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披朝霞送走夕阳,肩扛铁镐战斗在铁道上。别看我们是个养路的黑小伙,脸又黑,膀又阔,偏偏还爱唱支歌,什么歌?养路歌,钢轨枕木石碴道钉和捣镐,歌不离养路呀养路不离歌,我像道钉呀道钉像我,都为安全放光热。
这些年,没有人知道,因为心中有梦,我依旧选择勇往直前,努力地追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负重前行,永远保持一颗年轻的心。
打开追梦之窗,我发现,太阳,依旧每天会升起,曙光仍在。感恩父母,抚养我们成长;感恩爱人,在那些一地鸡毛的岁月里,不计较得失,不离不弃地陪伴;感恩朋友,人生得一知己,如一面镜子,照亮别人的同时也闪烁自己。
自从1975年,通往毛主席家乡的幸福的路湘黔线通车运营,我的父辈来到贵州苗岭侗乡,从家乡把根伸向了一个个小站,挥洒了青春,赢得了一番不经数的平凡业。吸吮着生存的新养分,于是,根的拓展,托起了新的人生,伴着我成就了新的理想。
特别是从事文字工作多年,我也知道我走的是一条艰苦的奋斗的道路。不像从事业务技术工作,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出成绩。
我清楚地知道,我干得并不轻松,上班时间不必说,“八小时之外”加班加点乃家常便饭。在这样的条件下,能够坚持下来,是需要一些吃苦和牺牲精神的,这对于我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份工作,如何使用好“双休日”等日益增多的休闲时光,使自己过得充实,过得健康、过得更有价值。
春华秋实42载的磨砺,我把记忆烙在钢轨上,渐渐的有了收获,很多人习惯称呼我为“一支笔”,我也很享受这种称呼,也很享受自己辛苦能被别人所承认,所赞赏。其实,在风光和艳羡的背后,只有自己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记得多少个夜晚,当万家灯火、阖家团圆的时候,我一个人还在挑灯夜战,对着电脑,苦思冥想,激扬文字。多少个休息日、节假日,自己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写作方面的知识。由此,我也在单位小有了名气,自己也觉得有了一定的成就感。但是,成绩的背后,有时也觉得愧对家人。我一直感觉到,尽管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也珍惜自己的岗位,尽管有时也觉得自己这么拼命、这么多的牺牲是否值得。可是有那么多的人的赏识和称赞,我不由得暗暗下决心,努力的好好干下去。
当思想的火花跳跃的时候;当创作的灵感迸发的时候,我已经习惯在小我世界寻找快乐。或奋笔疾书;或敲打键盘。一页一页,任思想放歌;一字一句,看文字跳舞。那一篇篇消息、通讯、散文变成袅袅音符轻舞飞扬。而一笔一画,如一点一滴,不舍其小,汇成汪洋,惠泽我那渴望进取的心。
基于感动,源于责任,始于创作。小我世界囊括了人间的真爱、大爱、挚爱,不仅让我欣慰,更催我奋进。激情过后,收获更多;心弦微颤,真情涌动。它宛如大山深处汨汨流淌的那一汪清泉,年复一年,滋润着我的心田。可谓:笔下小站风雨画,足底铁路改革潮。
叱咤风云的豪情原本虚假,闪电雷鸣的激烈实在是故作的惊人;在这片属于自己的世界里,容不得欺人与自欺把真诚玷污。如果这块净土只容纳空旷,孤独、寂寞就会在这里寻找失落;这片世界之所以小,是因为拥有它自己独具的风采。
思想的色彩全靠自己点染,以人生的丰富编制心中的花环。属于自己的不必如时装需要展示,属于自己的也不当是把美酒独酌。在小我世界修补人世的伤痕,在自己热爱的这块净土上吮吸心中流淌的热血;倾泻的不是对别人的发泄,鞭挞的也不是对世俗的恩怨。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把自己对父母、妻儿、兄弟姐妹的爱用散文渲染了个淋漓尽致;对身边可亲可信的工友用新闻给宣传了个淋漓尽致;对生活中的丑恶现象用言论一针见血驳了个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