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欣赏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浅谈《红楼梦》“笑”的艺术魅力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361次    字数:4664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脸部是人类感情的晴雨表。恰当运用描写手法,给人真实感,人物形象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笑问客从何处来”,采用一“笑”一“问”的神态、语言描写,生动地再现游走异乡终归故里的游子却不被人识的凄凉境遇。透过诗文神态描写,可以抓到很多有效信息,如人物的身份、地位、心理等,刻画出人物性格特征,反映出精神品质等。一颦一蹙等表情神情是探求作品深层意蕴的完胜法宝,同样对研读《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制,更是不可或缺。

  作为一个心理学名词,“微表情”可以反映出一个人内心的流露与掩饰。而这个过程最短可持续1/25秒,虽然一个下意识的表情可能只持续一瞬间,但这是凡人的特性,很容易暴露情绪。笑是其中比较典型的“微表情”。在人生的长河中,微笑是我们欣赏到的最美的风景。笑对人生,微笑人间,情注生活,我们的意义和价值便在其中了,我们的乐趣便是为笑而笑。李白的“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白居易的“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晏殊的“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这些笑是心闲、百媚、胜利,但有时笑也是一种无奈,戴叔伦的“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为何笑的意义又如此不同呢?这跟人物的自身境遇等因素有着很大的关系。当面部在做某个表情时,这些持续时间极短的表情会突然一闪而过,而且有时表达相反的情绪。神态描写可以反映人物的命运,透视时代印记。周幽王为博取宠妃褒姒一笑,而烽火戏诸侯,失却诚信于各诸侯,导致国灭身亡的恶果;孟子劝谏好战的梁惠王,切忌五十步笑百步,则养生丧死无憾,黎民不饥不寒,王道至而行远……有认真研读过鲁迅的小说,不禁发问那样悲惨的社会,他为什么会写到笑呢?一探究竟后发现,这笑背后的意义深重,大多是麻木、愚昧的,抑或无奈、可悲的,表面是描写神态,内中彰显的是对国家、民族的爱憎感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这样的笑,在曹翁笔下更是比比皆是,其中有几次意味深长的笑容值得玩味,狡黠笑的王熙凤、诙谐笑的刘姥姥、骨耿笑的晴雯……笑中无不饱含辛酸,句句含情,字字泣血,不忍卒读。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一看王熙凤狡黠的笑

  “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说的就是贾府少辈领导者的代表,贾府上下的总管家--王熙凤,其人能力如何?能治理宁国府,为迎元春省亲主持筹备兴建大观园;能协理荣国府,不失理智,不遗余力。不但在贾府上下如鱼得水,而且上能通“天”,捞取钱财,替人买通官司,制造一起起冤案;下能锄“奸”,一再设计暗害单相思于她的贾瑞,难怪“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落得个“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下场。

  一起来看《红楼梦》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王熙凤的出场:

  一语未了,只听得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环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凤辣子”出场气场十足,来得晚,来得霸气,她敢于如此,能在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大笑,哗众取宠的资本,在于其善于阿谏奉承而博得贾府的“老祖宗”贾母及王夫人的欢心。进门后细细打量黛玉,又送至贾母身边,仍“笑道”不免一番夸赞为“嫡亲的孙女”,巧妙做到一石三鸟,一者黛玉听得高兴,二者贾母听得欢心,苗红根正,三者三春听得舒畅。粉面含春威不露,威严与城府、虚伪与狡诈,不言而喻,正在其笑容掩盖下不断地发酵发展发挥着。

  凤辣子一至,贾母方笑又“打诨”,足见其地位了得,“迟到”环节,作者透过林黛玉的视角给万千留下深刻的印象,客观而有力的和盘托出王熙凤的形象,正侧面的描写,将其地位显露无疑。她既而又道姑妈去世,可怜妹妹命苦,便用帕拭泪,当贾母笑道“快再休提前话。”她听了,忙转悲为喜,悲喜转换无缝衔接,自是表演技术高超,两面三刀的本性可见一斑。

  而后又见“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含蓄文字结束有不尽之意。侧面肯定王熙凤的办事能力,也是对娘家人的认可,眼光独到。不可否认,王熙凤并非一无是处,对待刘姥姥就是个特例,第一次相见就相助,算是结得善缘吧。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二看刘姥姥诙谐的笑

  刘姥姥是普通村妇的代表,没见过世面,却几次进出贾家,似乎与这个大家庭格格不入,却历经贾家兴衰,成为名副其实的见证人,彰显出下层人民的纯朴憨拙。唯有她,见证王熙凤那内心一抹仅存的良善,故而得以其女儿巧姐被救,以此又反衬出贾家亲族亲人落井下石的冷漠可鄙。

  庄户人进大观园,东摸西看,误打误撞,还能跟镜子周旋,甚至感到惊奇害怕,环境的奢华非但没有艳羡,反而慨叹他们竟然如此浪费,又思虑生计等问题。姜还是老的辣,她懂得从实际出发,朴实为人,诚实做事。积极进取,乐观面对,放得下颜面,求得了生存。“舍着我这副老脸去碰一碰。果然有些好处,大家都有益;便是没银子来,我也到那公府侯门见一见世面,也不枉我一生。”

  来看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自己却鼓着腮不语”,愣愣的情态,强化引人发笑的效果。刘姥姥的笑话和情态,奠定了众人大笑的基础,“众人先是发怔”一“静”,大家尚未反应过来,这一笔很切实,新鲜有趣,但囿于城乡差异问题,再写众人大笑这一“动”态场面,合乎情理。

  庄户身份的她,对新奇东西所引出来的状态,流露的每一句言词,并无矫揉做作,属于真情流露。故而刘姥姥的形象呈现俗得可爱,闹得有趣的一面。

  “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来”,此处采用面的描写,顾及全局群体形象,体现广度,总领下文,铺垫出愉悦的情感氛围。以下切入点的描写,突出重点人物形象,体现深度,因个人身份、地位、气质、个性不同而笑态各异。前后形成点面结合,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地反映众人笑时的形象状态,充分抒发欢畅的感情。

  先看主人的表现,打破常规。史湘云笑得喷饭,正是其性格豪爽的彰显。林黛玉体质较弱,才有“笑岔了气”,伏在桌子上“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一个“滚”字,他的身份、地位可谓活灵活现,最深得贾母的宠溺、娇惯,贾母才“笑得搂着宝玉叫‘心肝’”。而王夫人只笑不语,“用手指着凤姐儿”,看破并不点破。“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平素娇矜的三春也一反常态。

  再看仆人的表现,谨守本分。“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其中“躲”“蹲”,表现得中规中矩,非常切合奴仆的身份、地位。偶尔作为看客“忍着”情感,还不忘本职,伺候主人。

  贾母见她如此有趣,吃得又香甜,把自己的也端过来与她吃。

  贾母从来没觉得这些菜有多好吃,这是经历人生的酸甜苦辣以后,最后方知平平淡淡才是真。贾母、刘姥姥这两位不同经历的老者,由此心灵距离又拉近了一步。开始刘姥姥有些战战兢兢;而后刘姥姥就属于本色出场,“花儿落了结个大倭瓜”等脱口而出,乡土气息浓郁。

  人情之练达,世事之洞明。刘姥姥出身低微,在贾府众人面前,她是无知的乡下人,但是当凤姐和鸳鸯在贾母走后向她表示歉意时,她说“咱们哄着老太太开个心儿,可有什么恼的!你先嘱咐我,我就明白了,不过大家取个笑儿。”这说明刘姥姥是豁达的,懂得与人相处的智慧,也可以说是生存哲学,从此凤姐和鸳鸯对其刮目相看,她走时得其钱物赞助。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三看晴雯骨耿的笑

  “霁月难逢,彩云易散,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惹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晴雯聪明智慧高傲泼辣,深得宝玉的重用。在怡红院的大丫鬟中,宝玉尊重袭人、信任麝月、喜爱晴雯。凡是他和黛玉的事,都是差遣晴雯去办理,如宝玉病中惦念黛玉,差晴雯偷偷给黛玉送旧手帕,信任之至。

  印象深刻的有两幕,夜雀补裘、撕扇博一笑。晴雯重病在身,只能“补两针,又看看;织补两针,又端详端详。无奈头晕眼黑,气喘神虚,补不上三五针,伏在枕上歇一会儿”,但仍然坚持,心地善良、敢作敢当,同情赞美不在话下。出水芙蓉,一尘不染者。“当着抄捡的人群,你便怒冲冲地把箱子掀开‘往地上一倒’,何尝畏惧这是上方的旨意?晴雯,睛雯,难怪作者多么赞美你,称你是‘俏丫环’、‘灵巧’人,又是‘勇晴雯’!”

  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先说,宝玉回到房,袭人不在,晴雯服侍其更衣,无意跌坏了其扇子,当天由于别的原因,就责怪晴雯几句,一时间晴雯感到自尊心受到伤害,就跟宝玉和闻讯赶来的袭人大吵了一架,把宝玉“气得浑身乱颤”,而宝玉赴宴后,又主动求和。

  宝玉笑道:“你爱打就打,这些东西原不过是借人所用,你爱这样,我爱那样,各自性情不同。比如那扇子原是扇的,你要撕着玩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他出气。就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别在生气时拿他出气。这就是爱物了。”晴雯听了,笑道:“既这么说,你就拿了扇子来我撕。我最喜欢撕的。”宝玉听了,便笑着递与他。晴雯果然接过来,嗤的一声,撕了两半,接着嗤嗤又听几声。宝玉在旁笑着说:“响得好,再撕响些!”正说着,只见麝月走过来,笑道:“少作些孽罢。”宝玉赶上来,一把将他手里的扇子也夺了递与晴雯。晴雯接了,也撕了几半子,二人都大笑。宝玉笑道:“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

  他们两人斗嘴怄气,但又互相体会理解,是直率单纯的表现,吵架后还不记仇。贾宝玉不喜袭人等都很听话,表现出奴颜婢膝的一面,尤其袭人那被王夫人默许的“妾”,此等世俗难入宝玉法眼,只有晴雯才是精神上的知己,自然要多些爱惜呵护。撕扇子息事宁人,“一笑泯恩仇”,化干戈为玉帛。此时晴雯的笑,这是发自肺腑的诚挚情感的外化,淳朴灿烂、美好幸福。晴雯是一朵带刺的玫瑰,漂亮的外表下,清高不媚俗,有平等观念,袭人就曾笑宝玉“每天不挨她两句硬话衬你,是再也过不去的”。不以封建社会的主仆关系束缚思想,她亦是具有反抗性,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与反抗性最强的两位宝玉与黛玉,一起携手,建立如此深厚的革命情谊。故而撕扇这一暂时的笑,最后却蕴藏着无尽悲,为与后文形成鲜明的对比埋下伏笔。因为她风流灵巧、卓尔不群而招致不幸,终含冤而殁,《芙蓉女儿诔》便是最好的明证。

  《红楼梦》表面上描写“笑”,从艺术表现上讲,“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人物笑得越是快乐,后文越发可见其含泪流血的人生、可悲可叹的性格,由此更加强化小说整体的悲剧效果,可谓“倍增其哀乐”。

  【个人简介】

  沙鸥,原名孙春梅,黑龙江省高中语文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新课标语文课题组成员、新课标读书会会员,中国作家网会员、世界诗歌网会员、中诗网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诗歌中国蓝冠诗人、金榜头条签约作家诗人,《中国人民诗刊》-【中国人民诗社】在线诗人,金榜头条认证编辑、“常春藤文学芳苑”主编、“雪藻兰襟满江红”文学社词稿审稿编辑兼平台制作。在全国2021第二届《诗圣杯》诗词网络大赛中荣获优秀奖,并入编“书香天地诗画院”人才库。原创作品散文《特别的日子记录特别的你》在金榜头条“文化艺术领军人物”作品展播中荣获“金奖”,被授予“中华杰出人物•优秀诗人”荣誉称号。喜爱读书,热爱写作,作品散见于各报刊及网络公众平台。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魅力 艺术 红楼梦 古今 沙鸥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美文欣赏

查看更多美文欣赏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