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觉得对于只去过一次的地方就大书特书是不合常理的,初次见面的感受多停留在表象,新鲜感掩盖住太多真实。所以读到“这次再游黄山,大概第八次,记不确切。”我便决定认认真真看下去,记不清楚竟也有这许多次了,作者对黄山的印象绝非泛泛了。果然通篇看完,有很深的切实感,没有见山就吹之嫌。自然也没有那种铺天盖地的物象涌入眼前,让人目不暇接的充斥感。跟随作者的思路,整篇给人的感觉:来来去去轻松随意,一切顺手拈来。
文章写到轻松随意其实非常难。看似寻常最崎岖。何况是非常不好写的散文?一篇文章可以写得让读者没有停歇地看下去,就已经是成功了一大半。反过来说,看文章也像走路,走在路上,看见了坑,对于一般人来说,会怎么办?如果这条路非要走下去,第一感觉是不是想要跳过去?没有哪一个正常的人,看到一个坑就想跳进去的。如果一条路上这种坑太多了呢,那就持续不断地跳过去,跳到最后,这条路给人的感受绝对好不起来。还有些人看到前面几个坑,就退了出去,心里想这条路不走也罢,世上道路千万条呢,何必要走这条满是坑的?不管是跳到最后还是提前退场,这样的文章即便思想再深邃境界再高明,读者也无从体会,因为人家没走进去,作者的感受和思想也无从让人知晓了。
散文这种文体,看似人人都能写,其实人人都不能写。随便胡诌几句便是散文,别扯了。既然读的是游记,就来说游记。有的人写游记,去一个地方,等地名出现的时候,前面已经写了杂七杂八的一大堆,看的人满目苍夷了,他还没有进入正题。等看到正题的时候,完了,审美疲劳了。于是作者想要呈现的思想就在那些不相干的边角料中耗费殆尽。这种费时费力又不好看的文章,哪个愿意看下去呢?而且好的文章不是看长度,而是看带给人多少美感。比方说欧阳修的一句“环滁皆山也”就完胜多少游记的开头。短短五字,干脆利落,下文便由此宕开,毫无拖沓。或许人家要说我瞎扯,专拿这种名人名家的文章来说事。我不是说事,只是想说简洁明了是一种好的开头方式。兜兜转转的,把潜在的读者赶跑了,毕竟也不是什么好事情。谁的时间也是时间,没有熟悉到一定的情分上,没有人愿意拿自己的时间去换取困难重重的阅读体验。
《再上黄山》的开头便是良好的,没有拒人于千里之外。对于没有到过黄山的人来说,看这样的文是大有好处的。没有大规格的褒扬也没有大规格的批判,但作者的态度在字行间里自然流淌。多年的来回,多年的情感体验,对于这山、这看山的人还有围绕这山衍生出的种种,作者胸有丘壑。他的所想所感,和读者在哪些点上有哪些契合呢?如果看文章看到这一步,也就算渐入佳境,作者潜在的思想随着感受也会渐渐浮出水面,不能说全部感同身受,至少有一定程度的契合。个人最有感触的是他提到印象最深的第一次,多年之后回望的心情,是会触动多少岁月的斑驳?这种几乎无法言明的体验此时将不再是个人的,读者也会由此生发出自己体验中的多少第一次?山还是那座山,只是多少的日月和看山的人,就这样恍然而过啊。再有便是结尾处的与8有关的数字,这无形中也是一种时代的变迁,我也在作者那一句“现在黄山变得好大”中,怅然许久。
而我个人,连一篇游记也从未写过,还是开头那个话,对于只去过一次的地方,感情不深,无从下笔。不仅仅是因为只有一面之缘,缘分终究太浅,而且如今多数出去都是成群结队拖家带口走马观花之游,路上想着照顾这个照顾那个,人根本没有走进风景,感情几乎没有,体验不深,自然无从说起。如果只是百度一下加入许多文化元素,便更有误导之嫌,看这类文章,不如找个神清气爽的纪录片看看,立体画面配上深情解说,岂不是一种神游般的享受?而且我始终相信,喜欢文字的人,终究是能沉下心来读的。如果自己的文字没有沉下来,又怎能让读者看到沉沉入境?而我,对自己的要求也只是写顺溜。竟然连顺溜也无法达到,那又何谈其他?
说到底,散文不好写。想写得自然流畅,没有雕琢之痕就更难。评论也不好写,写了难免也有站着说话不腰疼之嫌。只此一次吧。对于我这种很难有条分缕析的人来说,写评论就更是难上加难。如果要说,我这就只算是一点读后感。说是一点没有夸张或是缩小,我的确就看到的一点点,写了一点点。至于没有全局感,不能站到一定的高度,也就在所难免了。一个普通人,写一点普普通通的感受而已。而至于看了这篇感,对原文好奇的读者,我建议去认真看看原文,毕竟看原文才能更好追随作者的步伐。到你看得明白,个中优劣,还用得着别人来说吗?你说是不是这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