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作文

冥想的血液(读书札记)

作者:河马   发表于:
浏览:67次    字数:569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一)

  原东德诗人乌沃·库尔伯

  和我,没继续拟议中关于

  沉默主题的对话。不是谁

  阻止我们,只是“沉默”要求

  我们——听。听它:那否认语言、

  更非无言的,正在咽喉下面不断

  加深,深到证实嘴、和一把刑讯室

  电椅的程度。它在那儿,总比声音的

  反面更多,迫使我们一直问自己:“不”?

            ——杨炼《同心圆》

  以上所引,是我从杨炼作品中读到的

  最好的文字。我在与一宸的对话中,

  曾有一个短句:“有话不说的力量”。

  人并不单纯。一般来说,该沉默时,

  词总在滔滔不绝;该说话时,词穷

  而使人屈从于喧嚣。从禅视角,默

  念,默示,默契,都是很高的悟性,

  和词性方式。所以有时,忍住不写作,

  才能恢复词性本来的面目。揭缔吧,

  揭谛。缔造沉默。缔造倾听。揭谛。

  2016年7月1日于永安约

  (二)

  “灵里贫穷的人有福了,”耶稣说,

  “天国将是他们的。”“灵里贫穷”

  是什么意思?没有内在的负累,

  没有认同。不认同于任何事物,

  也不认同于任何让他们有自我

  感的心理概念。“天国”又是什么

  呢?就是当你放下认同而成为“

  灵里贫穷”的人时,你会有的那

  个简单但是深远的本体的喜悦 。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以上所引,是德国灵修导师托尔的

  作品中最灵性的文字。透过托尔的

  文字,东西方的智慧仿佛圆融无碍。

  比如淮南子“独而脱俗”的观念视角,

  与托尔“放下认同”有异曲同工之妙。

  独立,无疑是人性高贵的天然品质。

  独立,无疑是放下认同的灵性气质。

  而社会或世俗,总要认同,再认同。

  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从民族

  心理上予以排斥。所谓别跟别人不

  一样,从心理行为和现实考量等方

  面,规定一个人的可能走向。而且

  此等习气积重难返,攀比性日益凸

  显,已严重危害或阻碍人性的健全。

  时至今日,读到托尔“灵里贫穷的人

  有福了”,宛若灵性突然开启般受用。

  重拾先师的灵视,也印证了脱俗即放

  下外在的认同,可见独立的词源竟如

  此深远,如此美好啊。最温暖的方式,

  不一样的魅力,莫过于能把别人的眼

  光,尤其是价值观,像衣服般除了,

  悄悄晾在一边,无伤灵性充盈的

  庭院,或心灵解放的场域。此刻,

  本体的喜悦,仿佛是美的初始。

  2016年7月1日于永安约

  (三)

  诗人  彼此是绝望的教材

  诗  诗人绝望的教材

  否认  每个呛死在诗里的故乡

  写  已写完我们的病

            ——杨炼《同心圆》

  “百年多病独登台”。唐时老杜的悲哀,

  仿佛是多病,夹住“我们”此处的悲哀。

  以上所引,是从杨炼作品中组合而成的。

  从他的诗中我读到最本质、最残酷的比喻。

  是否认而非认同,构成了诗人普遍的命运。

  是每个在诗里呛死的故乡,提醒词之无能。

  是彼此的绝望甚至无望,本体般闪亮登场。

  什么版本,能让人诗进入“绝望教材”之喻?

  杨炼毕竟是杨炼。况且他离诺奖如此之近。

  2016年7月2日于永安约

  (四)

  你说什么?他的创作不被认同。

  是不认同他的圣坛,或禅灵?

  还是不认同他的诠释意识,或

  不认同他那自创的禅灵同行?

            ——河马《创作手记》

  “罪”这个字,是从《圣经·新约》

  的古希腊文直接翻译过来的。“犯

  罪”就是“错失了人类存在的要义”。

  它的意思一直被错误诠释,并广泛

  传播,从而使其确当性或积极性受

  挫。这个字所指的,其实就是人类

  世袭的“功能失调状况”而已。如是

  我闻:一个古老的错误,从本能到

  精神造成功能性困扰,人性几乎被

  折叠为丑学的时间刻度。从语义学

  上溯源,西方所谓“认识你自己”,

  该不是罪的哲学注脚。东方“开启

  你自己”,便本能重视禅灵的证悟。

  事实如此,禅灵同行不需要被认同。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五)

  别人如何看待你变成了一面镜子,

  告诉你:你是什么样子以及你是谁。

  小我的自我价值感,在大多数的情

  况下,是受限于别人眼中的你的价

  值。你需要别人来给你一个自我感,

  而如果你所处的文化背景中,大多

  数的人都是把自我价值等同于你有

  多少和你有什么,而你又无法超越这

  个集体迷思的话,你终其一生都注定

  会去追求一些事物,无望地在那里

  寻求你的价值和完整的自我感。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以上所引,是托尔最坚实的文字。

  诗歌评论家罗锡文看后不禁叹赞:

  “不仅西天有佛,西方也有佛。”

  是的,般若没有东西之藩篱,于

  灵来说,尤其贴切。因为灵没有

  国界,也没有非国界。先师说过,

  “独而脱俗”。这俗字, 一般来说,

  应指习俗。这里也可诠释为束缚。

  习俗只是束缚人性独立的一个环

  节而已。更多的是认同感。如是

  我闻:灵中有印证,迷思唯揭谛。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六)

  神的语言是几乎无声的,或只

  稍微发点声音;英雄的语言开始

  时是有声与无声的平均混合……

  至于人的语言则几乎全是发音的,

  只是有时发音较轻或是哑口的。

   ——维柯《新科学》

  以上所引,是大美学家克罗齐的老师

  维柯作品中最有意思的文字。有谁会

  关心或关注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和

  人的时代这三个时代的演进呢。透过

  这三个时代各自为“政”的语言,维柯

  竟发现,无论是神,是英雄,还是人,

  发出声音,只是角色担当不同而已。

  神的语言“几乎是无声的”,英雄的

  语言是“有声与无声的混合”,人的

  语言“几乎全是发声的”。逆推之下,

  越没有发出声音越高贵,声音越轻

  越有力量。不像网络时代,人类总

  怕自己的音量不够大,拚着老命,

  放开喉咙,发出各自的最强音。

  为今之计,声波污染最受忽视。

  因为寂静仿佛使人失去耐性。

  再也不愿像神一样默默号令。

  笔者怀念一个成语:哑口无言。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七)

  那天农具老了,禾苗虽未怀新,

  田地也会怀旧,水渠消失了吗?

  有事可作仿佛加入审美,而收获

  倾向累的陶醉,是仪式,复活诗歌

   ——河马《返回仪式》

  拙作虽非古罗马维吉尔的《农

  事诗》,然以农喻诗,忙里偷

  的是闲,若假以辞色,故作

  审美姿态者乎。非也。自然

  的节奏,仍是天人合一的征

  候。正因现代意义的追寻,

  绕不开天下环保的主张。

  而本土先锋诗歌把汉语切

  割成假的钻石,或词性有

  病的“呕吐物”。反思之际,

  混沌的清晰,尤其荡然矣。

  2016年7月3日于永安约

  (八)

  认知、经验、思想和感觉

  在意识之光中来来去去,

  而真正存留下来的只有

  意识之光。这就是本体,

  也是较深层的、真正的

  我。当我了解到了自我

  的真相时,在生活当中

  发生的事情都是相对的

  重要而不是绝对的了。

  我还是尊崇这些事情,

  但是它们已失去了绝对

  的严肃性和沉重感。最终,

  唯一重要的就是:在我生活

  的背景中,我是否能时时感受

  到我本质上的本体存在感,也

  就是所谓的“我本是(l am that

  I am)"?我是否还能感受到我本

  质上的身份就是意识本身……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托尔的新意识论与河马的意态

  液体论有耦合性或亲缘性。区别

  在于,他用意识之光来解释现实

  人生,河马用意态液体来诠释诗

  歌精神。目的却吻合或殊途同归:

  以光的名义,唤醒灵性,达致灵悟。

  而这,是本能本体走向存在的标志。

  2016年7月4日于永安约

  (九)

  像英语,它包括了声带可以

  发出的五个基本音。这五个

  母音是:a,e,i,o,u。其他

  的音则是嘴巴压缩空气而发

  出的子音:s,f,g,等等。

  你会相信如此基本的一些

  发音组合能够解释你是谁,

  或是宇宙的终极目标,甚

  或是一棵树或是一块石头

  的深处究竟是什么呢?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汉语与英语当然有别。然语言

  除了本能,剩下的就是意识或

  意态液体。而事物的存在感,

  或它的存在方式与深度,并非

  “声音”所能穷究或了悟的。

  也就是说,词语自有它的极

  限,绝非万物尺度。否则,

  沉默就失去存在的意义。无论

  创作或沟通,倘使认清语言有

  所不能,而本体有所不及,那

  宇宙沧桑,终极真理,才能转

  化为灵悟之光并进入事物本身。

  2016年7月4日于永安约

  (十)

  爱就是在他人之内辨识出你自己

  的本体,这样一来,在纯粹人类的

  范畴(外相的范畴)中,我们与他人

  都是独立存在的幻相就昭然若揭。

  每个孩子都渴望被爱,其实是渴

  望被认可,不是在外相的层面,

  而是在本体的层面被认可……当

  其他人认出你本体的时候,经由

  你们两人,那份认可就把本体的

  向度更加完整地带到这个世界上

  来。那就是可以救赎这个世界的

  爱……爱使得这个世界不那么世

  俗化,密度不那么浓稠,也让神

  圣的面向,也就是意识本身的光

  亮,更加从这个世界中通透出来。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佛不说爱。只说慈悲。基督说爱,

  而且要上升到圣爱。从概念上看,

  慈悲可能更中性,但爱更像万有

  引力般。这是翻译的问题,也是

  对爱的本体态度问题。因为爱有

  两个主体:爱与被爱。前者是主

  动功能,后者是被动功能。至于

  诗爱,就像我们对待孩子一样。

  你若不是从本体上去发现作者

  或作品,所有的批评可能成为

  一厢情愿,甚至有些过而不及。

  批评之难,或诠释之畏,就在

  这里。倘若像父母对待孩子那

  样,这作品又不是你的“孩子”。

  怎么办?佛之“自觉觉他”,很

  接近本体方式,作为一种意识

  或本能,不管你对作品认可,

  或不认可,只有本质上的“救

  赎”。如是我闻,创作性诠释,

  基于本能本体合一,让禅灵

  同行,更透出了本体的能量。

  佛耶不同,信仰而已。但爱

  是透明的面向,批评也是。

  2016年7月5日于永安约

  (十一)

  有人说,网络空间是当下最大

  的现实。此言一出,让我想起

  维柯在《新科学》一书中,仿

  古埃及的诗性历史分期,也

  就是神的时代,英雄的时代,

  和人的时代三期的划分。顺

  便说一句,人类从来没有离

  开过神。灵性就是神的见证。

  现代或后现代之后,人类可

  能进入第四期,这无疑是网政

  的时代。因为据说我们已进入

  地球村,也算网“政”一把了。

  网络为王,生化主宰。当人类

  在尽情享受这诗性历史第四期

  之际,非诗也加快了它的步伐。

  届时人类可能共创一个超稳定

  的社会。命运弄人。灵性呜呼。

  无人能置身事外,因为一切自

  有程序代劳。那天机器人学会

  写诗,或谈恋爱,人类还能干

  什么?诗写还有什么意义?

  本能本体合一,可能由非诗

  来代理。那么词语,将把

  自己像空气般分离或召集。

  谁知道呢。网络词性,

  告知廉颇,尚能饭否。

  2016年7月5日于永安约

  (十二)

  疏离的意思是,你在任何情况下、

  任何地点,或跟任何人,甚至跟

  你自己在一起时,都无法感到自

  在。一直想要得到“回家”的感

  觉,但却总是无法放松自在。20

  世纪最伟大的几个作家,像卡夫

  卡,加缪,艾略特,乔伊斯,他

  们体会出 “疏离”是人类存在

  的一个普遍的困境,也许他们

  自身就有很深的感触,所以能

  够在他们的作品中把它表达

  得淋漓尽致。这些作家并没

  有提供解决之道。他们的

  贡献就是:反映我们人

  类的窘境,让我们更加

  清楚地看到它。能够

  清楚地看见自己的

  窘境,就是迈向

  超越它的第一步。

      ——艾克哈特·托尔《新世界》

  本体的疏离,就是人类的天性

  与本质被一点点稀释,无论是

  有意或无意,稀释使人走向失

  真或非存在。一般来说,人类

  的痛苦,莫过于活得很虚伪很

  假。写作也一样。很假的活着,

  很假的写作,虚幻犹如艾略特

  笔下那只在雾中收缩瞳孔或痛

  苦或迷茫的猫。而疏离与反疏

  离,业已成就了托尔列出的几

  个大家,进入21世纪,可以

  循着“疏离—荒诞—回家”之

  路径,以期待更多的文学大家

  涌现。为什么呢?在我的意

  态液体中,感性之殇,介于

  疏离和荒诞之间。回家之殇,

  介于词性眷恋之间。回家

  可能走向何方?若伴随灵

  的释然,将为“回家”这

  一充满未来性和不确定

  性的存在方式而加油吧。

  灵性或揭谛,或不揭谛。

  这,取决于人类自己。

  2016年7月7日于永安约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札记 读书札记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高中作文

    查看更多高中作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