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文精选

浅谈“编按语”

作者:相思   发表于:
浏览:173次    字数:3570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90篇,  月稿:0

  说起“编按语”的话题,我欲几次提笔想说点什么,但又搁笔保持沉默。因为,自己只是一名初学的编辑,况且这个话题,已有不少先辈们都探讨过,自己能谈出点什么新意来?值得怀疑,恐怕连三岁的小毛孩听过之后,也会连声喷嚏、直吐沫。直到前几天,我浏览网站的作品,看到某编辑留下的“编按语”,又激起了我这张臭嘴,不得不大声疾呼几句。只是心里面一点不成熟的闲言碎语,仅供大家斟酌,权当茶余谈资吧。

  一、编按语的认识

  在说这个议题之前,我给大家讲一个实例。也许大家都知道这个网站的名称,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我只能说“某网站”。

  我刚去某网站发文的时候,给我的直观感觉就是:投稿量大,点击率高,编按语精准。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编按语,大部分编辑都能紧紧抓住文章的脉络,针对作者的主题思想,全方位地加以破析。真正能起到作者与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同时,既让作者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又让读者学到一定的写作方面的技巧。某位“老总”写的编按语,那更是某网站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千字的文,他能写出七百字的编按语,前提是你文章的质量足够好,他不想写都不行。精准的程度,用“钻心入骨”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破析到作者构思的心里了。在此情况之下,某网站岂有不欣欣向荣发展之理。

  案例说到这,大家应该知道编按语的定义了吧。编按语,在百度上查到的解释是,作者或编者附加的说明或判断。就我们原创文学网站来说,编按语就是,编辑为了让读者更多地知道或理解领会作者的写作主题思想等,编写的客观性的看法或评论。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为文前编按语、文中编按语、文末编按语。我们网站主要的是文末编按语,文前的摘要一般是作者自己在写。

  因此,不管是看自己发的文,或者是看别人的文,我养成的习惯就是:首先看编按语,再看原文。为啥?原因很简单,编辑是原创文的第一读者。首先看自己文的编按语,能在第一时间之内,得到文章的反馈信息,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再针对读阅原文,总结出改进的办法来,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读别人文的时候,也要先看编按语,就是要根据编按语的内容来判断,该文是否值得我花大量的时间去阅读,否则,就一晃而过,别去打扰该文的沉睡。这就是我眼中的编按语。

  二、正确对待编按语

  还是接着讲上面的案例:某网站后来发生一件“文闹”事件,一文友认为文后的编按语太犀利,严重打击了写文的积极性,无理地大闹网站。最后网站领导决定:取消编按语制,同时增加精绝品文的奖励机制。遭到各栏目主编的强烈反对,取消编按语,会造成网友的大量流失。反对最激烈的就是古韵主编,大家都知道,古韵是一种比较难懂的文体,编按语几乎成了古韵全文的注解,没有编按语,对于初学者或一知半解的人来说,能正确理解或把握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吗?值得怀疑,至少我是看不懂的,其他人我不敢肯定。网站领导一意孤行,不听劝告,仍然坚持取消编按语的决定。其理由是:取消编按语不会造成网友的大量流失,反而更有利于网友健康地发文,为啥?有精绝品的奖励机制在做后盾呀,谁会不来?这荒谬的想法,远远低估了文友的智商与情商。没过多久,出现文友或编辑大量的流失,投稿率直线下降,网站几乎呈现颓势性发展状态。

  为什么会这样?原因是多方面的,以我的拙见认为:主要是每个人对待编按语的理解态度不同造成的。文闹者认为,犀利的编按语,揭发了自己的不足之处,丧失体面,无颜再见江东父老。流失的网友认为,发文就是为了交流学习的,没人指出优缺点,无可学之处,我在此发文还有什么意义?编辑者认为,耗费了大把的休息时间,费心费力,反而不被网站重视,这费力不讨好的事,再继续做,自己不是傻到家了吗?网站领导认为,编按语只是文章的附属评论语,不会影响文章的质量或文友发文的激情。这恰恰反应了网站领导对网站定位的偏差。试问,学习交流型的原创文学网站,没了交流的编按语,不觉得有缺胳膊少腿的感觉吗?

  为什么不看编按语的另一面呢?编按语犀利的修改意见,以我的愚见,正是作者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编者没有恨铁不成钢的期许,我想,编辑不会那样费力不讨好地给你提出修改意见的,为啥?忠言逆耳呗,何苦呢?编辑对待编按语,我想说的是,编按语不仅是对作者创作文的态度,更是编辑对自己文字的态度。作品摆在面前,面对的是文字,不是作者本人,更不是某位领导,而是为自己心中的文字梦想追求。顺便一提的是,编按语的质量如何,也是编辑水平高低的直接体现。网站如何对待编按语,事例中说得比较清楚,结果摆在哪,我不再啰嗦。

  因此,摆正心态正确对待编按语,有助于文友们的逐步成长,更有利于网站的健康发展。

  三、如何写编按语

  俗话说,屠夫杀猪杀屁股,各有各的刀法。

  写编按语也一样,千人有千种的写法。究竟如何写编按语,既能满足作者虚浮的心里,又能体现出编辑的真实看法呢?

  我想,不管是诗歌、古韵、散文,还是小说编按语的书写,编辑首先得具备作品的鉴赏能力。这是作为一名编辑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若鉴赏能力不足,无法领会或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编写出来的编按语就会南辕北撤、谬之千里。如:老游湖老师的作品,表面上看,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琐事,但仔细研读,文中却隐含着大量的人生哲理或处事态度等。如果编辑只停留在表面的琐事上,我相信,老游湖老师自己也不会去写这样的文。

  鉴赏能力,不是一朝一日就能具备的。还得靠自己平时多积累、凝练,打开知识视野,不断提高学识修养,逐渐培养起来的,来不得半点马虎与傲气。不要以为读过几篇文,喝过几瓶墨水,就具备了鉴赏的能力。结果一张嘴,喷的满是“猪下水”,既丢人又臭人。当然,偶尔喷一下是可以理解的,人无完人嘛,但永喷不止,如洪水猛兽一般害人,那就要不得了。

  其次,编辑须具备认真阅读的胸襟。为啥用胸襟而不是心境呢?胸襟在字典里的解释,指心情、志趣、抱负、胸臆等。编辑面对的稿件,不仅是作者的文字,同时也是自己心中的文字。不管文如何?不能掺杂个人感情因素或戴着有色眼镜,走马观花似的阅读,还没弄懂稿件的主要内容,大笔一挥,刷刷几笔编按语,潦草收场,结果回头一看,妈呀!牛头不对马嘴,居然把公的说成母的,把死的说成活的,满地跑火车,一堆的废话,贻笑大方;或者干脆套用一些固定的编按语,东扯西拉,敷衍了事。这些都是态度不端正,对文字不严谨的集中体现。

  其实呀,编辑在编的过程之中,也是一种认真学习的过程。筛选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短处。遇到好的桥段等,毫无吝啬地去思考,假使自己来写,会是什么效果,等等问题的产生,久而久之,大脑皮层里就留下了相关构思技巧的烙印,到时就不会出现,书到用时方恨少的窘态。如果一篇文读完,连作品中的优缺点,啥都不知道,那真的是白读了;如果能指出文中的优缺点,并提出自己新的构思设想来,那就说明你已经真正成长了。

  因此,若要写好编按语,编辑不仅要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而且还要有足够宽的胸襟,认真对待每篇文的阅读。没那金刚钻就别揽那瓷器活,编辑工作就是一个既度人又度己的活。

  至于究竟如何下笔写好编按语呢?可能许多先辈编辑们都已经讲过:文体不同,编按语格式也不近相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书写方式。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编按语的内容。以我的拙见,编按语的内容,大致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准确判断该文属于啥类型的文,能具体就具体到点上。如果连这最基本的判断都搞错了,如:散文与小说、小说与故事等混淆不分,那后面的编按语就不用再看了,估计也是满地跑火车,敷衍碎语罢了。

  第二部分,用简洁客观的语言,概述归纳作者的主题思想。本着文章内容,只要把作者用了什么技巧或方法,给读者讲述了怎样的事,讲清楚说明白就行了。不需要夸夸其谈,更不需要画蛇添足的举止,编按语只能客观真实性的论述。比如诗歌的编按语,你再用诗歌的语言来诠释诗歌的内容。试想一下,如果编按语超过了诗歌本身的特色,是否有喧宾夺主之嫌?这不是在为诗歌加分,反而是在给诗歌减分;如果编按语大大逊色于诗歌本身,自己会不会是自讨其辱?

  第三部分,文章的可取之处。这可是编按语的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到文章推广或传播的效果。编辑不仅要把作者所表达的主题思想给提炼出来,更要把文章所折射出来的社会作用或影响给点出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正确引导读者的思想积极向上,给人以正能量。这部分的编写,可以参考精品绝品的三大要求来书写,即文章的文学性,思想性,社会性。

  写到此处,再来回顾某网站的“文闹”事件的发生。只要大家摆正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编按语的问题。我想,那都不算啥事。

  故此,一篇好的编按语,既能为文章加分添色,又能起到作者与读者相互沟通的桥梁作用,更能体现编辑的鉴赏与编按能力。正确对待编按语,绝对是有益无害的事,我们携手一起成长吧。阿门!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编语 浅谈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杂文精选

查看更多杂文精选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