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报道

专家研讨数字文艺与传统经典的当代活化

作者:中国作家网   发表于:
浏览:0次    字数:893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 60842 篇,  月稿: 6948

  《黑神话:悟空》作为一款国产3A游戏,近日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9月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登峰战略”网络文学与大众传媒新兴交叉学科主办的“中国数字文艺与传统经典的当代活化”学术会议在京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及相关数字文艺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20余人与会,从《黑神话:悟空》的爆火出发,深入探讨了当下中国数字文艺的发展脉络与问题意识、传统经典的当代继承与数字转化。

  会议分三场,分别由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副主任汤俏、副研究员李闻思,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李玮主持。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主任祝晓风致辞。专家发言中,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认为,中国数字文艺的登场代表了一种“新的话语”时代到来,数字文艺作为当前社会文化的寓言,既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又传达出年轻人的数字文化特质。李玮将《黑神话:悟空》在内的数字文艺放入数字化人文的整体性思考之中,数字化人文的显著特征就是超越常规时空和互文性写作的广泛使用,并创造出属于数字时代的文化经典。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李洋以《黑神话:悟空》为例,提出数字文艺充分打开了“敌人的世界”,通过对“敌人世界”的了解和补充,玩家或读者重新理解自己,也完成了对自身世界的塑造。围绕《西游记》经典著作的数字化转化,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讲师李强认为,从《西游记》到《悟空传》再到当前的《黑神话:悟空》,代表了对经典文本的多义性解读,也将经典转化为无限拓宽和变化的文本。中国社科院文学所网络文学研究室助理研究员项蕾谈到,当代人在不同媒介文本中建构出不同的“自我”面貌,媒介所造就的肉身记忆和经验又决定着人的“阈限”状态。张学谦、王秋实、宋磊则从《黑神话:悟空》的文化因素出发,分析了角色、景观、音乐、审美及世界观的数字化呈现方式,认为“耐心资本”对数字文艺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大家表示,传统经典的“世界”实现数字化表达,首先要理解传统世界观与数字世界观的形式差异,其次是将传统经典的文化经验与数字化体验巧妙结合,最后数字文艺应回到人民性的层面上,将传统经典的文化智慧与人民的精神生活相结合。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专访报道

查看更多专访报道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