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流亭村名由来说法有二:一是该村为刘氏所建,以人名刘亭取之,后演化为流亭。村落形成于汉朝。秦汉时,设乡以下行政机构为"亭",《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初时地无确名,遂以行政机构名称冠以亭长姓氏作地名,是时,亭长姓刘,称"刘亭",后演化为"流亭"。清乾隆版,同治版《即墨县志》"七乡村庄图"均标注"刘亭"、"流亭"在很长时间里曾混杂互用。
二是建村时河岸有百斋庵庙,庙前有亭,亭下有流水,故曰流亭。
东西流亭村有二十多个姓氏,皆为汉族,以周姓为主,以胡姓为多,次之宋姓、王姓等。据周氏家谱记载:周氏祖居云南乌撒卫,明朝永乐年间迁徙,周一世祖周百乐夫妇携二子于邑南(即墨城南)卜居流亭。据刘氏祖谱记载:其祖居亦云为乌撒卫,明朝永乐年间(公元1403-1425)始祖北迁至掖县(今莱州市),逐步迁徙邑南卜居流亭至今。
到了明代,从云南乌撒卫迁徙到古代即墨县的周姓先人就在北斋庵附近定居,并在明代景泰年间重修了这座古庙,当时因庵前有亭,亭下流水,所以庙宇所在村子就以“流亭”为名,这也是如今流亭街道名称的来历。
每逢农历二月十九和十月十九,白沙河畔都会热闹非凡,持续3天的流亭千手佛山会已经成为几代流亭人的记忆。据考证千手佛庙山会和北斋庵有关,这座古刹位于东流亭村南、白沙河北岸高埠上,建于唐朝。
北斋庵规模最大时占地30余亩,房屋60多间,遗憾的是大部分有价值的标志性建筑都不复存在了。北斋庵原为正殿三间,有钟楼鼓楼左右矗立。其中正殿三间,歇山飞檐,朱漆廊柱,镂空挂落,林木包裹高埠,龙脊直插天外,钟楼鼓楼左右矗立,五层石塔遥接云端,雄壮宏丽。另有厢庑僧寮60多间;庵东崖下荷花池水面20余亩,蒲苇青青,荷花婷婷;山门立于正南柳溪岸边,雕花石桥跨溪而过。庙宇占地30余亩,周边地产数百亩。
北斋庵位于东流亭村南、白沙河北岸高埠上,又俗称菩萨庙、千手佛庵、1935年更名古观音寺。据了解,千手观音木雕坐像总高约2.5米,连同底座其高直冲屋脊。佛像有手臂48支,每只手中握有一件法器,其中两手上举于头顶,捧一尊小佛像。整座佛像端庄安然,面庞丰腴,双耳垂肩,慧目微翻,俯视众生,仪威摄人。千手佛庙由此而来。
明永乐至景泰年间,流亭周氏三世祖周洪开始着手重修北斋庵,随后四世周文崇、五世周选继续修缮,增建五层石塔一座,立碑颂功德,庙貌恢复,香火旺盛。
清末以后,寺庙变得更加颓败,后又接连遭遇战火。1938年日军驻扎庵内,把石塔连同残垣推倒建为碉堡;一座始建于明代,1938年北宅庵附近的树木被砍伐殆尽,上世纪60年代后期,明代石塔也被推倒。由于历史原因,古刹——“千手佛庙”现已荡然无存。
从明代那次重修之后,北斋庵就成为崂山地区香火较为旺盛的庙宇之一,可到了日德青岛战争期间,日军占领了流亭,将古庙改为碉堡,古庙在战火中受损严重。
到了1935年,当时的青岛市长沈鸿烈力主修复这座古庙,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各界名人均为修庙捐款,其中有杜月笙、吴佩孚、戴季陶、丛良弼等,当时的国民政府主席林森还为古庙题写了寺名“古观音寺”,可由于种种原因,修复一事后来又搁置了下来。
1935年,北京华嘉寺释道禅游历到北斋庵,目睹千手观音佛像倾覆于断壁残垣之中,触目而心惊,发愿修复。释道禅上平津、走沪宁,联络昔日旧好,同为修复庙宇发起人。几经周折,于1936年办妥了即墨县政府、青岛市政府、山东省政府审发的募捐修庙执照。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释道禅自顾不暇,庙宇复建遂无望。1952年,释道禅辞世,由其弟子维持庙务。1964年,在庙址建粉坊,千手观音木雕像运往青岛,后庙舍改为塑钢门窗厂车间。
重修北斋庵一事虽然最终“流产”,但对当地文化还是产生了积极影响。当时沈鸿烈曾约政府官员和乡贤士绅一百余人为修庙发起人,一时间流亭群英荟萃,流亭猪蹄、流亭大馒头这些当地小吃被这些达官贵人认可、推广,名气大振。
流亭社区高瞻远瞩,胸襟宽广,达成共识,集资在峄阳路北胡公祠园内重建了“千手佛庙”和周氏宗祠,这一善举必将留青史册。据悉,新修建的北斋庵占地面积150平方米,已经向公众开放,这里将与城阳区文化大项目胡峄阳文化园一起,成为文化气息浓郁的旅游新景点。
流亭周氏和胡氏同居一方土地,结六百年乡谊,鸡犬相闻,两个家族世代姻亲,人称之为:“周胡一家”。流亭周、胡两个家族乡田同井的睦邻之谊,浩浩白沙河可为佐证。沧海桑田,逝者如斯,周胡一家的睦邻理念,沐化着两个家族及村庄的和睦发展,激励着流亭人共同迈向和谐文明的新时代。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