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刘建峰:电影《抓娃娃》

作者:刘建峰   发表于:
浏览:51次    字数:164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70篇,  月稿:0

  幽默与讽刺交织的教育启示录

  ——电影《抓娃娃》观后感

  7月16日上影的电影《抓娃娃》无疑是一部令人捧腹大笑的喜剧佳作,然而,在其密集的笑点背后,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宛如一场幽默与讽刺交织的精彩大戏。

  影片由沈腾和马丽这对“沈马组合”精彩演绎,自点映起便如洪流般席卷观众的心,让人笑得前仰后合。故事中,沈腾和马丽饰演的超级富豪夫妇马成钢和春兰,为了让儿子马继业体验“吃苦”,精心设计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情节,试图让孩子在看似真实的贫穷环境中健康成长。

  首先,电影引发了我们对于“如何定义学习”的思考。

  马继业在“贫民窟”中学习英语、数学等各种学科知识,这些学习都处于高度真实性的情境里,例如路上偶遇外国人练习英语对话,跟小商小贩计算价格等。这种情节设计启示我们,真实性学习往往最为有效。传统教育常常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却容易忽略知识的应用场景。

  而《抓娃娃》通过极端却又荒诞的情节展示,让我们明白当学习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时,所产生的效果会更加显著。这也提醒着教育工作者,需要更多地去思考怎样将学生放置在真实的学习情境之中,使他们能够在实践里掌握知识,而非仅仅局限于书本与课堂。因为真实性学习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够培养他们实际操作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如何定义成功”也是影片带来的深刻问题。

  剧中一句“你以为是我们操控了你的人生,但是你也操控了我们的人生啊!”的台词,揭示了父母与孩子间相互影响和操控的现实,从而引出了关于成功的探讨。

  马成钢和春兰试图通过设计的“贫穷教育”,让儿子成为他们心中的“完美”企业继承人,那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便是他们对成功的定义,即家长自私地想让孩子成为高人一等的人。

  然而,马继业最终却从清北大学转到体育大学,去追求自己热爱的跑步事业。这一选择虽与父母期望相悖,却是他自我定义的成功。而马继业的大哥登上珠峰,同样也是一种自我成就的成功。这些情节不禁让我们反思,真正的成功究竟是迎合外界的标准,还是由内心的满足与自我实现来决定?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这意味着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个性与兴趣,鼓励他们去追寻自己的梦想,而非单纯地追求分数和名次。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能力,赋予他们定义并追求属于自己成功的能力。

  最后,《抓娃娃》还向我们展现了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

  马成钢和春兰为儿子设计的看似完美的“贫穷教育”,最终导致了家庭的分裂和儿子的叛逆。这让我们不禁思考,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教育是一项涉及众多因素的复杂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涵盖了性格塑造、价值观培养以及情感呵护等方面。

  影片中呈现了两种极端的教育方式:一种是高度控制和设计的“精英教育”,另一种则是放任自流的“自由教育”,然而并没有给出绝对正确的答案。这启示我们,教育是一个需要依据个体和环境不断进行调整的过程。不同的学生需要各异的教育方式。

  教育的成功与否也并非固定不变。有时候,严格的教育或许能带来成功,而宽松的教育也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学生。关键在于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方案。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具备更为开放和灵活的思维,持续地尝试并创新教育方式。

  总的来说,《抓娃娃》以其荒诞不经的情节、令人捧腹的笑料以及深藏其中的教育思考,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观影体验。它不仅仅是一部喜剧电影,更是一面镜子,反射出教育中的种种问题与现象,让我们在欢笑之余,也能对教育的本质、学习的方式以及成功的定义进行深入的思索。

  这部电影提醒着我们,教育不应是刻板的模式和单一的标准,而应是尊重个性、关注成长、灵活多变的引导与启发。就像抓娃娃一样,每个娃娃都有其独特的位置和抓取方式,而我们需要的是敏锐的观察、恰当的技巧以及不断尝试的勇气,才能成功地“抓取”到属于每个孩子的未来。

  或许,这就是电影《抓娃娃》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最宝贵的启示。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文学评论

查看更多文学评论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