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读完谭五昌教授所著《在北师大课堂讲诗(台港澳专辑)》一书,收获最大的是,在短时间内对于台港澳的著名诗人有了一个集中的和比较性的了解。在这些诗人中,我觉得最有思乡之情的,当属诗人余光中。当然,不用比较,就凭余光中的海峡两岸家喻户晓的《乡愁》一诗,也知道余光中的乡愁,是真的乡愁,是别人不能比拟的。这也就是谭五昌教授在书中所说的,有人把余光中介绍成现代派诗人,而余光中随即加以更正,认为自己是新古典主义诗人。
为什么他是新古典主义的诗人?我觉得,是因为余光中的诗歌,包括《乡愁》,包括《乡愁四韵》,包括《长城谣》等等很多作品,从形式和意象上都有诸多的中国古典文化和中国元素,在内在情感上继承了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民族文化传承感;从个人出身和情感上,他本人更是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古典和传统的烙印。
乡愁的出处,有人说是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或者汉乐府《悲歌》: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或者汉古诗《行行重行行》: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当然,脍炙人口的当属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其实这些诗歌都是写了思乡之情,而并非我们今天说的乡愁,或者思乡的愁绪,而且这些诗歌中,也没有乡愁一词出现。乡愁一词,最早出自于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当然席慕蓉也有一首《乡愁》是后来的,也就是说,这一个词是诗人余光中创造的,有他的独创性,而且我认为,不但有他的独创性,而且有他的独特性和独有性。每次读了余光中的诗歌《乡愁》,其收获就是促使我对“乡愁”这个词保持敬畏,不敢轻易使用。我也试着用过,总是感觉像一顶特大号帽子,扣在我的脑袋上“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余光中为什么能写出《乡愁》,为什么能独创出乡愁这个词语,都是因为人所共知的原因,海峡的阻隔和历史原因的阻隔的缘故。正像余光中在自己的诗集《白玉苦瓜(序)》中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余光中生于1928年,祖籍福建泉州,二十岁去了台湾,而亲人都在大陆,后来又去了美国,漂泊异乡,寄人篱下。余光中有家回不得,于是,就有了难以释怀的思乡之愁,难以言表的想家之情,是非常痛苦的,不是诗人强装出来的。就像同样是老余家一员的诗人余秀华,她的痛苦是真的痛苦,不是无病呻吟的作态,所以她的诗歌就写得真,写得感人。一个是被时代、地理和历史设定所阻隔,才有乡愁;一个是被天生的、无法治愈的残疾所阻隔,才有心灵的痛苦。如果老天变个法术,让余秀华一夜之间变成一个身体健全而且貌美如花的大美人,身后的追随者一抓大把,她还会不会写出那么出彩的诗歌来?估计是写不出来了。同样的理由,我一直在猜想,余光中先生后来,也就是两岸通航了,来去自由了之后,还有没有那么浓厚的乡愁?我从谭五昌教授《在北师大课堂讲诗(港澳台专辑)》里找到了答案。
谭五昌教授写道:“2013年12月28日,余光中应邀到海南参加海峡两岸诗会,很多余光中的粉丝要求余光中朗诵《乡愁》,余光中拒绝了,因为他并不认为这首诗是他的代表作。很多时候,诗人自己所认定的代表性作品和社会大众所认定的代表性作品并不完全吻合。”谭五昌教授写的这个事实肯定是真实的,但是他给出的余光中不愿意朗诵《乡愁》原因是因为这不是他的代表作,我是不认同的。难道作者朗诵一首诗歌非得要朗诵代表作吗?何况作为诗人,都觉得自己的作品每一首都是最好的。所以,我觉得,真正的原因是时过境迁,两岸来去自由,他本人回家自己,已经失去了当年因为有无法逾越的重重阻隔而写下乡情绝唱《乡愁》的那时的心境、心情和感觉,所以,现在读起来就没有激情和泪水,所以他不愿意朗诵。当然,要是放在如今,他不一定能写出这样的诗歌了。
所以,我觉得和当年的余光中比,我们都是没有乡愁的,如果要说有,那是不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假如有这样一个人,家在陕西农村,家里还有一个老哥哥和其他亲属,而他本人离家在外,整天像候鸟一样,热天在北京,冬天在海南,还要写诗说乡愁,那其实只是仅仅为了写诗而已,不见得有真正的乡愁。我们都是有故乡的,不管千里万里,要回故乡立马就可以回去,所以严格地说来,我们都是没有乡愁的,仅有的只是思乡、乡情、乡恋,而不见得就是思乡之愁。
最后,我们再回到余光中的乡愁上来,再回到两岸读者对于《乡愁》这首诗歌的青睐上来,再回到历史的渊源和现实的海峡两岸,乡愁已经不仅仅是个人的感情,而是两岸人民对于一个中国、一个民族的坚定的骨子深处的不可动摇的认同感,是两岸人民盼望祖国统一的民心所向。所以,余光中的“乡愁”,已经不是一般的小小的愁绪,而是大乡愁,大情感,值得敬畏!
审核编辑:落叶半床 精华:落叶半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