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秋收

作者:黄皮人   发表于:
浏览:138次    字数:3312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秋天,是多彩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京城无处不飘香,最是橙黄橘绿时。

  眼下的京城,经过秋雨的浸润,秋风的渲染,将一片片、一丛丛青枝绿叶渐次嬗变为鲜亮斑斓的颜色。那红的枫叶、黄的银杏、紫的篁竹,以及众多的植物竞相争妍,以最华丽的盛装展示秋的风情。人们仿佛在一夜之间,步入了浓墨重彩的油画世界,充分享受岁月馈赠的美好时光。

  城里如此,京郊呢?又到了一年一度相约收获的日子,在一路秋色的伴随下,我从城里驱车来到了农村。

  这里位于金山岭长城脚下,毗邻密云水库一隅,是一处古老的村庄,有一百多户农民。多年前,大弟夫妇在这里租用了当地农民闲置的一套农舍,有正房两大间,偏房各两间,中间一块约有三分的空地。此外,他俩又在房东的帮助下,在山坡野地开拓了几亩农田,于是院里种菜、养鸡,院外种粮、栽树,成天忙得不亦乐乎。老两口一年四季除了冬日农闲呆在城里,另外三季便扎根于广阔天地,春播种,夏耕耘,秋收割,俨然成为地道的“新型”农民,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每年我都要来这里,不为耕种,只为休闲,春观花、夏避暑、秋采摘。时间长了,我发现这里还有许多城里的退休老人与大弟夫妇一样,钟情于田园生活。这真是一种新奇的生活模式:当一批批农村青年赶赴城里打工的同时,一拨拨城里退休的老人却纷纷来到农村安营扎寨,形成了两股人流。这情形倒使我想起了钱钟书老先生的一句名言:城外的人想进来,城里的人想出去。

  春天来这里时,眼前一片旷野,经过一冬蛰伏的大地,袒露着宽阔的胸膛。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在氤氲白雾之中,人们走进了田间地头,将一粒粒希望的种子,播撒于黑色的土壤里。眼见得大弟夫妇那专注的神情、娴熟的动作,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那发自于内心的喜悦之情。

  夏天来这里时,眼前一派葱茏,在阳光与水的调和中,大地孕育了生命,种子正在茁壮成长。正应了那句老话: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各种植物按照祖传基因长出千姿百态的模样,有的挺直腰杆,有的俯卧大地,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嫩翠欲滴。眼见得大弟夫妇迎着晨曦而出、踏着夕阳而归,我分明感受到了他们对于农耕生活的乐趣之意。

  秋天来这里时,眼前硕果累累,成熟的气息弥漫在田间地头、院里院外,空气中飘散着诱人的清香。徜徉在村子里,但凡遇见路人,不论熟识还是陌生,都是笑脸相迎。不用说,今年又是好年景,丰收的喜讯荡漾在人们的心头,昨日洒下的辛勤汗水今日变成了丰硕的成果。

  大弟夫妻院子里的三分地生机勃勃,上面长满了瓜果菜蔬,它们姿态各异,五颜六色。这是经过悉心设计打理的,像花园一般呈现出艺术的状态,一排排、一垅垅作物分门别类,整整齐齐,有地上长的、墙头爬的、还有架子上趴的。

  西红柿、茄子、辣椒三组为伍,手牵手像姐妹,都长成小树一般枝繁叶茂,结的果却泾渭分明。西红柿是红色的,椭圆形,头上顶着绿色的草帽,像穿着红裙子的小女孩天真浪漫。茄子是紫色的,长条形,戴着尖尖的紫色长帽,像雍容华贵的夫人气质优雅。唯有辣椒个性鲜明,既有红的,又有绿的,体态窈窕,脚底尖细,像芭蕾舞蹈演员翘首直立。

  丝瓜、苦瓜、豆角结伙成团,它们凭着长长的藤蔓爬上了墙头,从墙里探身墙外,仿佛在演示自己的攀爬技艺。这些小家伙充满灵性,生长速度快,果实结得多,接二连三地窜将出来讨好主人。

  南瓜、冬瓜、西葫芦仿佛桃园三结义,它们的藤蔓紧紧纠缠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由于个大体壮,大弟特地在院子中间为它们搭建了一个固定的铁架,有2米高,让它们像竞赛一样地疯长。

  这些看似普通的蔬菜,却解决了生活的大问题,它们都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维系着生命的健康。这是绝对的绿色产品,吃着放心,味道纯正,口齿留香。想起在城里买菜,尽管摊贩信誓旦旦地告诉你,绝对是绿色的、有机的,其实连他自己都搞不清楚这些菜的生长环境。

  在这里就不一样了,不用出门买菜,餐前不慌不忙地围着菜地随意挑选几样。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有些菜不用洗就可生吃,绝对原汁原味。因为味蕾是不容欺骗的,具有超强的辨别能力,那西红柿一股淡甜,黄瓜一股清香,辣椒辣得痛快,苦瓜苦得其所。

  圈养在院子里的鸡也爱凑热闹,正当我们准备燃火做饭,它们集体吟唱起“咯哒、咯哒”之歌。那声音特别清脆悦耳,仿佛在告诉我们,笼子里有蛋,刚生产下来的,请再添一道菜。田园生活就是这般富有诗意,不仅能够收获大地馈赠的精华,而且总能得到意外的一份惊喜。

  前往地里采摘,这是我们每年秋收时节来这里的高潮,总有一种心花怒放的感觉。

  开着汽车去田里,这是“城里来的农民”,当地人们如此称谓。站在种植玉米的地头,放眼望去,全然没有春天的冷清,夏日的深绿,满眼一片金黄。玉米杆密密匝匝昂首挺胸一望无际,头上顶着深黄色的穗,像小女孩扎的辫子一般;身上挂着枯黄的叶片,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最可爱的是玉米棒子,它们挣开了裹在身上的外衣,露出了金黄的身子,颗粒丰满,就像小婴儿依偎在母亲怀里,用稚嫩的眼睛凝视着外面的世界。

  真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没有耕耘,哪有收获?种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既靠自生的发芽、开花、结果,更需人为的剪枝、薅草、施肥。日复一日的劳作,历经风吹雨打,忍受蚊叮虫咬,虽然我们对这一过程体会不深刻,但能够从身旁大弟那黝黑消瘦的脸庞和粗糙结茧的手掌上读出来。

  采摘玉米,要将一个个棒子从玉米杆上剥离下来,大弟给我们作了示范后,轮到我们上场。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农活在我们手里却显得十分笨拙,因为手臂被干枯的枝叶扎得一阵阵刺痒,手心被坚硬的玉米杆硌得一阵阵疼痛。再加上此时烈日当空,地里密不透风,闷热难耐,不到半个小时,我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模样狼狈不堪。原来,采摘并不是想象的那般轻松愉快,也是一段艰苦磨练的过程,我不由想起“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古训,今天算是有了切身体会。

  大弟见状,手一挥,要带我们去采摘栗子。我们像逃兵一样撤离了玉米地,驾车来到一片树林前,此前没少吃栗子,这次是第一次看到栗子的产出地。

  栗子树不高,树冠覆盖面积大,叶缘呈锯齿状,树枝上挂着一粒粒圆圆的果实,周身长满了针刺。仔细观察发现,绿色的没开口,深黄色的裂开了口,里面露出褐色的栗子,像在微笑。我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去触摸,还未触及颗粒,被针刺扎了一下,好痛!一时间,我有点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下手?我脑子里立即浮现出一个镜头:电视播放动物世界里,狮子遇上刺猬不知如何下口,急得团团转。

  抬头看大弟,他手里拿着一根细长的木棍,朝栗子一敲,栗子落地,凭借自然落体的重量打了几个滚,栗壳和内囊分开。再看周围地上,密密麻麻散落了好多栗子,在草丛中、树叶里分外醒目。这一发现,立即使我兴奋起来,沿着树林开始捡拾地上的栗子,不到一会儿,手里的篮子装满了。

  大弟见我们玩得高兴,身手敏捷地爬上一棵树,拉着一根树杈使劲摇晃,栗子纷纷坠地。虽然有一部分壳核分离了,但也有一部分还在赖在栗壳里,得想办法掏出来。但见大弟用一只脚踩住栗壳,露出裂口,再用另一只脚一挤,栗子从壳里蹦了出来。

  看来捡拾栗子要比手掰棒子轻松得多,也刺激得多,这里不仅有树冠遮挡了烈日,而且也无须花大力劳作。但等我们往回返时,感觉身上奇痒,这才发现身上被蚊子咬了许多大包,红红的、鼓鼓的。真是秋天的蚊子毒更大,更狡猾,趁我专注于采摘,便悄悄袭击了我们。看来,干什么事情都不是那么容易的,得付出代价。

  如此辛苦,我不由对大弟产生了怜悯之心,便劝慰道:“回城算了,这里太辛苦了。”

  大弟说:“习惯了,没感觉辛苦。”

  我说:“你常年往返于城里和农村,花去的汽油钱、高速路费,以及其它支出远远高出你的收获,不划算。”

  大弟说:“账不能这样算,我要的是这种生活状态,在这里我们两口子精神状态非常好,身体也比以前棒多了,退休这么多年没进一次医院。”

  我没有再说话,陷入沉思。感觉我与大弟都在考虑收获,我考虑得比较现实,看得见、摸得着;而大弟考虑得更长远,看不见、摸不着,但层次更高。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杂文 秋收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