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

向往腊月(散文)

作者:莉莉   发表于:
浏览:19次    字数:1462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40篇,  月稿:0

  杀年猪、盼团圆、 过民俗……对于腊月,总是充满向往。

  一

  腊月里有刨猪汤吃。进入腊月,就进入了杀年猪节奏,吃刨猪汤成了不变的传统:把肥胖滚圆的猪从猪圈里赶出,几个大汉七手八脚按在石头上,屠户拿起刀子熟练地捅进去,只听得一阵嚎叫,伴着新鲜的猪血,肥腿挣扎几下,便直挺挺地躺着。主人用猪肉、猪肝、猪血和各种蔬菜做成丰盛的美餐,邀请亲朋好友前来大吃大喝一顿。泡椒猪肝、回锅肉、土豆花、烤土豆、红豆汤,再配上天麻酒,挑动你的味蕾。这些猪肉不喂饲料,品质好,特别是三线肉爆炒的回锅肉,看上去口里直流口水、吃在嘴里糍糯糍糯的!席桌上大家大家七嘴八舌地海聊:中国成就、疫情防控、中美贸易战、高铁航母、二胎政策、台海局势……盛赞党的政策好,国家变富强。直夸现在的生活多么甜。

  余下的猪肉抹上食盐,用柏树枝熏成黄色,挂在厨房或火炉上方,留着过年招待客人,这就是腊肉。有腊排、香肠、骨头丸、腊肚……杀年猪的日子一般由屠户定,杀完年猪,主人家得私下塞给屠户50元左右的辛苦费和小肠。否则来年请他杀猪时,就会推三阻四,迟迟不到。

  二

  腊月里有“回家过年”的执念。到了腊月,春节的脚步就近了,父母盼儿女,妻子盼丈夫,儿女盼父母,盼的就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顿团年饭,过个热闹而又温馨的春节。在腊月,没有什么比回家团圆更重要的了。腊月十五过后,在外求学的、经商的、打工的都要忙着回家。为了回家,有的乘不到动车就乘客车;买不到车票的搭熟人货车,驾驶室不行就挤货厢;有的不顾疲劳自驾千里,不觉疲惫;更有甚者走路回家,一走就是好几百里。“高粱秆蜜蜜甜,爸爸回来过新年”,“有钱无钱,回家过年”说的就是家人对团聚的渴望。

  三

  腊月里有很多民俗。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纪念释迦牟尼;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祭祀灶神爷;腊月二十四,要扫房子,以迎接新年;腊月二十五推豆腐“接地皇”;腊月二十七“宰鸡赶大集”,要宰杀自家鸡鸭,采购春联、门神、香烛、鞭炮、纸钱等;腊月二十八“把面发”;腊月三十除夕 ,这一天最浓重:要打扫卫生,把一年的“穷气”、“晦气”通通清扫出门;要贴对联门神挂灯笼;还要请嫁出去的女儿、分了家的儿子吃顿饭,表示一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晚上不得早睡,要边看春晚边“守田坎”,守得越久,田坎就不会被洪水冲垮,来年就会丰收。重头戏是发红包。长辈总会在这一天给孩子们给压岁钱,因为过了三十,孩子们又长一岁了。

  四

  腊月里有“八大碗”。农村人办坝坝席,一般是给儿女操办婚事。因腊月比较闲,许多人选择在腊月“整酒”。“八大碗”,主菜是圆子、酥肉、墩子肉、凉拌肉、红烧鱼、肘子、粉蒸肉、烧白。配菜有萝卜、白菜、海带、竹笋、粉条、豆腐等。

  结婚用的“八大碗”,一般是三天:花宴、正宴、谢宴。花宴那天早饭后,乡亲们扛桌子的扛桌子,拿盆子的拿盆子,搬凳子的搬凳子,剖鱼的剖鱼,杀鸡的杀鸡,从四面八方来帮忙。在管客师的安排下,煮饭的,洗菜的,剥蒜的,主厨的,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正宴那天很热闹。鞭炮啪啪响,新娘娶进门,拜天地、拜高堂、拜父母、夫妻对拜、至亲“受礼”发红包后,隆重的午宴便开始了,喷香的八大碗上桌,端盘的小伙子腰系一条红布,双手端着放上菜肴的条盆,嘴里喊着“接菜,接菜”,穿梭于饭桌与人群之间。席间最惊喜的是新郎新娘抛洒的红包。

  谢宴是在第三天早上,娘家的兄弟带领一帮亲戚前来迎接新郎新娘回娘家,也叫“回门”。吃完早饭,新郎新娘回门。其余的乡亲开始归还桌子板凳,热热闹闹的“八大碗”结束。

  向往腊月,一种朴素的情感。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腊月 美文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莉莉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1-27 09:53
    林翠华
    拜读老师佳作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心得体会

    查看更多心得体会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