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读大清相国读书心得1000字(精选3篇)
中学生读大清相国读书心得1000字 篇1
本书主要讲了陈敬,后被皇帝赐名为陈廷敬,从晋身官场之日起,一步一步走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生经历。面对官场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权益利欲时,他的应对之策以及功成身退的人生选择。
小说中记得特别清楚的是他的人生五字,“等”是他从卫大夫话里学到的态度,“忍”是他从岳父话里悟出的精髓,“稳”是他自己在官场中的切身体会,“狠”是被别人逼出来的决绝,“隐”是妻子点醒的大彻大悟。这五个字可以高度概括陈廷敬的一生,也充分展示了他的一生,今天我想浅谈这五个字。
我觉得这五个字也可以用在我们的生活中,现在的生活节奏很快,竞争也很激烈,生活工作中难免会碰到失败、挫折,但是我们应该学会等,等到自己努力到一种程度,等到一个适合的机会,该是自己的东西,一定可以争取到。反倒是急于求成,耐不住寂寞的人,不会取得成功。现在的通讯技术很发达,大家的生活也是暴露在公共场合,刷刷朋友圈就可以看到有些人又在吐槽自己的不如意,欲求不得。请把等当做一种常态,但是不要放弃应有的努力。
陈廷敬的忍可能不是我们生活所说的那种忍一时风平浪静的忍,他的忍是一种在自己能力还不够的时候,面对高士奇,索额图等奸臣的隐忍,为的是厚积薄发,一招命中。
稳是他自己的感悟,人在官场走,得一步一步走稳,刚入仕途,因为自己不愿意做一些官场的潜动作,因为自己的过分直言,被其他大臣远离,被皇上贬过官职,后来才明白,人在官场走,独自一人是不行的,行事要稳得,需要帮手。
狠是被逼的,成王败寇,你输我赢,最后扳倒大奸臣,陈廷敬并没有明面上出马,而是通过张鹏翮(he)、刘相年、索额图、阿山等一帮大臣互参,最后由皇帝裁决,而自己在背后默默引导局势发展,结果是他取得了胜利,登上了那大家都追逐的高位。
陈廷敬的隐是一种全身而退的睿智,不贪恋权位带来的荣耀,而是自己选择功成身退,这一点令人佩服。他的隐退也很有意思,没有直接上书自己希望隐退,而是通过装病装聋,结局很是完美。
中学生读大清相国读书心得1000字 篇2
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出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小说着重刻画了清代名相陈廷敬曾这个历史人物,陈廷敬原名陈敬,二十一岁中进士,因同科进士中有两个陈敬,顺治皇帝给他赐名廷敬,从此声名鹊起士林。他从晋身官场之日起,就同后来权倾天下的明珠、索额图恩怨难断,又遭遇徐乾学、高士奇等康熙心腹的明争暗斗。君王如虎,同僚似狼。陈廷敬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他入仕五十三年,历任康熙帝师,工、吏、户、刑四部尚书,至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最后老死相位。
康熙朝名臣辈出,那时候的官场关系复杂,几乎没有人能独善其身,为何唯陈廷敬为官善始善终?带着这样的疑问,作者王跃文查阅了大量史料,终成《大清相国》。究其原因,可总结为以下几句话:清官多酷,陈廷敬是清官,却宅心仁厚;好官多庸,陈廷敬是好官,却精明强干;能官多专,陈廷敬是能官,却从善如流。
无论今天还是古代,官场人物基本是知识分子,他们如何异化,如何保持道德初衷,如何实现理想抱负,是我阅读“官场小说”时特别关心的。从这个角度上说,我愿意相信,今天的王跃文已超越为了写官场而写官场的状态。官场之所以还是主要的叙事场所,只因“学而优则仕”在中国史上最强势的主流价值观,即使是傅山这种不肯受封的人物,怀抱的还是“反清复明”的榆木疙瘩。《大清相国》主人公陈廷敬所有的辉煌,就是建立在他是“科举神童”的基础之上。实际上,他以国士才华,却几乎没留下什么文学作品传世,也无学术成果流传。举一反三,越到专制社会后期,文学史、学术史这些代表创造力的历史上似乎就越难找到状元、榜眼、探花的身影。科举为官的通道,惟一、狭窄且未必公平(小说与历史中诸多科举弊案为证),这是大多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悲剧的第一个根源。
中学生读大清相国读书心得1000字 篇3
浮躁的时代,手机、电脑和电视占据了我们的业余时间,连看书都成了奢侈,有时想,也许是没有遇到心仪的书吧。就在最近的半个月,一册长篇历史小说《大清相国》深深的吸引了我,每晚当夜深人静之时,翻开《大清相国》,追逐历史的足迹,眼前浮现出的是三百多年前的官场风云……
《大清相国》塑造了以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了一个我们山西人引以自豪的、特定历史境遇中官场人物—陈廷敬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康熙时期是我国清朝历史上步入繁荣的转折和关键时期,究其复兴的原因,得益于康熙周围聚集了一批名臣,然而,纵观各位大臣,大都不能善终,明珠被削权罢相,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去官之后郁郁早逝,高士奇备享尊荣却被退回杭州原籍……但是,陈廷敬例外,他行走官场五十余年生涯,康熙送给他八个字的评价:宽大老成,几近完人!
在《大清相国》里,陈廷敬从一个进京赶考拥有正义感的青年举子,逐步成长为胸有城府、老练沉稳的官僚,纵观陈廷敬的一生,如履薄冰半辈子、慢慢悟透官场秘诀,终于建功立业名垂青史,陈廷敬在屡次涉险、多次犯上的情况下仍能保全自己,我认为主要基于以下五点:一是做事出于公心,让人抓不到把柄,找不到诬陷理由,无私即无畏;二是有真才实学,有才学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三是有理智,不能逞一时之能,该隐忍时要隐忍,寻找最佳时机和反腐势力搏击;四是做人要正直,不参与派系与集团斗争,有自己的道德操守;五是低调做人,识时务、处处小心谨慎、避免锋芒毕露。
从陈廷敬身上我们看到他主要功绩之一是整顿吏治,他个人很刚正和清廉,处理案件铁面无私,同时很注重策略,一生主张清廉,为好官善始善终,在今天具有了许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陈廷敬的品格有许多值得现代官员学习的地方。不管历史如何变迁,古往今来,对人的要求,无不以做人为根本,要做好干部,首在为人,俗话说"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总的感受就是“做官就是做人”。在清朝对"清官、好官、能官、德官"提出了"宅心仁厚、精明能干、从善如流、不乏铁腕"的16字标准,这和总书记提出的"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20字好干部标准有一定重合。
试想,在一个人治的封建社会里,陈廷敬尚且能够清正廉明,一心为朝廷;如今在一个讲法治的社会主义时代,我们身为国家公务员更应该牢记总书记“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的是教诲,守住做人的底线、干事的底线、为官的底线,坚定理想信念,廉洁奉公、勤政为民,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懒政、不怠政,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