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看两则故事——
故事一:位于沈丘县新安集镇和北杨集乡交界处,蔡河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的S形河湾,湾内地势开阔,稍洼。远远望去,大洼里有一高大的冢子,呈漫坡形,高约三米,面积约20平米,这就是春秋时期的吴王姬寮冢。
姬寮何许人也?姬僚,春秋时吴国第23任君主,公元前526——前515年在位。又名州于。吴王余昧的儿子。余昧死后,按吴王寿梦遗嘱,哥哥去世了就该弟弟继位,本应立他的弟弟季札。但是季札不想当国王啊,偷偷逃跑做了隐士。于是吴王余昧就让他的儿子姬僚继承王位。可是当时余昧的长兄诸樊的儿子公子光(也有说是余昧子)不服气啊,于是趁着吴讨伐楚失败的时候,指使专诸在宴会上趁姬寮享用美味时,用藏在鱼腹的宝剑成功地刺杀了他。姬寮被刺死时,仅仅在位十三年,他做梦都未曾想到,对手竟然利用自己喜欢吃的一种食物结束了他的生命和政权。
曾学过一篇课文《唐雎不辱使命》,其中的专诸行刺的对象——王僚,因姓姬,也就是“姬寮”,可叹当时并不知道这一代君王死后竟然就埋葬在我们村不远三里的地方。
也正如露白老师在《闲话姬寮之死》里讲的那样:姬僚冢在今沈丘县北杨集乡与新安集镇交界的蔡河西岸。蔡河虽非沧江巨流,却上连河洛,下抵江淮,这也是姬僚死后船载以入葬在这儿的原因之一。
再来看另一则故事——
蔡河与沙河交汇处,左前方有一个叫岔洼的村子,相传这里曾经流传一个悲怆荒诞的故事。故事的缘由因隋炀帝而起,听老人讲,隋炀帝在位时,不只喜欢江南的秀丽河山,对于我们中原的地肥水美也是钟情不已。但当时隋朝不像现在这样交通便利,行动起来只有靠船只,也就是所谓的龙舟,所以隋炀帝605年大修水利,在当时人力物力匮乏的年代,昭发河北五百余万人穿永济渠,北通涿郡。男劳力不够用,就差役妇女。为了赶工期,隋炀帝专门派遣五万多名彪形大汉做监工,各执刑杖,昼夜监工,不到一年,被累死、病死、或殴打致死的劳工竟有三四成,有一百多万人惨死在工地上。晚唐诗人皮日休在《汴河怀古》里这样写到: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且说隋炀帝有一天来就到了蔡河与沙河交汇口,忽然兴致顿起。就命令地方官员搜集当地美女前来拉旱船,不得有误。地方官员哪敢怠慢,忙召集沙河两岸年轻貌美的姑娘前来侍驾。可若论起姑娘的美貌,岔洼的姑娘算是首屈一指,于是当时岔洼的适龄姑娘大多被召集过来。隋炀帝看到这些美丽少女那叫一个开心,大家知道,旱船也不是轻易就能拉动的,可是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出谋献策:路上撒黍子呀,黍子多光滑啊,让旱船在黍子上拉就轻巧多了,可是姑娘们走在黍子上要有多难可想而知,那些姑娘迫于压力,不得不小心地拉起旱船,没承想隋炀帝这个无道的昏君这样玩竟然还不过瘾,又下令让这些姑娘脱光衣服和鞋子继续拉旱船,并且违令者斩。可怜的那些姑娘们根本就无法站稳;当时不是这个滑倒就是那个摔跤,霎时间那些姑娘们狼狈之极。她们的泪水和屈辱换来的是隋炀帝的荒淫娱乐……而这些姑娘每当想起那个灰暗的场景便总是撅着嘴。不信你去瞅瞅,至今岔洼的姑娘还有些撅嘴唇呢!虽然往事不堪回首,但它折射了那个时期一代昏君荒诞离奇的不耻作为。
诸君也许会问,你讲的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关联呢?简直是前言不搭后语吗?我却说,非也。有一条暗线贯穿其中,不知道诸君想到没有,那就是蔡河。既然春秋时期的一代国君长眠于此,试想这位隋炀帝,谁能保许他当初来豫东的时候,没有经过蔡河呢?他很有可能在经过蔡河的时候,曾经下船拜谒过姬寮冢呢。
蔡河,又称新蔡河、东蔡河,系古鸿沟的一支,由开封南下经淮阳至槐坊店入沙河。《陈州府志》载“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引河入蔡,以通陈颖之漕。明初置七闸以通舟楫。此河历史上多次被黄泛冲击,河线变动。宜路口以上为黄泛主道,以下经跨马沟入蔡河原道,定名新蔡河。发源于淮阳西北部小林庄,流经淮阳、郸城、沈丘三县。于沈丘县新安集东入沙河。全长86.4公里。流经面积103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0.41亿立方米。”
再纵观我们豫东平原,地处中原腹地,历史悠久。西华女娲炼石补天,以芦灰止水的传说,已孕育了抗洪治水的理念。周口水观台遗址,七十二道归正阳的传说,述说着大禹治水的功劳。黄帝穿井、神农井记录着华夏祖先的业绩。“鲧作成郭,以障洪水”传说的遗迹在今淮阳考古发现。周朝开挖陈蔡运河以通舟楫;楚国名相孙叔敖截汝愤(今商水县枯涧汾河)作塘灌田。汉朝名臣汲黯疏陈州水道;三国魏将邓艾在颖河南北穿渠300余里,屯田种稻。唐朝李勉疏治蔡水,兴蔡兴颖。宋朝导闵引颖水会蔡水以漕东京。一代贾鲁开挖新河,将豫西豫中河水引入颖水河道;截汝水,断隐水造就沙河。明朝刘大夏从中牟挖新河至西华入颖,后称贾鲁河。清乾隆疏贾鲁,挑涡河,挖黑河,通汾河,均为地方志记载。由此可见,历代都有治理水的先例,到了建国前,新蔡河由于屡受黄泛影响,淤塞严重,不少河段已无河形,排水能力低下。沿河人民常受涝、碱、渍灾害,1951年从肖桥到入沙颖河口段首次开挖,出动民工7.12万人。完成土方227.7万立方米。国家支出小麦165.5万公斤,历时80天完工,经过治理,增强排水能力,减轻涝渍灾害。
1958年冬,淮阳为引周商永运河水灌溉,组织民工开挖小林庄到淮阳北关段17公里。
1959年,郸城按三级河网化标准组织2.9964万民工,扩宽境内河槽,长35公里,完成土方28万立方米。
1964年,淮阳、郸城、沈丘按老三年一遇涝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疏浚从淮阳北关到入沙颍河口长64.7公里河段。出动民工10万人,完成土方661万立方米。国家投资836.4万元。
1967~1977年,淮阳先后按老三年一遇除涝标准治理八步桥至枯河口,七里河口至将军寺沟口,淮阳北关至埋河口。沈丘治理前于洼和平沟口……
我可以肯定,新蔡河就是一条古老的河流,
之所以人们称它新蔡河。很可能是自建国以来,地方政府组织群众对它多次治理,每一次都让它焕然一新。就在去年秋冬到现在,蔡河又一次拓宽河道,清淤疏浚。从好友发来的视频看到,清清的河水在阳光照射之下,泛着鱼鳞般的光辉,被污染的河水将一去不再复返。我猜想在不久的将来,蔡河在人们的努力下,一定会变得更加美丽。
无论大家喊她东蔡河还是新蔡河,她都是镶嵌在家乡的一条耀眼的玉带,是家乡具有地理性标志的一条母亲河。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她永远都在我的心里,在我的梦中。蔡河,您的儿女永远都不会忘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