亲友送行,到此而别。于是,转湾塘附近也成为一个集水上运输、观光游览、通运航口等多功能旧时码头。《王阳明全集》中有送客过二桥、三桥的记载。
出行的人们在通济桥头上船,可以荡舟游览,沿途溪山幽美,也为送行的人增添了情趣。王阳明从通济桥送客至三桥,前一天就与人在转湾塘在此地先有郊园之约,客人走后他仍依恋山水,迟迟不归,直到夕阳霭霭,在山童催促下才匆匆上马踏上回途,这些的历史记载中便足可见到转湾塘那山水一色,美绝美焕。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初,中国人民解放解放了镇远、黄平一线城镇,蒋军于溃退中扬言要火烧贵阳,时任代省长谷正伦率旧省政府西逃,居住于此,已经脱离军政的卢焘挺身而出,出任了贵阳临时治安委员会主任委员,并筹建自卫队等应付时局以待解放。当时蒋军八十九军军长刘伯龙向卢焘勒索巨款不成,便指派手下特务绑架了卢焘,于十四日深夜临近破晓时分将卢焘杀害,抛尸丢在转湾塘山路边上,这时距解放军入城仅几个小时。
解放后,贵阳人民为纪念卢焘先生,在今天转湾塘从以前山路扩建成的公路靠山崖的一侧建有一座亭子,亭中有碑,书曰:“卢焘先生遇难处”,解放后的贵阳市第一任市长秦天真同志为纪念亭撰写了碑文,介绍着卢焘先生遇难转湾塘和贵阳城和解放相关联史迹。
城南的新华路,毗邻和贵阳城母亲河南明河。四周河水清澈、绿树丛丛,街道宽敞。左有翠微街,是贵阳地标甲秀楼所在地;右为箭道街,是贵州棋院所在地;前方的南明区区政府,还有幽深静谧闹中取闹石岭巷,这些得天独地区位优势和人文浸染,让这里也被称为贵阳城南胜迹,从古至今,文人辈出……
新华路千余米里左右住宅巷道中,多有高大的老槐树,深绿的树叶在有阳光的午后映出树影憧憧,大道繁华的里面,还有一些旧宅老房,见证这个区域的历史。有些老宅红砖已泛白,一群麻雀在房屋的围墙或树上起落不定,叽叽喳喳闹个不停,给巷道的宁谧增添着热闹……
新华路石岭巷的陈夔龙是清末贵州人中官做得最大的一个名人。他从小随父迁居贵阳。八岁时丧父,家境日渐贫穷,赖其母亲辛苦抚养成人。长大后,他从贵阳从教育界发迹,倍受朝庭重视,在贵阳当过顺天府尹,相当于现在的贵阳市长。后来,调任到京,便一直在外地做高官。虽然其一直在外做官,但他对贵州很有感情。他祖籍不是贵州,但一直说自己就是土生土长的贵阳人。有人劝他改回自己父辈的籍贯,他不同意,说:“黔不负余,余亦不可负黔。”
民国时期,新华路陆家坝段有一位陆孟实先生,平常一身中式服装,鹤发童颜。他的英语很好,而且不是从学校里学到的,是向早稻田大学毕业的亲戚王梦淹先生学的。由于他刻苦努力,梦淹先生经常赞言“冰寒过水”。他80高寿那年,有人问他还能记得多少英语单词,他叹息地说:“忘了,只有七八千个了。”让人不胜惊叹。陆先生不仅英语好,国文也极深厚。诸子百家之书,均很熟悉,有的还能背诵。他对地方文化也很有兴趣,集了不少贵阳街名的对联。比如“红树板上鸡爬坎,次南门外猪拱坡”。又如“舒家寨,龙家寨,不出八里。大珠显,小珠显,周守二戈。”联中的“八里”是地名,指八里屯,“二戈”指二戈寨。他是贵阳人好学并且积极宣传贵阳的本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905年出生于新华路杨家花园的谢孝思是当代名人,民主党派的知名人士。他毕业于贵阳达德学校之后,考入中央大学艺术教育科攻国画。师从吕凤子、徐悲鸿。学成之后回筑,曾与其恩师黄齐生先生先后在达德学校执教和主校政,任达德中学校长。1940年应吕凤子之邀,到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从此离开贵阳。抗日战争胜利后,随国立社会教育学院移居苏州,献身于苏州的文化事业。谢孝思解放初接管苏州园林时,园林已破败不堪,拙政园里驻了军,喂着马,谢孝思设法使一批荒坏破败的名园古寺起死回生,重现旧观,整旧如旧。为苏州园林留下了一批货真价实的真文物真古董,也为今日中国的旅游事业提供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在保护和修复苏州园林上,他立下了汗马功劳,被誉为世界文化遗产苏州园林的守护人。多年前谢先生回贵阳省亲,他清癯仙健,虽然已经在苏州住了几十年,但乡音无改,一口贵阳腔。一发言就说:“我是贵阳人,又在苏州住了几十年。贵阳是我的家乡,苏州也是我的家乡。两个家乡我都爱。”今天,位于紫林庵贵州省信息中心的题名书法笔力深厚,酣畅淋漓,正是谢孝思的墨宝。
从古至今,短短一条新会华路,走出来的文化名人还很多,只要我们细心留意,不难看出,贵阳,因为有了老城南这片风水宝地,一直人文荟萃,渊源流长。
城西大西门,就是贵阳老城墙,老面貌遗迹“九门四阁”其中之一,它从岁月的风尘中走来,城市,改变了往日的模样,而不变的,是那曾经的历史。
说起大西门,不得不说金锁桥。大西门横跨市西河,金锁桥就在市西河上。清康熙《贵州通志》有云:“金锁桥,在府城西门外,定、广往来之所。
1926年周西成主政贵州时,曾作诗对大西门金锁桥风光有云:“前瞻栖霞,后倚狮峰,左雍城郭,右揽明河。”意为此地是块不可多得的风水宝地。
当时贵阳城的自然风光优美,但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却连像样的马路也没有一条。周西城开始修建贵阳城内最早像样的环城公路,就是从大西门横跨市西河上的金锁桥开始。贵阳城,也是整个贵州第一条通汽车用现化技术修建的公路。在周西成从大西门为源头开始修建的这条贵阳环城马路,见证了打开贵州交通闭塞的第一条道路。
以大西门为起源的贵阳环城马路修通后,周西成从香港购进福特轿车一辆,拆散以后人背马驮运到贵阳,同时聘请司机、技师师傅回来重新将车组装,从大西门始发,在贵阳环城公路上进行汽车行驶表演,成为当时轰动一时的大事。贵州的道路上从此有了汽车,周西成在1926年又顺理成章制定计划修建贵北(黔川)、新南(黔滇)、贵东(黔湘)四大干路的其他一些支路,以便贵阳也能通江达海。1928年春,贵阳至安顺路段成为贵州省最早通车的长途公路,这是贵阳出城历史上第一次采用近代工程技术勘测公路。
“要想富,先通路”,这似乎是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大西门作为贵阳城,贵州省最早建立现代公路概念的地方,也让这里成为了省会贵阳商业最为聚集的地方。解放后的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贵州,浙江、四川、湖北、湖南、广东等地的客商也嗅到了市西路的商业气息蜂拥而至,大家用预制板沿街搭起了2米多宽一个的摊位,成为贵州最繁华批发市场,市西商业圈的雏形。当初的“地摊一条街”,在混杂着南腔北调吆喝声中,在商家相互之间的利益争夺中,在与顾客讨价还价声中,市西路很快在全省出名了。江浙的小百货、义乌的小商品、温州的皮鞋、石狮的流行牛仔裤,以及沿海一带最新款式的服装,都聚集到了市西路,不但贵阳人喜欢到市西路来“淘宝”,全省各地的经销商们,也发现到市西路进货更为实际。成为了贵州省乃至中国西部最为繁荣的服装商业市场,更是一个贵州商气加人气的聚宝之地。
今天的市西路虽然退出了批发市场的历史舞台 ,但大西门,见证了彼时落后的交通变了模样,贵阳城早已四通八达。贵遵高等级公路北上重庆,几个小时便可以顺流扬帆;贵新高等级公路南下广西出海,一日之内可赶潮起锚;贵阳通全省十个地州市的道路全部打通。贵阳的铁路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南昆线到内昆线等,连通全国驶向世界。1997开通的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也使落后的贵阳航空赶了上来。包括今天贵阳城区“三环十六射”交通骨干网的建成,贵阳城建起了地铁,建到了3号线,从大西门看贵阳城发展的日新月异,富民路,大动脉的相继建成,不断开拓着贵阳前进的道路。
今天的大西门,有着贵阳城超高人气的恒峰步行街,地铁2号线网红街,高楼林立,商业发达,人流熙熙攘攘,繁华似锦。今天,漫步大西门,在那金锁桥头处有供行客小憩的坐椅,从匆忙中偶尔停顿,回忆大西门旧时的时光,也是寻找时代变迁,并一直温暖着我们的记忆。
城北的宅吉小区,是老贵阳人中最聚集的地区之一。走进那片老房子,总会有一种时光停滞的感觉。成片的8层玉米石外墙青砖楼房,错落有序,祥和静谧,偶尔小区侧面新起的现代高档干挂大理石外墙装饰大厦镶在近旁,更显其老式。小区内有一些人家还未更换成铝合金窗户的老旧的木门窗以及老房过道挡雨屋檐上随风摇摆的几株茅草,都流淌着岁月的痕迹。
现代城市的发展,这里免不了要被拆迁。于是,这个老贵阳城北的在这个曾经贵阳最繁华的居民小区之一,在要被拆迁换成另一种现代化模样之前,我在这里记录着她旧时的风姿。
宅吉小区老贵阳人原称为“则溪坝”。在贵州,把山间盆地、河谷平地称为“坝子”,而“则溪”在元、明时为少数民族语言,原意为仓库或粮仓,后来就变化为“宅溪”,今天称为“宅吉”。
宅溪坝变成宅吉小区,是从抗日战争时期,贵阳成为抗战的后方重镇,大量沦陷区的人民逃难涌入贵阳,贵阳的人口突然猛增。为了解决贵阳城内住房紧张问题,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贵州省建设厅编制了一个《选定贵阳新住宅区规划》,宅溪坝这块土地纳入了规划之中。政府按照宅溪坝旧貌和有大量人口居住的现实,从实际出发,按照小区规划修建了上面幢8层的砖房小楼,当时的规划是按照标准大方,整齐划一,规范有序,宅吉小区这个地名开始在贵阳市的地图上凸现。
宅吉小区里现有保存完好的太乙井、百腊井。关于太乙井具体建造的年限,当地居民都说不清楚。老一辈的人都能回忆起当年水井边上的情景,地面常年都是湿漉漉的,随时都穿梭着挑水、洗衣、洗菜的身影……
当然,从宅吉小区这些老井中亦可看出宅吉小区这块土地的神奇与风貌,其实,这也是书写着一个传奇,有关贵阳城市发展变迁的真实写照的传奇。只是,今天面临拆迁的宅吉这类小区,过时了过旧了,迁徙过后,又将换来高楼林立的现代城市风格,这旧时的风格逝去,包括今天还在,留给当地人最温暖记忆的太乙井、百腊井未来还会存在吗?未来的宅吉小区,你还会记得你曾经的老模样吗?
虽然这些属于贵阳老城的东南西北今天虽已湮灭,城市高还的向前发展,把以前距离老城核心二三十几公里之外的,所谓的郊区花溪、乌当全部纳入了贵阳城区,还有新建的观山湖区,高新、经开区等,纵横捭阖四五十公里,加上包括连通到以前安顺隶属边界,正在开发建设的国家级新区贵安新区,大贵阳已经成形,也是这个城市如今雄心壮志要容纳到一千万人口,进入超大一线城市。但是,时代和历史发展前进的方向,不仅仅只是疆域的扩展,高楼的林立,更重要,还需要那曾经小小的老城区中的老风貌、老传统、老味道的人文滋养,让其血脉相连,也才是整个融入贵阳城的核心人文滋养,内在基因。
不管贵阳城怎么变大,这里永远不变的是山多,这里的路不是一马平川。因为山多,贵阳老城内有一座钟灵毓秀的黔灵山。
康熙年间,佛教临济正宗第三十三代传人赤松和尚,来到这座山。当时这里虽然也曾陆续有人迈出过探寻的脚步,但悬崖险峻,路阻行难,人迹罕至。游历多方的赤松跋山涉水,来到山之顶峰。密林的荆棘划破了他的脸颊,霍霍的山风拂乱他的发髻,还得时刻提防着随时出没的野兽……赤松站直身体,掸了掸粗布袈裟上的尘土,极目逃眺。山中群峦相交的平地,万山环翠,严若三星拱太极,莲瓣坐观音,允虎拜伏于前,狮象拥护其后……赤松定足息心,从此禅定此山。
山间群峦相交的平地建起来了一座寺庙,取名弘福寺。山上有了寺庙,山风禅语、碧波水泉、肃穆庄严,使这座山更充满了灵性,赤松取名黔灵山。弘福寺成为贵阳人心想事成许愿的灵验之地。在寺庙里烧了香,还可以顺着后山沿阶梯而上,爬到山顶的筑亭鸟瞰整个贵阳市的风貌。重峦叠嶂,矗立城央像一道天然屏风;湖水碧绿,苑如城中晶莹剔透一块大玉镜。
山中僧侣及后来建立黔灵山公园的管理人员们,在山上山下大力植树造林,广种花木。其间调训安抚山间之野生弥猴。沿着弘福寺的山头便是猴子,这里在的野生猕猴已经和人类相融相合,仿佛通灵了一般。猴群下山,攀爬跳跃,树叶‘哗哗哗’地在摇晃,紧抓着快落下的树干,像荡秋千,双脚已经蹬着了岩壁,‘嗖嗖嗖’地便来到了人们的面前。有的晒着太阳,有的抓着虱子,有的在人群中站起来到人手中去抓东西吃,甚至跳到人的肩膀上去,把初次见到它们的人吓得落荒而逃。这里的猴子还会讨好人。经常来喂猴子的人,手中捏了粒板栗,伸过去对猴说:宝贝,亲一个,被唤着宝贝的猴就会在人手上亲一下,然后得到了板栗。
沿着猴山而下,一路古树参天,幽深山径,不远处,便是黔灵湖。山涧清溪,地底涌泉注入这汪湖水,清澈、明亮、安静。悠悠的船儿,轻盈飘游在湖面,像窃窃私语,在湖面微波起澜。一路荡过长年的清泉池,一路看过那山之峰的半月穴之塔,一路游出那山之曲曲路重重。每个人,都需要倾诉。倾诉于这山、这水。松杉、枫香、半风荷摇曳;紫揪、香樟、桂树流香……湖水掀起温柔的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金灿灿的,像是给你幸福的笑脸。
山里的胜迹和游览点还很多,如解放贵州烈士纪念碑、关押过张学良将军的麒麟洞、洗钵池、响石洞、圣泉等,山中还建有动物园,免费供游人观赏……每一个清晨,黔灵山都被欢乐的鸟鸣唤醒。阳光从黔灵湖的东面一寸一寸移过来,上山的阶梯也跟着一寸一寸披上镀金的衣裳。来到这里,位于贵阳城中央的黔灵之山,这么轻松,这么自然,完全让人忘记了身处城市,不用担心疾驰的车流,看不到飞奔着上班的人群,也没有拥挤的街道……
因为山多,曾经贵阳的经济相比其他一线大城市,要滞后一点。不过,这并不阻碍贵阳人追求时尚的脚步。贵阳的姑娘们打扮前卫潮流,不比北上广差,加上贵阳湿润气候让这里姑娘拥有的天然面膜,爬坡上坎练就的健美身姿,让漂亮时尚潮流的贵阳姑娘成为当地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因为山多,老贵阳城区里的美景也集中,夜幕降临,南明河潺潺流淌,远处是甲秀楼,近处是人民广场,倒影延伸着流光溢彩。手牵手逛街。从城东逛到城西,城北逛到城南……要走远些,去花溪河畔散散步吧,牵手迈过百步桥,在黄金大道策马,捡起一片落叶夹在书间,将美好的一天存心底。还有去青岩古镇。在玫瑰糖飘香的斑驳城墙边沉思,于古老与现代的交汇处甜蜜相拥……
如果来到贵阳,在两三天内,没有找到山之情趣,你可能会觉得无趣。但贵阳真的很可爱,因为它的山多绿意浓,更有真实的味道。在山与山阻隔的幽明之间,虚实之中,贵阳容易让人产生一种喝酒微般的迷离感——悄然隐藏,遗世独立,我们可以像这座城市一样,开心简单生活。外面的花花世界任它花去,就让我们就融入这山多贵阳城,只在乎自个儿的微醺又清爽。
欣赏一座城市,地标,必不可少。一座城市的标志,除了建筑体本身的实力支撑,还必须要有厚重感,能和当地水乳交融,助力于当地人文精神文化生活,才能堪称地标建筑。
贵阳地标,是始建于明万历26年,也就是1598年,至今已有400多年历的甲秀楼。楼和楼下层层叠叠的石基的经过南明河河水长年累月的浸润,交错着、层叠着,就尤如如一本本随意堆放在贵阳城中的古书。贵阳城也正因为有这样的“古书”般的建筑静静矗立,让贵阳的山、水、人也变得更加灵动美好。
甲秀楼以河中一块巨鳌的石基而建,从明至今经历了六次大规模的修葺。今现存样式是宣统元年(1909年)重建的。楼上下三层,白石为栏,层层收进,由桥面至楼顶高约20米。整幢楼是三层三檐四角攒尖顶,高约二十米,石柱托檐, 护以白色雕花石栏杆,飞甍翘角。
楼建立最初是以培风水,名曰“甲秀”,取“科甲挺秀”之意。其历经四百年的风吹雨打多次修葺矗立不倒,不管是文化名人,还是高官,亦或老百姓,都把这里当成了贵阳历史见证,文化朝圣之地,除了楼本身建筑体和楼内珍藏的各类类文化和发展典籍都见证着贵阳人文精神发展的高度。
更妙的是,甲秀楼并不是一个单独独立的建筑个体,因为它的影响力和聚集力,在其周围还形成一片相依相存在壮丽建筑群落。与甲秀楼连接的浮玉桥如白龙卧波,桥体为九孔桥,玉石雕栏,其造型美观,工艺精湛,贯通两岸。桥上有一涵碧亭,是甲秀楼的一部分。浮玉桥从建桥之初,为了与甲秀楼的地平平齐,建筑高度较低,每当贵阳城发大水,总有人诟病其为一堵堵水的桥,建议拆除或改建,并提高桥面高差等。有相关专家出面解释:浮玉桥改建,并提高桥面,在大洪水面前,水断面不过是五十步与一百步之间而已,何济于事!浮玉桥也正因为低矮,可使大量洪水越桥而去,若把浮玉桥改建成一孔单桥,提高其与甲秀楼的水平高差度,则与甲秀楼河岸后面的翠微园的古朴风貌和造型大相有悖,也失去了贵阳城这一传统地标建筑整体美观度。而实际上,从甲秀楼建筑迄今的四百余年,贵阳城并没有因浮玉桥被洪水围困。同治九年(公元一八七0年)江西临川桂馥站在浮玉桥书写甲楼楼:“银汉浮空星过水,玉虹拖雨雁横秋。”大概意思就是如此浮玉桥连着甲秀楼,随着南明河水的微波轻轻颤动,真乃人间天堂之美景地,一直保存到今天,现代的夜晚漫步于南明桥上,远眺近观甲秀楼,伴着柔柔的河水,河两岸的霓虹灯、投射灯、LED灯条等,五光十色地勾勒出亭榭楼阁,变得更美。
在甲秀楼沿河的上方几百米,是贵阳城最中心的筑场广场。左广场,靠近河边的地势低凹处有一片苗歌飞扬的老竹林,是贵阳城中心,少数民族喜欢来唱歌的地方。
筑场广场,从建国算起已经变了三番模样。该广场始建是1968年,最早叫“春蕾广场”,后改名为“人民广场”,今天定名为“筑城广场”。几番变迁中,档次渐高,唯一不变的只是广场河畔边缘低凹处的这片老竹林,一直苗歌飞扬。
地势低凹处之地从风水、朝向、运势上看从来都不是上选之地,但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低凹,更具民间低层的烟火气和坚韧的生命力。不管你上方的大广场如何纵横捭阖,随时代潮流天翻地覆变幻模样,这片老竹林,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用地从建国至今,一直都是,也只苗人们在贵阳城里聚集唱苗歌的地方。在这中国城市的变迁史中,堪称奇迹!
茂盛的竹子、浓密的老槐树、还夹杂着数十颗苍老粗壮的皂角树……一群白鹭长年成群在上面栖息。每年、每月、每日,只要天气晴好,即使是阴天,包括下小雨,这里随时随地都传来苗歌那高亢嘹亮,豪迈奔放、明快的声调。有独唱、有对唱、还有宛如小曲般的自我哼唱。
最有趣的当属男女对唱时,不管男或女,偶尔对不上歌时,只需很淡定地偷偷扫描自己或对方穿着的苗族服装时,便能歌如泉涌呀,对唱如流,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有人就奇怪了,这些苗族服饰上有什么提示吗?是的,苗人们扫描的,便是苗族服装上那花饰如麻,如堆如砌的图案。这些图案,或花草藤蔓,鸟兽鱼虫;或圆形方块菱形三角;或半弧星点,直线曲纹……抽象如几何图形,又像牵连着远古如神秘的半弧月亮,卷纹白云……这上面有苗族人共有的“枫香树歌”、“开天辟地”、“十二个蛋”等等故事描在上面。苗歌正扎根在其上,于是万事万物都有来龙去脉。这样一追溯起来,则没有了穷尽,苗家飞歌便可以唱得无休无止,如痴如醉……
苗歌是苗族文化精粹的保留,也只唱给听得懂的人听。其实不管是贵阳本地人,还是外地人,在贵阳,如果偶尔能走进筑城广场南明河畔下方这片低凹处的老竹林,偶尔驻足,来看看或听听这片老竹林里飞扬的苗歌,你会猛然发觉最朴素的风光与人员景观,虽然夹杂三教九流,却活生生,洋溢着平民气息。让我们去倾听躲在城市中心这片老竹林角落飘来的苗家飞歌,让我们听懂一点,只需要听懂一点点,那也一定是心灵中最美的感受之一:荡涤灵魂。
在贵阳人灵魂里扎根的,还有本土历史上响当当的文武两状元,文状元名叫赵以炯。
幼年时赵以炯寄养在贵阳南明河畔的外公陈振家,由于外公家是书香门第,加之居住南明河甲秀楼旁的宿儒名贤聚集区,使赵以炯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文化的熏陶。后其父赵国澍因累建“功绩”,任贵阳属青岩团务总理。6岁的赵以炯从贵阳外公家来到贵阳青岩,就读于青岩书院。
青岩古镇,原为明代军事要塞。《明实录》有载:明初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朱元璋派30万大军远征滇黔,置贵州卫指挥使司,以控制川、滇、湘、桂驿道。因为青岩位于广西入贵阳门户的主驿道中段,于是在驿道上设置传递公文的“铺”和传递军情的“塘”,于双狮峰下驻军建屯,称“青岩屯”。演变成今天的青岩古镇。
作为军事要塞和所占的特殊地理位置,青岩古城楼多次修筑扩建,土城垣改为用方块巨石垒砌城墙,逶迤城墙上筑有敌楼、垛口、炮台,而且四周城墙均用巨石筑于悬崖上,现今青灰苍黑。
青岩当地的各户院落,围绕村子有城楼状的大门,村内小巷两侧是高大的石墙,具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寨前多良田,且水源充足;寨后紧靠青山,但村寨不修在山上;前面都有清澈的河水,但村寨不靠近岸边。这样的选址特点,既依山又不居山,清足了军屯“无事屯田,以资军实”,进可攻,退可守的实际需要;傍水而来居岸,又避免了贵州夏季多雨的洪涝灾害。
山好水好建筑好,从一个从明朝军营屯兵驻地发展起来的文化重镇,就有一个青岩书院。书院规模很大,结构为三进四合院梯形,布局雄伟,每栋房屋空间均在四米,采光良好、环境优美,确实是读书的环境,青岩的有钱人家便纷纷把儿子送到书院求学。赵以炯就读于青岩书院,他自幼就聪明好学,在书院发蒙于吴竹堂(登桂)先生。以后,又入贵阳贵山书院深造,在此间,赵以炯学识渐长,写出《何谓儒家之教》等心得,深得其师韦伯谦赞许。
光绪五年(1879年)赵以炯中乡试第十名,中已卯科举人。光绪十二年(1886年),赵以炯进京参加会试,题目为《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赵以炯和赵以煃兄弟二人同中丙午科进士,并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在殿试中赵以炯获一甲第一名,大魁天下,成为状元。为贵州前所未有,举国惊异。
今天的赵以炯故居,为两进四合院构成,坐南向北,占地约千余平方米。虽距今已有近三百年的历史,但保存非常完好。青瓦覆盖,木雕门窗,暗红中透出时间的久远。一、二进院有过堂隔开,过堂两侧门柱上挂有木刻对联,曰:“山川遗故宅,文史赐科名。”过厅右边两间室内挂着有关赵以炯轶事的图画,二进院的正堂内陈设着与赵以炯有关的物件:有他书写的扇面一幅,还有皇上颁布的诰示拓件一份,上有“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一名赵以炯”的字样,故居所在街道也早已更名为赵状元街。
青岩书院因为这位文状元赵以炯,在贵州文化和历史中的地位变得更加重要。赵以炯不仅是贵州,而且是云贵两省“以状元及第而夺魁天下”的第一人。从此,贵州人总算扬眉吐气,终于结束了明、清五百年来没有文状元的历史。
贵阳城大南门附近的曹状元街,就是按此街走出的贵阳城唯一的武状元曹维城的姓氏来命名的。
曹维城,从小居住地叫平仓口,就是平价调节当时粮价的官仓所在地。学文练武,良好的家庭环境及教育,让他从小就十分出众。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武进士第一,即武状元。中状元后曾在云南任副将职,有善政。曹状元武艺高强自不待言,尤其善使长剑及画戟,其虽是武状元,但并非人们想象中的武棒棒,他能武更能文,与黔中名士朱文、吴中蕃、潘德徵相交甚好,常有诗文酬唱。明末清初广顺州《曹状元头招饮,以诗见嘲,因和之以诗》,其诗开头即说:“我爱曹公子,风流多蕴藉。二十夺状头,三十称诗伯。”这说明记载下的史料均证明曹维城的诗已经写得很好。
曹维城中状元后,从云南任职,老年返回贵阳,依旧住在那条平仓口街道,平仓口因为有了曹维城在贵州的历史上一直声名赫赫。但在曹维城去世后的清朝中晚期,常平仓只是徒有虚名,常平不了粮价,而成为地方官员营私舞弊的工具。到了清末,常平仓的储食之功能渐渐失去,人们便干脆把平仓口改成了曹状元巷,而且是越叫越响。
今天的曹状元府遗址,其建筑在保留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基础上,还大胆融入了不少的欧洲建筑元素,这也体现了曹维城不同于其他状元的又一个性特点,就是大胆吸纳国外先进的文化。今天尽管现代城市建设的步伐日新月异,但有历史责任感的市委、市政府和城市规划管理者们,都在为保护古城建筑,如曹维城的这幢破落的老宅,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好事。
贵阳,还有编撰《康熙字典》的周渔璜,清朝的《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奉旨编纂的,贵州花溪人周渔璜名列二十七名篡修者之第三名,担当重任。
周渔璜,名周起渭,字渔璜,清康熙四年(公元1666年)巳时,生于贵阳府位于花溪高坡石门以西约十里处的骑龙寨。17岁中举,23岁取得贵州乡试第一名。30岁金榜题名,中三甲进士,以优异成绩被选入翰林院,后来晋升“赞善”、“待读学士”等职。他充当过皇宫内庭的“日讲起居注”官,其有《桐野先生集》存诗篇多精品,艺术价值很高。
康熙皇帝曾问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陈廷敬:当代诗人数谁?陈廷敬回答:要数周起渭(渔璜)和史宇义(蕉饮),陈廷敬康熙御前周渔璜为当时年轻诗人之翘楚,是谓“黔诗魁杰”。清代大诗人的袁枚《随园诗话》一书中,谈周渔璜《泛舟西湖夜半始归》诗里“直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是广寒宫”,赞为使人终身不忘的佳句。晚清西南大儒郑珍在瞻仰周渔璜的遗像后赞说:“诗当康熙,如日正中。起问汉大,惟渔璜公。桐埜一篇,眉山放翁。经纬宫商,继盛长通。”他认为周渔璜是继承盛览(长通)之后,堪与苏东坡(眉山)、陆游(放翁)媲美的诗人。
回望贵阳花溪走出来的周渔璜,不禁让人对花溪风景秀丽,地灵人灵,甲于黔中由衷地佩服。周渔璜横空出世后,承先启后地开启花溪文脉之渊源。更佳的是在周渔璜之后光绪十二年(1886年),前面所说的源于花溪文脉走出来的花溪青岩人赵以炯进京参加会试,在殿试中获一甲第一名,大魁天下,成为状元。
说起来,花溪在整个贵州的文化中大放异彩,流韵后世,涌现出周渔璜、赵以炯这些杰出的文化名人,也进一步让花溪文气福泽,今天这里是贵州各大学聚集,新兴大学城所在地,也是有历史依据的。
当然,贵阳历史的丰藏,人文的体会中,也缺少不了吃。贵阳的餐饮,最重要各种名小吃中,不能缺少的是:辣角
贵阳人称辣椒为辣角,当地就有民谣:“三天不吃辣,走路打蹿蹿;顿顿若有辣,日行一百三。”贵阳人不仅喜辣,还将辣角制作成风味独特,丰富多彩的辣品或作料,一年四季常食用。当然,这也源于当地石缝土的地域特色,让这里尽出辣角肉厚籽少,辣味香醇。正所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特殊的物产培养了贵阳人千百年来吃辣的习惯。
胡辣角讲究现吃现搓,追求的是一个“香”字。做法是将干的红辣角放在炉盘上烘干烤脆,再用手搓成辣角面,加上适量葱花、芫荽,用少量清汤稀释一下即可。开春了,大白菜起苔,折耳根吐芽,芫荽冒尖了……老贵阳人家的饭桌常常是这样布置的:煮一锅素白菜苔,拌一盘芫荽苦蒜折耳根,蒸一碗腊肉香肠血豆腐,不过,最中央摆的一定是一碗胡辣角水,亮绿清甜的白菜苔,鲜辣脆嫩的折耳根,油润浸香的腊肉血豆腐,统统拌上胡辣角水,然后再吃进嘴里。这样的组合,看上去简单又清爽,却给人的味觉提供了一种丰富而奇妙的享受,细细品尝便能吃出独特的贵阳地域饮食文化了。
糍粑辣角讲究的是现吃现舂:先将干燥的红辣角用温水洗净,稍泡软,加适量生姜,蒜瓣入擂钵舂绒,姜蒜加上辣角本身的辣味,辣上加辣。贵阳人过节时,大鱼大肉里必须加有糍粑辣角,而这糍粑辣角加入鸡鸭鱼肉里颇为讲究,多一分则多,少一分则少,这些技巧在一些大厨师手里堪称秘诀。记得小时候,每逢过节我便围在灶炉边看着大人用糍粑辣角干炒鸡,鸡肉颜色开始微微变红变焦,那种香辣的脆嫩感仿佛就要融入了口中,香味扑鼻。而吃进口里的糍粑辣角干炒鸡,韧而不坚,软而不粘,一口咬下去,鸡肉本身的自然鲜味混杂着可口的辣,丝丝渗入口中,回味无穷。
油辣角则是先坐锅上火,倒生菜油烧至熟,放少许花椒,炸至花椒变色出香味即可用漏勺捞出。再将放入锅中文火熬制,直到辣角水汽炼干,油色红亮,浓厚的辣香味扑鼻,再放入适量肉沫,切成碎粒的豆豉粑,熬至肉,豆豉粑透出浓香,便可起锅。趁热,放入切成碎末的苦蒜果,拌匀,即可装碗。趁热倒入适量黄豆酱油,勾点味精,滴几滴芝麻油,什么上香葱花,才算大功告成可以上桌了。油辣角除了当蘸水,更是贵阳人早餐吃粉、吃面必放的调味剂,如果说当地人吃粉吃面不放油辣角,那是一件相当奇怪的事情。而聪明的贵阳人,比如老干妈的创始人陶华碧,就是靠油辣角发家的。早年的陶华碧在贵阳的油榨街街边摆摊卖凉粉,生意很好。一开始她没有意识到油辣角烹制得捍的原因。直到有一天,她生病没上街卖凉粉,人们拥到她家,专门要买她炼制的油辣角,她才意识到自己赚钱的王牌就是在那油辣角上。从此以后,她建立了自己的油辣角工厂,如今已经风靡世界。
成熟的青辣角,在贵阳也被制成一道叫做辣角蕃茄拌茄子的名菜。其做法是将用细长厚实辣味重的青辣角和茄子、蕃茄放在炉火上把外表烧糊,把烧糊层清掉,再剥开正冒着热气烧熟的内芯,放成一盘,再配以姜米、蒜泥、苦蒜末、葱花、放盐、味精搅拌均匀,就是一盘辣香可口开味大菜。至于青辣角熟透变红后,加花椒、大姜等,然后放在钵里腌泡的糟辣角,特别适合冬天享受。时令冬天,贵阳人就像约定俗成般,家家户户开始把放在罐子里腌制的糟辣角取出来,为了冬季的美食——糟辣角火锅作准备了。大冷的冬季,贵阳人只要围着火炉,把肉片、鱼块、白菜、豆腐、粉丝放在糟辣角锅底汤里烫火锅,那又是另一番暖融融的境界了。
至于风靡贵阳本地的丝娃娃、肠旺面、花溪牛肉粉等等美味小吃,不管外在的形象多么靓丽光彩,最重要的角色都是鲜红的辣角,除了增添色彩,更令人食欲大增。这些香辣爽口的贵阳美食,有滋有味,吃过一次就让人无法忘怀。而作为生于斯长于斯的贵阳人,无论走到哪里,最不舍的就是贵阳这已经融入骨髓里丰富多彩的辣角呀!
贵阳丰富多彩的“辣”,也是贵阳人对自己本土文化和饮食的珍爱。因为传承,让这里的人更幸福和对这片土地永不褪切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