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女儿聊天,她突然发了张照片,在回家的火车上。我没敢问她为什么回家。在华中师大读研二的她,刚刚以笔试第一面试顺利通过的成绩完成了她人生重要的转折,应聘了深圳龙华区教育局所辖的某学校。前段时间经历了紧张、焦虑和不安的招聘,在落实了毕业后的工作单位,心情一片大好。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分享了她的激动、开森,如同接到入研通知一样,乐极而泣。一路优秀的她,等着入职后去开疆拓土,施展所学。
妻子告诉我,女儿要回家了,还要她到火车站去接。在妻子看来,从火车站打车岂不更快捷省事,而她撒娇般地说,“你不接我我就不回去了”,妻子连忙回应去接。妻子十多年在家照顾孩子,照顾父母,还要辛苦地工作,忙得连轴转,在她看来接送实在没必要,交通现在如此便捷。但我能理解外出的学子、游子回家的心情,出站能第一时间看到亲人,有人接车的幸福感,归属感,安全感,陪伴感,拥有感,心情不是随便打车所能比拟的。2020年年底,女儿考研结束,去上海、扬州旅游散心,并在扬州家教。年底,新冠疫情来势汹汹,大年三十回家,我放弃看春晚去火车站接她,途中电瓶车没电,一路辛苦回家,又尴尬又幸福满满。到家已是零点,吃了饺子吃汤圆,才是团圆年。
印象最深的送别,是2012年10月3号,我去江西万年,妻子带着五岁的二女儿送我到火车站,我进站后,靠窗一直看到你们娘俩离开,才进侯车厅。后来,你告诉我,那次送别,心里很难受,抱着女儿,泪眼婆娑中的无奈和惜别之情溢于言表。我又何尝不是,又一次踽踽独行到千里之外陌生的城市工作,心里倍感孤单。今年的五一我回家,火车到站又是深夜,你在超市下班后迷迷糊糊,一路瞌睡到火车站,而我却打车回家,习惯了你不接的习惯,没能达成默契,让疲惫不堪却热情相迎的你接了空。
至今不敢回忆,二十多年前第一次背着行囊离开故土,母亲眼含泪水目送我的情景。那时,我们出远门不像现在,有行李箱拉着就走。背着大包小包,像逃难的难民。主要行李不是简单的衣物,而是被褥。也不像现在说走就走的旅行,而是艰难的跋涉。后来次数多了,母亲也习惯了,目送我的目光中没有了泪花,仍然有着不舍和牵挂。
人生,就是在这一次次迎来送往中穿梭。每一次出发,既是起点,也是鞭策。我要告诉女儿的是,成人的世界里,从来没有容易二字,成功,从来不是侥幸。
回家有人接的感觉,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