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阿敏 :心有清泉 汩汩流淌

作者:阿敏   发表于:
浏览:51次    字数:4307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2篇,  月稿:0

  ——湛蓝“结草衔环”系列作品读后

  湛蓝,香落尘外文学平台总编辑,一位有着相当人文修养的天府之国的女子。在文学平台名气响当当的她,为人却平实谦和低调,率领卓越的团队勤奋地耕种一方文学园地,把开阔的人文视野和精到的专业眼光结合起来,达到一种豁达旷远的境界。走近湛蓝缘于文字,她的专业与才华,使我心仪,更使我敬佩。

  阅览她的散文,体量相对饱满,但文字简洁,颇具张力。文字中融入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作品浸染人间的烟火味道,借之以抒怀以明志,足见她的追求品位和生活逸趣。她用文字告诉读者:这世间充满了无法描摹的美与生命,这世间多种多样的植物动物都是上天的恩赐!

  浏览她近期所撰16篇《诗经》植物系列作品,无不充溢着她的学识渊博,无论是历史知识、典故、诗词,还是成语、传说故事,随手拈来,从不同角度解析植物文化内涵。植物是人类发掘大自然奥秘的一把钥匙,植物象征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是相互影响的。由此,“结草衔环”系列作品值得细品。

  系列作品中首篇写《蓝》。结草衔环,蓝草为蓝。足见作者对“蓝”的喜爱。蓝,用靛青染成的颜色,天空之蓝,大海之蓝。也表示植物名称,如蓼蓝、菘蓝等等。蓝,蕴含着丰富的蕴意和内容,是宁静、自由、清醒。蓝色是安抚之色,智慧的颜色。“湛蓝”自己不正是一个智慧女性吗?

  《桂花》篇中,“桂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与梅兰竹菊一样,包含着不同层面的精神文化底蕴,有着深厚而浓重的历史内涵,在花卉界独树一帜,标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非凡意义。” “桂花比较娇贵,喜欢温室一样的生存环境,生在黄河流域的人既看不到肉桂,也看不到桂花。”桂花被视为百药之长,它药用价值“生津润泽,源于桂花舒缓喉咙、化痰止咳的药理”。桂花用来做茶饮和糕点美食,以飨大众舌尖。对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广寒糕)、菜肴的描述,令读者馋言欲滴。篇中,作者多处引用到古诗词,譬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王维《鸟鸣涧》);”暗淡轻黄体性柔,情疏迹远只香留。何须浅碧轻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李清照 《鹧鸪天.桂花》)。介绍了典故“蟾宫折桂”、桂花糕的民间传说等趣闻轶事。作者品评桂花“我个人更偏爱桂花不浓艳,不雕琢,不骄矜,孤俏素洁,淡雅娴静的脾性。”这无疑是作者的自我写照。

  《萱草》篇,“萱草是中国的母亲花,代表母爱。康乃馨是西方人习惯送给母亲的花,表达感恩之情,我们是不是应该坚决地将萱草送给母亲。”这让我想起前些年,一些年轻人热衷于所谓圣诞节、狂欢夜,似乎淡忘了属于中国传统的节日。萱草分为黄花萱草、重瓣千叶萱草、大花萱草三大类。萱草又名忘忧草,俗称金针菇、黄花菜。实际上,萱草和黄花菜都属萱草类,长得特别像,但不是一种,误食萱草会中毒,唯有金萱才能食之。“萱草生堂阶,游子行无涯。慈亲倚门望,不见萱草花”(孟郊《游子行》)。表示母亲对游子的担忧。因此,古人用萱草指代母亲,成为意象。大诗人白居易曾以萱草的忘忧意象写下千古名句“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作者由萱草联想到自己和妹妹是计划生育政策下的幸存者;由萱草思忆送爱女远行求学的场景。《萱草》读来妙义环生。

  《菊》篇,画面感十足,“我把花盆一一放在院子里,填土,种植,等我直起腰,见满院子胭脂点雪,瑶台玉凤,清水荷花,粉女王,飞鸟美人,天鹅舞,汴梁绿翠……宛若一群美姬蹁跹,俨然送了我一座花园。”读者透过文字,欣赏满园品种丰富色彩绚丽的菊花,顿感神清气爽。菊花肉不仅精美,还能治愈头晕目眩、风热上扰之症,还能啜饮,菊花茶、菊花酒,深受欢迎。作者以“采得黄花作枕囊,曲屏深幌閟幽香”句引出陆游和唐婉这对伉俪的爱情故事,再次令今人感慨万千。菊花丰富的文化内涵,注定了它的不凡,在花间君子中也占有一席之地,“松竹梅菊”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笃爱。从古至今,菊花始终是人们的最爱。作者妥帖地为读者描绘了吴昌硕先生爱菊、画菊、咏菊、种菊的景象。

  一种花卉激活一个博大精神的情感世界,这些植物种类的知识性与文学性结合,让人增长见识的同时又获得了很强的审美体验。平素没有足够的阅读积累,是难以酣畅淋漓地表达。作者将人生经验感悟,人物事件、审美经历融为一炉,终将归结为以花明志抒怀、抒情、抒心。

  《竹》篇,“春夏交替时的竹子,脱去笋箨的竹子是清新的绿色,绿色上面有一层浅浅的白粉,像身体颀长的女子薄施粉黛“。多么生动美妙的比喻!“竹子在人类衣食住行用的方方面面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为中国农耕民族撑起了一片天,人类是应该感谢竹子的。”推介的全竹宴对读者的味蕾又是一次冲击。

  作者秉持“人对待花的态度,即是对生命的觉悟”的观念,是触摸到生命的质感的心声。读着她的作品,清逸与纯真一缕一缕地从字里行间流出,渗透了生命的静幽淡雅,一股灿然的青春之风扑面而来。她能够优雅地面对红尘大千世界独善其身,用独特的笔触挥洒自如,幻化出独树一帜的意象表达,为读者铺就出一幅赏心悦目的画面,深厚精到的语言功底、大巧不工的词句推敲,老到驾驭的文字功夫,令我仰慕。感觉每篇作品充满岁月所赐予的层层生动的色彩。

  作者自述“再次捧起《诗经名物图解》这本书,为求甚解,每见一种植物,翻箱倒箧,顺着千年的经纬细细端详、揣摩”。深朴的《诗经》、瑰奇的《楚辞》,异彩纷呈的诗词曲赋,曲尽人情的四大名著等等的引用,在篇中抬眼可见。作者娴熟地携领读者重温典故,“夸父追日”(《桃》篇),青梅煮酒(《梅》篇),藕断丝连(《莲》篇),剖析这些植物的自然属性(内在属性)和社会属性(实用价值),让读者明白莲的花语是信仰;芣苢即车前草,其花语留下足迹;白茅既是一种传情之物,也是有情植物、长情植物;匏瓜的花语是健康长寿,因而匏器是馈赠新婚夫妇和年迈之人的上选。

  《桐》篇,使读者区分出泡桐与梧桐是不同科属的树种,直观的区别在于树干和花的颜色。泡桐叶大无毛,能吸附尘烟,抗有毒气体,净化空气,是厂矿区域的理想绿化树种。梧桐主干端直,树冠阔大,春天繁花似锦,夏天浓绿成荫,桐花开是春夏交替的物象,桐叶落则是秋天的信使。作者通过元稹的《梁州梦》重温了白居易与元稹的缟纻之交。读《桐》,我恍然醒悟,原来,市人民广场的桐树是梧桐树,并非法国梧桐。而我居住小区里那棵以往被称之为法国梧桐竟然是悬铃木。

  散文写作讲究如诗如画的,即读着文章能像看到一幅画,能够感受到有诗性、有味道、有文采、有审美情趣。“夕阳西下时分,母亲在厨房里准备晚餐,父亲燃着烟草绕着莲塘散步。我带着外甥紧随其后。黄狗也跟风似的,摇着尾巴不时发出亲昵的‘呜-呜’的鸣声”(《莲》篇)。“当仰躺着看向天空,光线刺激得鼻粘膜痒痒的,禁不住打几个喷嚏。我记忆最深、最惬意的场景是躺在草坪上嚼茅根。草坪、路边都生长着密密匝匝的茅根,蹲在地上,逮住茅叶一扯,茅根便顺着生长的路径启开浅表的泥土,露出一截一截白花花嫩生生的根。”“当然更多的时候爷爷能轻易防着我的小把戏,他一手挡着我,另一只手点叼在嘴唇上的烟,点燃烟再把火柴故意拿给我吹,又不扫了我的兴”(《白茅》篇)。温馨的画面使文章有了憨憨之情,可爱之处,摇曳着生动和灵气。

  作者以散文的形式普及植物学科的知识,“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

  《荠》,李时珍《本草纲目》中记载:“荠生济泽,故谓之荠”,济,有救济的意思。“小小的野菜,体现了自然界物序的取舍与成全,想来颇有一种悲壮。”荠菜被誉为“菜中甘草”。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健康,有健胃消食、明目降压等功效。

  《匏》,匏是华夏最古老的作物和吉祥物之一,是葫芦类的总称。匏又称匏瓜。用匏制作的乐器有葫芦笙、葫芦丝。文中娓娓道来匏尊壶的来源,令后人了解、仰慕清代书画家篆刻家,善制宜兴紫茶壶的陈曼生先生。

  从生活故事中,或从故事的缝隙里发现诗意与思想,决定了两种不同文学效果。用思想和才华写作,作品必定深邃而雅美。作者怀着一颗敬畏之心,敬畏天地,敬畏大自然,轻轻地弯下腰,或是蹲下身子,拂去时间的落垢尘屑,用民族的纯粹的文字,屏声敛气,掬水映月,将生活一笔一画地呈现出来。一切语境皆意境,一切观念思想皆语境之物。但任何一株花草之彩,必然折射一抔泥土的养育之辉。

  优秀的文学作品给予读者美好的力量,依靠着这种力量,整个民族的文化才能延续下去。而优美的文字总能触及到内心最柔软的那根弦,安静祥和在生命中奏乐,使生活恬静而美好。正是因为充满这样的光亮,内心对这个世界上的真善美和假丑恶,永远不会麻木不仁,即便障碍也构成一种仰视的形态,就像人们面对枝干斑驳的老树,老树上的枯藤残叶,也会感到一种深厚的美。

  有人说,一篇好的散文,是有灵魂、有气息、有色彩和有汁液的鲜活生命。它既有来自先天的禀赋,又有作者后天的学养、阅历、精神陶冶,以及孕育作品时的时空氛围和分娩作品时个人心绪状态,日精月华、雨露滋润,多种优越因素的凝聚,才能诞生一个优秀的生命。心中蓄有一汪清泉的灵性女子,必定能令人产生非常柔和之感的。所谓胸有清泉,就是各种情绪都能在心里流转、回旋、净化。既能自净,又能感化他人;既能去污,又能去火。从其形象、语言中,流溢出来的必是清爽、温婉、蕴藉的感觉,它弥散了,扩展了,消融了,渗透了,成了当今世间正能量的一份子。

  作者的这个系列作品增长了读者的见识。这些植物的文化意蕴大多代表了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和向往。所撰写的林林总总十几种植物等大多属于南方植物,我们关注了解甚少。而地处西北的库尔勒除了竹子、梅、蓝这几种植物不见其踪,其他植物能零星看到它们的身影。读《荇草》,得知博斯腾湖水域中的“金莲花”即篇中的《荇草》。遗憾的是人们未曾留意它们的习性、特点、药性、药理,似乎辜负了大自然对人类的垂青和怜爱。

  静默居家抗疫的两个月里,少了杂事的干扰,凝神阅读“结草衔环”系列作品,思绪自然而然地随着文字,走进了一座座植物园,走进了一扇扇图书馆,走近了一段段历史故事,无疑是对焦躁与不安的洗涤净化和安抚慰藉,借由他人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悟,重新回味昨日的清纯与宁静,使自己的生命变得厚重、开阔,从而顺流求本去追寻心灵的安静。

  反观自己,陷入日常的忙碌,无数细小而琐碎的事件,缭乱了双眼,模糊了视线,凝滞了脚步,壅塞了襟怀,活得粗糙简陋。当用心去读这些美好的文字,渐渐发觉自我反应的迟钝、思维的狭窄,于是便有了揭示自身缺点的钥匙

  时下新冠疫情肆虐,中医预防疫情优势凸现,传承中医文化,弘扬传统中医学恰逢其时。引导人们认识身边的植物、中草药,探究和了解它们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医药文化,从而敬畏和感恩大自然,大势所趋。

  2022年10月10日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清泉 湛蓝 阿敏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荒漠烟花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10-12 08:01
    美文苑
    细心的读音,专业的评论。心心相印处,文字去结缘。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