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西》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的一个短故事或者短篇小说,远不能代表他的作品,也不好说是一斑窥豹,但我们姑且读之,因为在中国还没有出版的现成的这位作家的其他小说。出版社万万没想到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这个没有名气的黑人作家会是2021年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只有一个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非洲短篇小说选集》中有古尔纳的两篇小说《囚笼》和《博西》,这便是中国读者所能见到的古尔纳的作品。
小说的故事发生在哪里?大概是在一个有着殖民地背景的非洲国家,小说作者出生在坦桑尼亚,我们就说故事是发生在坦桑尼亚吧。毕竟,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都发声了:你的获奖是坦桑尼亚的荣耀。而处于该国桑给巴尔的民众却认为这是当局给自己脸上贴金。为什么呢?这里要说说坦桑尼亚这个国家的来历。它是由两个独立国家在六十年代初联邦而成的,一个是坦噶尼喀,一个是桑给巴尔。在此之前,这两个国家是遭受殖民统治最苦难最深重的,尤其是桑给巴尔,公元前就被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占领和统治,后来又陆续被葡萄牙人、德国人和英国人殖民统治。殖民统治的后遗症就是长期难以愈合的民族矛盾。塔桑尼亚的问题还在两个国家的联邦之间的矛盾,甚至有分裂的趋势。坦噶尼喀强大,却经济落后;桑给巴尔发弱小,因为地里位置的缘故却经济发达,所以桑给巴尔人一直闹独立。我觉得,古尔纳的获奖,是不是又增加了桑给巴尔人谋求独立的自信心?也很难说。
小说中的主人公“我”和小说的作者的身世有些相似。别看作者是典型的非洲面孔,但从他的名字中就可以知道,他的身体里流淌着阿拉伯的血液。他是一个混血。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1948年出生于桑给巴尔,那时候还不隶属坦桑尼亚,20世纪60年代作为难民移居英国,代表作有《天堂》《沙漠》《海边》等10多部长篇小说和一些短篇小说,作品围绕难民主题,主要描述殖民地人民的生存状况,聚焦于身份认同、种族冲突及历史书写等,他展现的后殖民时代生存现状,正是他的获奖理由,正像授奖奖词说的:鉴于他对殖民主义的影响以及文化与大陆之间的鸿沟中难民的命运毫不妥协和富有同情心的洞察。
那么,古尔纳到底是坦桑尼亚人还是英国人?虽然都把他叫做塔桑尼亚作家,但是我认为,一个坦桑尼亚难民,在英国生活了四十多年,不加入英国国籍可以吗?所以,我认为他是英国作家。
说了这么多的历史、文化和个人背景,我们来说说这篇小说的故事和主人公吧。《囚笼》是属于那种线性叙事,适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而《博西》则是有点时空穿插,能代表古尔纳的小说的风格:碎片式叙事或者时空穿插式叙事方式,也是有点让中国读者不适应的跳跃的蒙太奇式的叙事。小说写了两个青年人的探险经历。这次探险,是一次真实的行动,我认为也像是一个象征,写了青年人的生活生存,特别是他们的奋斗,其中有工作的艰辛,也有追求的快乐。比如一个给另一个的信中所说的:“我一直还在夜校学习。刚从工厂回来,就直接奔学校,真是太费力费神了。你大概也猜到了我的日子可不大好过。每晚都得去上课。早晨七点就得开始干活,腾不出多少时间在家学习。不过,正所谓不劳无获,我现在开始迷上了法国象征主义诗人,可你也知道,在这个地方找不到什么书。如果你看到这类的书买了寄给我,那我就太感激你了。钱我会通过信鸽寄给你的。”在这一段话中,工厂、学校都是奋斗的经历和叙事元素,而“法国象征主义诗人”便是精神的追求的元素。我觉得,这些描写,其实是一种真实地地域现实的描写。
但现实是残酷的,他们也有恐惧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或者危机感。这从两个人的对话可以看出:“妈妈一天天变老。”他说,“如果我到其他地方待个五六年,当个林业官员回家却发现我妈妈死了,我妹妹成了妓女,那我离开还有什么用?"
而这次真实又极具象征意义的探险,就像是为了摆脱贫困追求人生理想的一次奋斗。探险的开始就他们带来了快乐和暂时摆脱了烦恼:晨光中大海显得宁静而幽蓝,拉希德开始唱起歌来。他唱得很糟,只是为了逗人一笑罢了。他回头看了一眼陆地,我至今还记得这一幕,因为他接着就转身对我说,从这里望去,那儿不是很美吗?周围平静而安宁,微微的风刚好能吹动船只往前走,也让我们备感凉爽。不仅如此,你感到仿佛终于逃离了让人窒息的闷室,如今正在旷野中自由奔驰……在这里,没人在意你穿的裤子合不合身没人在意你是白皮肤还是黑皮肤,你不用走过臭气熏人的巷子,也不用跨过湿滑的水沟,也不会有盛气凌人自以为是的长辈来羞辱你,更没有女人用她们的身体引诱你,又不让你靠近。
这真是一次奇妙的探险和旅行,他们似乎摆脱了残酷的现实。但是,好事多磨,后来博西突发奇想跳海离开船只,生死未卜;“我”驾驶的发生了意外:“突然刮起一阵风鼓起船帆,我连忙伸手抓舵柄。风把船吹回到了岛屿离城愈远。我用力想转动舵柄,差点翻了船。我惊恐万状地坐着船则像野兽发疯一样在水上漂着,速度飞快。我努力想把帆收回可舵柄一松开船帆就猛烈地摆动起来,我只好重新抓住舵柄稳住船身。我咒骂他是个大傻瓜,咒骂他爱炫耀……船仍然没有驶出那座岛,我能看见自己被风刮进大海惨死在鲨鱼或其他鱼类的嘴里。”
两个人的探险最后以“我”一个人稀里糊涂地到达岸上而结束。象征性的探险到此结束,有惊无险。但是,小说后面的结尾,也就是“我”上岸之后,遇到了突如其来的非人的折磨。但是,作者没有用浓墨重彩去正面写它,而只是作为“我”向跳海而去的朋友博西的一个自嘲自虐的简述:“他们说是时候了,阿拉伯人该遭到报应了……他们说这家伙没用处,要不要先操了他,再送给他一颗子弹?他们说没时间了,现在就杀了他,赶在别人到达有钱人家之前。他们说如果不赶紧,所有的好东西都会被抢空了,好女人都会轮不到他们了。他们说别在他身上浪费一颗子弹喏,让他见识一下我的钢棍。他们说,喏,抓住这个......可是我已经精疲力竭。他们打我,往我身上撒尿,然后把我扔下,躺在沙滩上不省人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民族矛盾的残酷和激烈。这也是古尔纳一直关注和书写的主题。而《博西》这篇小说的现实意义也就在于此。
最后,再厘清一下属于我自己的观点:1.阿卜杜勒-拉扎克·古尔纳已经不算是坦桑尼亚作家,也不是桑给巴尔作家。2.古尔纳的获奖,也许会让坦噶尼喀人和桑给巴尔人更加离心离德。3.小说中的探险,更有象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