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
在网上听讲座有感
退休之前听专家讲座是获取新知识的重要途径,专家讲座高屋建瓴开阔视野,因此不忍放过任何专家教授讲课的机会。最初是到学校听专家讲课,后来是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还有各级党政机关请专家到机关讲课。前者叫“走出去”,后者叫“请进来”。无论“走出去”还是“请进来”我们都受益匪浅。退休了单位组织的讲座听不成了,但是听讲座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经常在网上搜罗一些专家教授的讲座听一听。
网上的讲座一开始是免费的,还可以下载。最早听的是叶曼《道德经》的讲座,洋洋一百多集,每集半个小时,逐一下载之后听。后来讲座变短了,十多分钟一集,还有广告。慢慢的吸引人多一点的讲座实行会员制,要掏会费的。有的讲座一开始不收费,听了几集之后开始要钱了,美其名曰知识是有价的。
网络时代在网上把知识作为商品销售最早的也是最成功的无疑是罗振宇,先是在《喜马拉雅》单枪匹马地闯出一片天地,积攒下大批粉丝之后,自己创建了《得到》平台,聚居的一大批学者,栏目几乎涵盖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你想听哪方面的讲座,在这个平台都可以找到。网络改变了知识的传播方式,加快了传播速度,提高了传播广度。
这几天在网上看到两位经济学教授的讲座很受启发,两位教授站在学术前沿,回答了很多世界经济学的现实问题,观点新颖网上好评如潮。一位教授关于美元霸权、经济全球化、中美贸易争端有独到的见解,听了之后令人耳目一新。另一位教授更是了得,横跨政界、学界、商界风生水起,近年来又创建一个新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引起经济学界的震动,无疑两位是目前中国经济学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对两位教授的学术观点,以我的知识水平没有资格进行评价,只是对他们在网上的操作感到好奇。
两位教授我都是在“哔哩哔哩网”里见到的,他们在网站里有自己的专页,后来我发现在抖音、博客上都有自己的粉丝群。他们像网红一样要求粉丝“关注”、“点赞”、“打赏”……更新奇的是他们的讲座不但收费,而且分阶段收费。讲座一般都是二十集左右,每集二十多分钟。但是你花钱不能看完讲座的全部,他们总是留下最后几集另行收费,而且价格高出好几倍。按照教授的说法是按质论价,因为最后几集是讲结论、实战操作,是“干货”,价格肯定要高些。
这些现代社会司空见惯无可厚非的事情本不该议论,但我是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总还是有一些别扭。我们那个年代讲究奉献,特别是老知识分子更加“清高”些,洁身自好些,离“铜臭气”远一些。我记得当时老教授们有一句话特别感动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字空”,这绝不是自我标榜,是老学究们心灵的的写照。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新中国经济学界的领军人物是孙冶方、顾准,这一代人治学严谨,开创了中国经济学的先河,可惜正值文化大革命极左思潮压力下,他们的研究成果不被重视。后来他们的同事骆耕漠、吴敬琏、厉以宁成为中国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他们极少到社会上讲课,偶尔作经济学方面的报告,能听到报告的需要一定的地位和身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学界空前繁荣,涌现出大量的知名学者,他们除了作报告、开讲座之外还上《专家访谈》等电视节目,经济学家逐渐走进大众的视野,更加亲民了。
我们正处在百年之大变局的时代,社会变化之快令人目不暇接,专家学者以网红带货的方式传播经济学知识,是经济学的进步还是经济学的无奈?提出这一问题无疑是一种传统的思维方式。无论是进步还是无奈,都是数字时代的产物,是历史的潮流。每种知识的传播都离不开网络,在网络上离不开平台,平台离不开网红教授,网红教授离不开团队……在网络上拼的是“粉丝”、点击率。从某种意义上讲网红教授也是一种“网上带货”,不过他的“货”是“知识产品”,知识产品、物质产品都是可以换回硬通货的,那么这种产品是不是也讲价值规律?也讲供求关系?也讲消费者偏好?那么这些考量和经济学本身要揭示的经济规律是什么关系?我一时间想不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