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妃是贾府的靠山
元春入宫,是一件大事,贾府不可能,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把嫡出的大小姐,送入宫中,以元春的身份,如果在宫里混不出来,还不如嫁了四大家族的子弟,也是巩固了四大家族的联盟。
所以必然是宫中有人,要不然,完全可以找个理由落选。
1、老太妃是元春封妃的关键
老太妃在宫里地位不低,从她病中和死后,所享有的待遇来看,地位相当高,感觉应该是皇上的生母一类的人物,所以皇上如此厚待。
元春不喜欢宫里,规矩太多,不能回家,她喜欢的是家人欢聚一堂,对于这泼天的富贵,到没有多大的渴望,封妃后,也没什么得意之情,反而是几次落泪,羡慕田舍之家,这证明,她并不是宠妃,如果得宠,应该不是这情绪,不是得宠,能获封,自然是有贵人相处。
应该就是老太妃这样的级别人物相处。
因为有老太妃,贾府才会送女进宫,因为有老太妃,元春才有机会,封妃。地位尊贵,才有省亲的风光。
贾府要这个体面。
男孩子不争气,只好在女人身上做功夫,指望元春封妃,有子,将来哪怕是个王爷,也能保几代富贵。
2、老太妃病故后,贾府的境况才紧迫
老太妃病故后,宫里的太监才频繁的上门要钱,不只一个太监,夏太监一年要了一千多两银子,今天几百,明天几百,周太监和贾琏一张口,就是上千两的银子。
贾琏答应的慢些,人家就冷了脸。
可是这情况,之前没有。
他们原来不勒索,是怕了老太妃,并不是元春,所以元春还在位,老太妃一过世,他们就不客气了。
贾府自然也明白,靠山没了。
所以凤姐才要打点夏太监。
府中明明经济危机严重,可是这一处的开销,却省不了。
是难上加难。
靠山没了,元春无子,地位并不牢固,不得不勉为其难。
所以老太妃过世,是贾府处境的一个分水岭。
之前,贾府何等嚣张,之后,却不得不收敛,凤姐对小太监敷衍的态度,可见一二。
贾琏也要应付周太监。
凤姐和贾琏,都是心知肚明。
没了老太妃,贾府的风光不在。太监的态度,代表了元春在宫里的境遇,并不如意,而皇上,对贾家的态度,很是一般。
元春自然会知道,因为王夫人是能进宫的,可是她知道,也无奈。
老太妃太上皇皇上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作者说不涉及朝堂之事,到是没有直接写,不过,隐秘的不写都写了,比如,秦氏的后事,薛大少趁机把铺子里没人敢用的棺材木料推销给了贾珍,说是千两银子没处买去,自然就是千两价格了,贾珍不可能不给他,而且那时候,他正兴奋的大手笔扔银子里,那里面,借薛大少那张没遮拦的嘴,透露了一个信息,那是薛家给原来的义忠亲王老千岁预备的,可惜人家坏了事,薛家只好放在铺子里,这里面的信息就是,这位义忠亲王老千岁,自然是皇室的,可能是当今的兄弟,坏了事,自然是夺位失败了。
而薛家当年是抱的人家的大腿,这位王爷坏了事,估计让薛家败落,而且宝钗之父和宝琴的父亲,两位薛公先后过世,可能也与此事有关系。一场皇室的兄弟夺位,不写而写,而太上皇呢,一儿子上位,一儿子坏了事,那他的立场,倾向于哪位,这就是玄妙。
1、贾元春封妃里的奇妙事
贾政过生日,六宫都总管夏太监跑来叫走了贾政,贾府合家心神不定,连贾母这样见了风浪的人,都特别不安,说明什么,说明这位当今和贾府的关系一般般,所以贾家才如此没底气,而后元春封妃,这本是天大的好事,却让人疑惑,这样的好事,夏太监为什么不提前暗示一下,何苦要贾府上上下下老老少少都害怕。
然后呢,贾政呢,领了旨,然后呢,他又跑东宫去了,他在哪里领旨,为什么又跑东宫去了,这是什么路数,谢旨的地方,是哪位主子,东宫是哪位主子。
2、老太妃太上皇皇上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
到了后面正写就是老太妃从生病到过世到贾府送灵,当老太妃生病时,江南甄家的夫人带了三姑娘进宫,而后,老太妃过世,马上皇上就抄了江南甄家,这里的关系太微妙。
从这里面看,可知道老太妃虽然不是后位,可是身份特别,所以她的后事特别隆重,贾府北静王府这样的人家,都要送灵去,而且这位老太妃是可以随葬旧皇。所以她可能是太上皇的生母。
太上皇呢,自然是老太妃的儿子,当今皇上的父亲,一般来说,父亲在世,儿了登基的不多,宁国府到有一例子,贾敬还在,而贾珍父在而袭职,那是因敬老爷自己不愿意袭职,出城修道。
宁国府好似影射了朝堂,一样的格局,父亲在儿子就急急上位了,这自然是父亲有不得已的苦衷,才形成了这样的局面,所以皇宫里的,几代主子,特别的关系复杂。老太妃一死,皇上就抄了甄家,而太上皇发动了后妃省亲活动,而皇上兴致不大,因为皇后没参与这个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