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爱传承南县地花鼓
一一记南县地花鼓艺术家何重光
彭佑明
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建治虽然只有126年,但有着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和农耕文化底蕴。南县人在湘楚文化熏陶下,表现出了充满智慧的性格和创新精神,创建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合了华夏文化和乡土民族文化。流传于南县地域的民间舞蹈艺术一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花鼓,就是典型代表。诞生在南县地域的何重光先生,似乎是专为地花鼓而生的,他把传承地花鼓艺术当作毕生的追求,成为了具有广泛影响的著名本土艺术家,受到了大家的尊敬和敬仰。
初心浸润地花鼓
何重光先生自己说,他是在地花鼓中浸润长大的。当中国京剧以“四大徽班”进京后不久,洞庭湖腹地的南县地域,于17世纪90年代孕育诞生了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地花鼓。来自于四面八方在洲头上讨生活的民众,“农忙务农,农闲演出”地花鼓。于是,这里如春节、元宵节、春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节日,再加上人们婚嫁、添丁、生日、做寿、丧葬等红白喜事中,必定演出地花鼓,使得这一方城乡土地上响彻着地花鼓的优美旋律,打动着人们的心弦,引来围观的人群。最喜庆欢乐的,就是从人逢中穿来穿去的孩子们。何重光先生小时候,一到春节便与小伙伴们一起沉醉在街头巷尾到处响起的地花鼓声中。他被那些情郎妹子的诙谐幽默场面所吸引,特别是在正月十五期间,他跟着地花鼓演出队伍从这条街跑到那条街,从这个村走到那个村,沉迷浸泡其中,使童年的欢乐在地花鼓的追逐中展现、升华。年复一年,循环往复,他由此深深地爱上了地花鼓的曲调和表演。特别是地花鼓的那种优美旋律曲调,在他的心里和脑海中深深的扎下了根。
南县地花鼓的五种表现形式,如对子地花鼓、竹马地花鼓、围龙地花鼓、蚌壳地花鼓、板凳龙地花鼓,他耳濡目染,烂熟于心。尤其是一旦一丑演出时,小丑化装“小花脸”,在鼻子上划一直白的,两眼上各处划一道白的,或是在额和鼻梁交接处划上三道横的“三花脸”,穿着马衣马裤,头戴砣帽,手舞花扇,那副滑稽的样子总是引他发笑。而小旦身穿彩衣彩裤,梳理蝴蝶头,结一条大辫子,头上戴着凤冠或是插花,手里舞着扇或帕,楚楚动人,总深深的吸引着他。什么十二月望郎、采茶、插花、扇子调等,总在他心弦上回响。他从心里喜欢家乡这土生土长的地花鼓艺术,热爱着这唱响整个洞庭湖腹地的地花鼓艺术。这些从小就伴随着他成长的湖乡地花鼓,在他梦里缠绕的旋律,像进入了他的血管里,融化在血液中,使他为日后献身地花鼓和花鼓戏艺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工作不忘地花鼓
地花鼓从民间舞蹈艺术,发展成为花鼓戏艺术,是一种艺术升华、提高的自然规律。何重光先生于1960年15岁那年,高高兴兴地进入了国营南县花鼓戏剧团工作。他一边从事大筒演奏,一边进行花鼓戏音乐编配等。他知道,农村民间小戏,特别是花鼓、花灯等,古已有之。尤其是清代乾隆以来,各地元宵扮演釆茶、秧歌、耍狮、走马、扮釆茶妇、唱采茶灯曲等,比比皆是。是地花鼓的发展,促进了湖南花鼓戏的繁荣。那些花鼓戏曲调,几乎无一不是在地花鼓艺术上发展的基础上繁荣过来的。在封建社会和旧的社会中,那种睥视劳动人民的艺术创造,将地花鼓作为下里巴人,甚至予以打压禁锢的行为,严重影响了这种民间艺术的自然发展。
1951年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发了《关于戏曲改革工作的指示》,加大了对地方小戏的扶植力度,极大地促进了南县地花鼓的健康发展。
上级传达的这些有关精神,极大的鼓舞了他的信心,开阔了他的眼界,丰富了他的学识,坚定了他从地花鼓起步的花鼓戏艺术探索步伐。
他积极坚持在地花鼓和花鼓戏的艺术海洋中遨游,努力攀登南县本土艺术的高峰,先后为南县的一批剧作家创作的戏剧、曲艺等谱曲。如:为马永森的《梨花雪》、《春暖花开》,陈钦安的《拖拉机往哪里开》,刘松培的《任务》、《秤砣风波》,彭棣华的《渔哨》、《哪样要得急》、《犟嫂子学开插秧机》(弹词),刘国钦的《闹店》和易可创作的反映段德昌烈士革命活动的地花鼓小演唱《一张报纸度难关》等作品谱曲,这些作品都参加了省级汇演并获得各种奖项和社会各界的好评。他后来被湖南省戏剧家协会吸收为会员。
上世纪80年代,他又积极涉猎广播电视文艺,于1993年为马永森的广播剧《中南海之夜》制作配乐,在青海广播电台播出。翌年,又与易可合作编创广播音乐专题节目《田园新歌》,并获该年度湖南省广播电视优秀节目三等奖。
早在1974年,他在花鼓戏资料极其匮乏的情况下,就受县文化局领导之命,积极搜集整理编辑花鼓戏常用曲调。他认真查阅搜集各种艺术书籍,找民间艺人交朋友采录曲调,拜访地花鼓传人和花鼓戏名家,仅花了半年多时间,就编辑出了一本花鼓戏常用曲调、新编曲调和常用锣鼓经的《花鼓戏常用曲调选》。这本曲调选印刷上万册,发到当时的各公社、行局、学校、工厂等单位,受到热烈欢迎。笔者当时任公社文化站辅导员,曾经将一批这种他编辑的书籍,发给了各大队的文艺宣传队,使许多热爱地花鼓的人们,即能表演出群众喜闻乐见的地花鼓,又学习到了花鼓戏,为丰富当时的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着力传承地花鼓
何重光先生一生对地花鼓一往情深,积极在传承上发力,试图为南县地花鼓的发展做出自已应有的贡献。
他即使退休后也热爱着地花鼓,为地花鼓而积极贡献力量。他像年轻人一样,积极报名参加了县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队。原来,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2016年7月1日施行了《湖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办法》。不久,中共南县县委和南县人民政府成立了“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突出南县地花鼓项目申报工作,并立即着手抢救,制订出了保护规划。他与大家一道披星戴月的走遍了12个乡镇的200多个村、居委会,对地花鼓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和搜集整理工作。
他不顾自己年纪偏大,不管夏天的高温酷暑,还是数九寒天的冷冻,总是克服各种困难,身先士卒,深入田间、地头、禾场和街头巷尾,打开收录机,铺开纸笔,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朋友,抒胸怀,谈感想,探讨地花鼓艺术。他积极搜集地花鼓的具体唱腔曲谱,釆录地花鼓艺人的所有唱段,记录地花鼓艺人谈论的所有资料,将地花鼓艺术的点点滴滴收入心中。
通过几年风里来雨里去的辛勤付出,终于搜集整理了300多首南县地花鼓的曲调曲牌。由于他个人的努力,这些濒临失传的南县地花鼓曲谱非物质文代遗产得以记录保存。2011年5月,他又积极参与《南县地花鼓基础教材》的编撰工作。紧接着又是积极参加南县的两届地花鼓艺术培训班的培训工作,和“湖南省首届南县地花鼓艺术节”的筹备及演出活动。在湖南省首届南县地花鼓艺术节中,他编曲的《采茶》节目获得一等奖;在翌年“湖南省第二届南县地花鼓艺术节”中,他与人合作的《我要打地花鼓》又获得了金奖。直到2020年,他为彭佑明创作的小型花鼓戏《禁捕》谱曲,受到观众好评。今年又为罗安磐与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指挥部办公室合作的电视专题片《打起地花鼓赞湖乡》谱曲。一直到这部饱含他一生心血和无限激情的《南县地花鼓曲谱选》的出版,他的心里装的都是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何重光先生说:悠悠60年,一生都和南县地花鼓及南县花鼓戏为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