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六月的桃川
这次随学生实习来地处秦岭主峰太白山的太白县,正好遇上连阴雨。进入桃川镇,不像是走进雨中,而是像是在云雾中,没有雨点,只见细微的水雾扑面而来。近处的树木翠绿而明亮,稍远一点,便隐隐约约,远处的山峰藏在一片乳白色的云烟中。
桃川镇,从前隶属于歧山县,1952年,太白建县,划归太白县。关于桃川的名字来历,我一直以为与桃树桃林有关,春天,粉红色的桃花云一般开满山谷。但是,这一次,我有点怀疑了,这里不产桃子,何以叫桃川?
在细雨蒙蒙的桃川街道上,我拦住一位打伞而行的老者,问他关于桃川地名的来历。他说了一个古老的传说。当年王莽追刘秀,刘秀从一个穿道里逃跑了,跑到一个叫杜家庄的地方,来到一户人家,被主人搭救,让他穿上女人的衣服,装作孕妇,躺在床上,王莽没有发现。后来,刘秀逃跑的这个川道,就被叫做逃川,后来演绎成桃川,杜家庄有一座刘秀庙。
镇上的一位干部告诉我,桃川的名字来历,一定是和核桃有关。因为这一代盛产核桃和板栗。桃川的核桃个大,瓤利不卡。山坡地都划归农民承包,农民都种核桃,旱涝保收,只要不是在核桃扬花季节遇上黑霜。核桃板栗是传统经济作物。这几年领军的药材和蔬菜。山茱萸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规模产业,几乎家家都有剥核机。十年前,每市斤卖到140元,都说在树上抓一把就是几块钱。高价时间不长,很快到80元,40元维持可多年。现在不值钱了,每斤10元。
他说周围山上多猪苓。猪苓最好的时候,每斤100多元,现在价掉了,也是50多元。一个人上山采猪苓,一天平均挣200元。去年有人收购灯台七的苗子,每株1元钱,人们上山挖猪苓都挖疯了。现在好多人引种珍稀中药,如灯台七和猪苓,引种猪苓的,已经初见成效。
桃川的人,不爱出去打工。出去打工,辛苦劳作不说,还得看人眉高眼低,在家做什么都挣钱,而且轻轻松松,比如挖药,比如种蔬菜。太白蔬菜绿色公害,已经成为著名品牌。桃川作为太白东边的一个镇,海拔比太白低了400米。正是这一个落差,种菜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样的品种,平川菜已经到了尾声,太白高海拔的菜还没有长成,桃川菜正好登场,大批的客商蜂拥桃川收购蔬菜。今年的西葫芦,最好的时候,发价每市斤1元2角,现在到了尾声,也卖2角,还有大白菜,价钱也很好。这两种蔬菜的亩产1万多斤,农民收入很可观。桃川和相邻的鹦鸽镇相比,海拔稍高一点,但是这里的包菜,也就是莲花白,生长过程中,包得很紧,而下面的,就包不住。种菜绝对是桃川人的致富之路。但是,市场有变数,不是每年都有好价钱,种三年,一年碰上好价钱,就够了。去年有人种西葫芦,卖不出去,没赚钱,用车拉来倒在镇政府大门口,抱怨镇政府。其实,镇政府为了农民能有个好销路,做了好多工作。每个来桃川拉菜的车,补助每车200元,收购菜的斤计人,如果收购量大,也有奖励。但是,市场变化太大,收效甚微。今年种菜的人少了,但是价钱非常好,没种的人,后悔不迭。镇上有个人,三分地种了西葫芦,卖了3700元,他花了1400元买了1200斤小麦,而这1200斤小麦,是1.5亩的收成。
这是我头一天到桃川的见闻,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外面雨一直下。
2,枣园村今昔
枣园村是桃川镇的一个小村落,在清澈的石头河的北岸,隐在一片浓浓的绿色山峰的南坡。这里的人们,依山之丰饶,傍水之甘美,世世代代,演绎美丽山林的风情和世外桃源的神话。桃川盛产核桃,但是更让桃川闻名遐迩的是茱萸。桃川是茱萸的原产地,悠久的历史。这里的茱萸,药材地道,品质上好。但是,仔细考究起来,原产地的核心和源头,在枣园村。
一个在河南岸洗菜的农民告诉我,枣园村的茱萸树最多,最大的有一搂粗,所谓一搂,就是一个人能抱得住。我问,为啥叫枣园村,而不叫茱萸村?原来,桃川当地的人们,把茱萸的果实叫枣儿,把炮制好的茱萸药材叫枣皮。
从桃川镇街道过了石头河大桥,便是北坡村,再往西走,就是枣园村。村子依山沿河,蜿蜒几里。虽说是村子,但是,民居并不集中,自由散落在山坡,尽显山村的自由和随意特质。走一段,就看见一户人家,仿佛一棵树木,随心而长,一颗果子,随风而落。房舍新新,干净整洁。山民都在门前忙碌着清理收回来的蔬菜。走到这里,我觉得,“放眼”一词真的是用不上了,到处是高大的核桃树,遮天蔽日,青绿的核桃,挂满枝头;还有随处可见的茱萸树,也就是当地人说的枣树,碧绿的果实,带着晶莹的水滴,非常可爱。
路上碰见一个村民,他给我讲了一个关于枣园的传说:当年药王爷落难,打从桃川过,饥饿难耐,实在走不动了,有一位好心的老太太给他一碗饭吃,让他有了体力,能继续赶路。到了老爷岭,他忽然想起应该感谢一下这个老太太。于是,他想要给她一些药。他向着老太太住的那个地方指了一下,于是,生长出好多茱萸树。那位村民说的时候,指着一棵茱萸树说,你看,枣园的枣树的头都向着老爷岭的方向。我一看,果然如此。他似乎正在准备着,时刻听从关老爷召唤。
一个美丽而古老的传说,说明了枣园种植茱萸历史悠久。在一座房前,我遇见一位84岁的老人,他耳不聋,眼不花,精神很好。他说,他记事的时候,村里就有枣树,大的有一搂粗。枣皮成熟的季节,宝鸡、四川等地的客商,都来收购。以前的枣皮收购价高,八九十年代,枣皮的收购价一直在每斤80元,后来涨得更高。现在不行了,价钱大概八九元,因为到处都在栽种茱萸树,不能再靠枣树了,开始多种经营,种菜种药。
有一户人家院子里凉晒着一大片金银花,其中有很多叶子混在其中。我问摘叶子做什么,四十多岁的主妇说,男人们心不细,就把叶子采回来了,妇女采的基本没有。不过,也不要紧,叶子干得快,用簸箕一簸就没了。金银花的价格是29元一斤。主妇叹息,说划不来,九斤才能晒一斤。
枣树是枣园土生土长的树木,这里是它们永远的家园,不管风吹雨打,时代变迁,它依旧生生不息,绵延不绝。我在山坡看见一棵巨大的枣树,它的根因为雨水冲刷,裸露在外,尽显岁月沧桑。枣儿成熟的季节,色红、皮薄、肉软,十分诱人。这里的孩子们,依旧沿袭祖辈的习惯,摘下枣儿放在嘴里吃,味道酸甜。村民也会当药来用,因为都说枣皮能补血,但要蒸过,或者蜜炙以后才可以。
我也写一首打油《咏桃川》:青峰隐隐,流水如线。秦岭太白,天生桃川。高山为马,密林做鞍。白云化龙,风雨为伴。清泉悠悠,河水澹澹。刘秀过后,故事人传。关帝报德,神赐枣园。千秋万代,耕山耘田,锄禾东篱,采药南山。晨起而作,日落而返。春来迟迟,绿草姗姗。冰雪消融,花开温暖。待到秋日,山川壮观。百果飘香,霜叶烂漫。核桃满地,茱萸红遍。冬日匆匆,山夜漫漫。飞雪当歌,依酒而眠。醇醇民风,清清家范。敦厚温良,人心向善。静好岁月,世外桃源。今逢盛世,反腐倡廉。干部勤政,人民点赞。扶持农户,情暖山川。安居乐业,人人欢颜。村村新貌,户户焕然。种瓜种菜,富路通天。美丽桃川,幸福绵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