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格言

岁月陈酿 历久弥香——中和陈醋坊走笔

作者:唐录梅   发表于:
浏览:163次    字数:1689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80843篇,  月稿:7938

  车过碑梁子,进入罗家垭口,远远即见智光嘴寨子如一座圆岛与中和遥遥相望,渠水悠悠,在此形成曲流缓缓流淌。中和,旧称黎梓卫,黎梓卫牌中和陈醋在这悠悠的渠江水和时光里酿成醇香的味道。

  中和陈醋,藏在岳池县中和镇龙巷街的深深巷弄里,一走进龙巷街,满街都飘着淡淡醋香,那是一种好闻的味道,让人忍不住寻香而去。中和陈醋第五代传承人赵玉清与丈夫阳太建及第六代传承人阳旭正在醋坊里忙碌着。中和陈醋是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中和陈醋发展到如今已有两百多年历史。陈燮生是第二代传人,第三代传承人陈天福于民国时期将中和陈醋发扬光大,鼎盛时期的中和陈醋声名远扬,销量极好,岳池、武胜、广安、南充的客商多来此进货,乡里乡亲不仅自家喜欢中和陈醋,就连走亲戚都喜欢买上一罐中和陈醋。第五代传承人赵玉清与笔者站在沉醋池外,说起年少时听外公陈天福讲关于中和陈醋的故事,当年陈天福种在屋后临江的黄桷树树木高大繁茂,荫庇着陈醋坊,赵玉清说这是外公当年种下的“风水树”,如今已是上百年。

  陈天福只有一个女儿,便是赵玉清的母亲。为了中和陈醋这门家传手艺不失传,陈天福教女儿陈锡珍与女婿赵美寿学习酿造纯粮食香醋的技术。中和陈醋,之所以叫陈醋,不仅是因创始人姓陈,更重要的是因为酿造这醋需长时间发酵,方能成为陈酿之醋。酿造中和陈醋所需主要原料有大米、麦麸,加上独家秘制香料,遵循“纯粮食制造,自然发酵”原则,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

  1972年,嘉峪关戈壁滩上发掘的魏晋壁画墓有一幅《滤醋图》,展示了古法民间酿醋方式,先将麦子煮熟制曲,麸子炒熟,趁热搅拌均匀,掺上醋曲,埋在屋内地下,用麻袋盖严。中和陈醋的酿造技艺与《滤醋图》所表现的古法酿醋方法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中和陈醋是将制好的曲药与大米熬煮,煮好的稀饭经发酵像醪糟一样醇香,即可掺入麦麸,要让麦麸充分吸收拌有曲药的稀饭,这就需要下槽师傅挥舞双臂用双手大力搅拌混合,需要师傅有一身好气力,才能拌匀那满满一槽麦麸。做好这道工序就用稻草覆盖进行发酵,发酵期间要经历两次破槽翻缸,将槽底的麸料翻上槽面,让其发酵均匀,当室内能闻到麸料发酵好后的香味就可以出窝了,出窝即揭草尖、断烧放凉,然后将发酵好的麸料沉入醋料池,费力踩紧实并用干净的渠江河沙压在麸料上盖得严丝合缝,这几道工序下来需时近二十天,储藏于醋料池的陈酿至少得半年,愈久弥香。

  新中国成立之初,陈天福将家中所有财产捐出,中和陈醋也改为国有,陈天福带着一身技艺在中和供销社当酿醋师傅继续酿造中和陈醋。陈家的房产归还于陈家,陈天福将其分给外孙女赵玉清及她的姊妹们。作为中和陈醋第五代传承人,赵玉清二十岁就开始学习酿醋。

  随着时代发展,因产量及成本制约,中和陈醋手工作坊式的生产逐渐失去优势,日新月异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各种品牌醋因其工序简单、产能高、成本低,价格相应也就比纯手工制作的中和陈醋便宜,赵玉清说:“中和陈醋因没有利润挣不了钱,曾一度有十年歇业断产。”眼见着中和陈醋面临失传,赵玉清想起父亲离世之前“莫要将这门手艺失传”的交代,决定与丈夫阳太建重新开始酿造中和陈醋,并将手艺教给儿子阳旭、阳彪和侄子赵兵,赵玉清说,不能让中和陈醋在自己手上失传。

  由传统手工制作工艺酿造而成的中和陈醋,无任何添加剂,其酸味柔和、味道醇正、回味悠长,具有独特的风味及口感。而且,常年酿醋闻着醋香,家人身体也十分健康,从赵玉清家的传承谱序上看出:陈天福(1900-1976)及其父母赵美寿(1928-2010)、陈锡珍(1928-2012),皆是长寿之人,可见醋对养生保健有着不小作用。尝尝赵玉清刚刚熬煮好的中和陈醋,那滋味并不觉酸得刺激,喝下后舌尖上的味蕾还有着淡淡的回甜。

  走进中和,一河渠江水滋养黎梓卫,小镇古朴悠悠,码头上去坐上一回轮渡,天全寨上走走寻觅古寨遗迹;走进中和,勿忘致敬革命英烈,那里有廖玉璧烈士陵园,还有抗美援朝烈士纪念碑;走进中和,去伏龙洞听听古寺禅钟,去水帘洞天看看响水滩瀑布飞坠;走进中和,古镇上的豆花堪称一绝,别忘记尝尝;走进中和,一定顺道去龙巷街带上几瓶中和陈醋,那醋香,是时光酿造的醇厚。(唐录梅 文/图)

  编辑:李玉朗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岁月 中和镇 陈酿 陈醋 岳池县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人生格言

查看更多人生格言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