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读《曾国藩还活着》品曾氏的家教思想

作者:野菊梦   发表于:
浏览:160次    字数:381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读《曾国藩还活着》品曾氏的家教思想

  我在书柜里,找到了由王光老先生著作的民间故事《曾国藩还活着》这本书,坐下来,戴上老花眼镜,一页一页地翻起来,不知不觉,我的心完全融入到了这本关于曾国藩传说的故事里。

  在书中《“富厚堂” 的由来》上得知:“另一建筑,是院内北面山坡上攀沿而上的一栋别墅,叫曾氏家学馆,馆体成一字形,龙角爪檐,平房结构,下面濒临连漪湖畔的白石挤和赏月亭,花草树木奇特,风景美丽,清雅幽然,是为少年学子攻读诗文的好地方。曾国藩极讲究家学,家教,常聘请名儒于家,尊师重道,主持授业解惑。”从这入手,曾国藩是一位讲究重视家教的。他深知家族要兴旺发达,要长盛不衰的道理。“……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不恃一二人之骤发,而恃大众之维持。” “知其不可而为之”出自孔子的《论语》,它是儒家思想的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永不服输的进取精神,一种为人处世的至高境界,成为曾氏应对变幻莫测的社会人生,复杂诡异的宦海官场的至理箴言,也是他进行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

  书中又写道:“曾府家的子女,四五岁便开始发蒙,女的读至十几二十岁,除绣花针织以外,直到出阁之前,总以学业为重,男的一般在家学馆攻书至十四五岁左右,再送外边其他书院进修,直到考成功名。所以曾家共达一万多平方米的宰相府,书楼、家学馆总共占去上5千平方米,几近半数,是国内民房中,风格独具的一所。”可见曾国藩之宽宏的心理。“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曾国藩的博学源于他毕生坚持不懈的读书习惯。他自幼励志学习,广泛阅读,且勤作笔记,数十年如一日,不辍书卷。读书是他每日必作的功课,他博览群书,源源不断地汲取传统文化精粹,善于思考,治学数十载,建构了他独特的人文思想体系,兼收并蓄传统文化精粹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之源,就这样,他丝毫不放松对子女、对家人从小的基础教育。

  曾国藩处在清朝末年,他既是湘军统帅,又是朝庭重臣。在近代史上,他是一位很有影响又颇有争议的人物。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可谓一代鸿儒。其开创的独特的家庭教育模式,更为后世效法,行之有效,传颂百年。纵观曾国藩的一生,他实现了儒家所倡的修身、立德、立言的事业,“中华千古第一完人。”并得到了毛泽东主席说的“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的赞赏,还有敌对的蒋介石也说:“平生只服曾文正公。”他们同样肯定了曾国藩,虽属溢美之辞,但真正能够做到如他这样的确实寥若星辰,因他是用中国传统文化持家教子的楷模,足见曾氏影响之大。

  民间文学家王光在他书中所写的是一个个故事中的曾国藩,又是一个在群众中活着的曾国藩,把一个离世一百多年的曾国藩写活了。曾国藩为人子,能使父母欣慰;为人兄,能悉心关照弟妹;为人父,能做儿女的楷模。他着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曾氏家族代代有英才,他确是中国传统文化人格精神的典范。在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中,虽然忠于封建王朝,但他很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我们从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上去认识,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曾文正公家书》中,“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体现了他至深至高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他运用了由其祖父曾玉屏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治家之法,为“八字” 为:“考,即诚修祭祀祖先;宝,即善待亲族邻里;早,即每天早起;扫,即打扫屋室、院落;书,即要多读书,刻苦读书做学问;蔬,即要自己种菜;鱼,即养鱼;猪,即养猪。”就是这样的,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之中,曾国藩既是父亲又是朋友,既是经师又是人师。他赢得了尊敬和爱戴,他的孩子们把他视为自己的人生偶像和坐标。曾国藩虽然封侯拜了相,可死后只却留给子孙后代的是一楼富厚的藏书、一道著名的遗嘱:“一曰慎独则心安; 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此四条为余数十年人世之得,汝兄弟记之行之,并传之于子子孙孙。则余曾家可长盛不衰,代有人才。”

  如何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建立良好的家风,重视家庭教育,书中也描写得有声有色,无论从《孔子家语》到《颜氏家训》,再到《朱子家训》、无不体现家风的重要,《曾国藩还活着》中的一个个故事,同样也体现出曾国藩优良的家风家教,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父母的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曾国藩的家风简单地说就是这个家庭多年构成的为人处世的风尚,或叫家规、家风、精神、品格等,构建良好的家风最重要的是思想、观念、态度、行动的认识和体现。在家书中,曾国藩写道:“居家之道,惟崇俭可以长久。”他要求妻儿和媳妇每日纺纱、做鞋,新媳妇进门无论出身如何均须下厨和做家务;他要求家人不得借侯府之家摆阔气,“后辈子侄出门宜常走路,不可动用舆马”。曾国藩终其一生明道京师经世、宁静致远,君子为学、厚德载物。他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以简养俭、以廉明志,他以自己立德、立功、立言的实践,赢得后世“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美誉。他的《家书》堪称中国近代家教范本、中华优秀家风的结晶。正是靠这种优良严谨的家风,使曾国藩的家庭教育大为成功,其子女后代一个个牢记父训,勤奋好学、廉洁处世,成为有益于国家民族的有用之才,更是我们学习的样板。

  当今社会,重提家风,践行家教,能够净化社会风气和净化人心。我们身上流淌着祖先的血脉,承载着祖先的的基因,曾国藩就看到了这一点,他极力要传承着祖先的德行,脚踏实地、诚实做人。正如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于发挥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合力作用提出了明确要求,提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 ,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品质和廉洁操守,与近年来国家多次强调的重视家庭、家风、家教建设相一致,在今天,如何更好地培育良好的家风家教,应该特别注意从重视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和转化。应把曾氏家风家教看成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和发掘,在全国逐步建立起曾氏家风家教的文化研究体系。

  我不能不佩服这样一位活跃在娄星区画坛上的彭建盛老师,他带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深感国家复兴着重文化教育,以勇敢的探索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因而倡导开办了娄底积善书画家研究院教学课堂。2020年11月19日,第一场享有盛誉的家教课在蛇形山洪福村隆重开课,即开展从举办“曾国藩故里行''的系列活动,吟诗作画摄影,以亲临其境来感受“曾国藩家教思想''的独特魅力,用书画的方式把蛇形山镇打造成广大青少年励志奋发图强与知书达理的家教修学之旅第一品牌。这也是彭建盛老师热爱家乡呕心,以“读天下书,绘家乡画,行天下路,做天下事”为办院口号,秉承“一专多能,书画满园”的办院理念。

  一天上午,我慕名随蛇形山镇宣传部匡主任来到洪福村,拜望从县职业中学退休在家的彭建盛老师,就在彭老师居住的这栋红砖楼房里,从微笑与茶香中,我们找到了共同的志趣。彭老师是个不多说话的人,但从他满墙的字画来看,他的花鸟画,多是墨色淋漓的大写意,他将画面的厚重,气势以及笔墨趣味拿捏得恰到好处,重、笔重、墨重彩既有传统又有时代感,形成了自己鲜明的风格。其画从细处见真,刚处见柔,拙处见秀,刚柔相济,拙秀相融,他就是利用在曾国藩故土这个地方,把整个曾氏良好的家风、家教融入到每一幅画的血脉中,不断地规范做人做事的思维和方法,并充分利用曾氏的家教典范,支撑着娄底积善书画家研究院的进步与发展,他们从阅读一本《曾国藩家书》入手,编辑绘画出《曾国藩的一家》、《富厚堂的故事》、《蛇形山的青山绿水》等乡土画卷,更全面系统地了解认识曾国藩家风家教的现实意义。

  次日,我又见到了彭建盛老师,我问他办院的初衷,他面带笑容,蛮有自信地回答了我:“有人问我,你为什么要创办娄底积善书画家研究院,我回答,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当下兴起的的曾国藩学习热潮。曾国藩作为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承接孔子、孟子、朱熹等多位儒家大师的思想,非常有借鉴作用,有学习的价值。曾国藩的教育理念、家教思想,实用性很强,他的家族传承到现在已经八代,代代人才辈出。第二个原因,我本身是曾国藩故里人,曾国藩文化几十年前就深深地影响着我,于是我联系四方朋友,加上家乡领导的支持,开办了这所娄底积善书画家研究院” 。在现阶段中,社会上滋生了一种畸形的思想观念,对中华传统的精神文明冲击很大,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健康发展起到负面的作用。彭建盛老师看到了这个局面,从而让他更坚定地确立了这一办院的目标,他就有种不怕歪的斗志,他探寻国画、国学与曾氏传统家教之间的内在关联,努力推广曾国藩家教、家风的优良传统,从绘画中更加突出曾国藩家风、家教的内涵。

  当我从背包里拿出这本破旧的《曾国藩还活着》书,有人笑了,他们指着办公室柜子里装得满满的有关曾国藩的书籍,是的,这本民间故事是乎不太耀眼,可这本书在我心里却是一本实实在在的教科书,我记住了:曾氏家风的传承是以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为前提,给力社会风尚的开展;给力伟大的“中国梦、我的梦”的实现;给力曾国藩家教思想,这也是这本《曾国藩还活着》的书给我的启示。

  2022.12.14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思想 家教 曾氏 读后感 曾国藩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高中作文

查看更多高中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