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9月,红二方面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短短的20天内攻克徽成两康四县及略阳、凤县部分地方,苏维埃组织像一道亮丽的闪电,照亮了半个陇南,也点燃了人民奋起反抗的热情。
在成县小川,创建的苏维埃政府、小川游击大队和关山抗日童子队,参加过轰轰烈烈的兴隆山、孟家崖、红嘴山、五龙山阻击战,战后红军撤离,又冒着生命危险偷偷地掩埋牺牲红军的遗骸。其后,接受国民党地方势力残酷迫害,谱写了一曲曲催人泪下的故事。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这些美好的情怀和往事已经离我们越走越远,以至于很快就要被世俗淹没。于是萌发拯救之心已久。然一则尘俗与琐事萦绕身,不得闲暇;再则已时过境迁,年代久远,知情者甚少,因此迟迟不能动身。
今日午后,忽然想起关山村王中平老人,一年过八旬,而精神矍铄,心想其兴许略有所闻,于是骑车前往。虽寒意袭人,然阳光灿烂,心火燃烧,于是转瞬即到。
而事有蹊跷,正值老人进山砍柴,闻傍晚方回。心想:既然有所求,岂能空回?其小店有炭火,于是傍火等待,然终有寂寞来袭,正无奈处,忽有人招呼。原来是此间代课教师曹玉霞女士邀请喝茶。
来到其家,但见窗明几净,器物生香,炉火正红。寒暄之间,茶具已具,随烹茗而饮,数杯下肚,寒意顿消。正饮期间,其弟曹四来陪,遂侃侃而谈。当其知道来意后,高兴地说:“看来我们有缘,今天我助兄一臂之力,再举荐两人,效果会更佳”。
转眼之间,叫来了两位老者:一个是关山小学退休教师王建玉,一个是乡镇退休干部王建刚。两位皆七旬有余,既有知识又有情怀,对童子军事有所耳闻。正寒暄时,王中平老人也闻讯赶来。
于是进入正题,话一谈开,令人欣喜不已,虽岁月流逝,年代久远,然而珍贵的东西,始终有人知、有人想、有人念。老人们虽然不能全部到清楚事件原委,而先贤们姓甚名谁、何许人也以及后代是谁,却几乎毫无悬念。透过其言,犹能感受到队员们昔日的豪情、反动派的凶残与革命者沉痛的代价,令人感慨,催人泪下。也深感此行任重道远。
叙谈之余,日已西斜,意犹未尽,然老人们已坐一个时辰,只好草草收场。正欲其身告辞,丰盛的饭菜已上桌,主人知道我不善饮酒,遂以茶代酒,直到日落才散。
傍晚日落,寒风凄紧,然收获颇丰,遂乘月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