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

现代故事《一道观察题》

作者:魏炜   发表于:
浏览:141次    字数:5786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41018篇,  月稿:1584

  感谢灯火阑珊发布现代故事《一道观察题》,内容如下:

  林智是星湖派出所的社区民警,主管红枫社区。1月20日中午,他回所里吃饭,拿了饭盆往食堂走,刚出宿舍,就险些和小唐撞了个满怀。他问:“你着急忙慌地干吗去呀?”小唐说:“出警!林哥,跟我去一趟吧!”林智丢下饭盆,就跟着他上了警车。

  十几分钟后,他们到了东湖小区。被盗的是张惠来老先生家。张惠来一见到他们,身子就晃了晃。小唐忙将他扶坐到沙发上,问道:“张先生,怎么回事啊?”张惠来指了指书房,颤声说道:“丢、丢了!”

  张惠来肺不太好,每到严冬,都会呼吸困难,他就跑到海南去住。那里空气好,不会犯病。今年冬天,他住到快过年了,才回来。毕竟有些人情来往,不可或缺。今天刚进门,他就直奔书房,因为那里有他收藏的几件宝贝,是他的心头肉。可一进书房,他顿时呆住了:书架上摆放的他最心爱的宝贝——宣德铜匣不见了!他马上打电话问儿子,儿子说不知道,他就联系了社区民警。

  小唐惊奇地问道:“你那宣德铜匣不见了?”张惠来凄苦地点了点头。小唐表情凝重。他说:“这个案子大了,我们报警吧。”

  林智悄悄问小唐,那个宣德铜匣是什么来路。小唐说,他见过那个铜匣,做工极其精美,用语言难以描述。可以说是他截至目前看到的最完美的工艺品。张惠来找专家鉴定过,铜匣最少值50万元。那还是几年前的行情,现在兴起收藏热,铜匣的市值应该会更高。林智心里叫了声“天”,也难怪张惠来是这个表情。

  接到报警后,刑警队宋队长马上带着队员赶来了。技术员勘查现场,宋队长则找张惠来了解铜匣的相关情况。

  技术员勘查完现场,说现场被清理过了,没有取到有价值的线索。林智这才走进书房去看。

  书房不大,也就十几平方米,四壁都摆着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放着书籍。见缝插针地,也摆放了一些古董、小摆件、老照片等。其中一侧放着一张写字台,上面摆放了一些笔墨纸砚,还有一些报纸杂志。小唐指着书架上一块空处说,那个铜匣原先就放在那里。

  张惠来的儿子张联众闻讯后急匆匆地赶来了。他是张惠来的独子。张惠来到海南过冬后,这个家就交给他打理。张联众另有住处,离这里挺远,他差不多一个月才来一次。他每次来,都请小时工打扫一遍房子,若是发现有坏的地方,再找人维修下。1月12日,周日,他过来看房子,也请好了小时工周嫂,结果进房子一看,厨房的水龙头在滴水,他就请物业的维修工刘师傅来维修。此后,就没人再进过这屋子。

  宋队长主持侦破工作。他把张联众叫到一旁,问:“1月12日,你走的时候,看见那个铜匣了吗?”张联众摇了摇头:“没注意。”宋队长又问:“周嫂和刘师傅,谁带着可以装下铜匣的东西了?”张联众想了想说,他俩都带了。周嫂带了一个大塑料桶,里面装着各种工具。刘师傅带着一个大工具箱。宋队长皱紧了眉头,想了想,又问:“你带了什么?”张联众说,他啥都没带。

  门窗都没有被撬过的痕迹,显然没有外人进来过。张联众没带东西,不可能把铜匣带出去。那嫌疑人就只能是周嫂和刘师傅中的一个了。

  周嫂被传唤到了派出所。周嫂本名周桂花,今年46岁,外县人,全家都在市里,丈夫做装修,儿子在一家公司当职员。宋队长让她描述当天的情形。周嫂说,她给张家做小时工,已经一年多了。早两天,张联众就给她打电话,两人说好了做工的事。周日一早,她就到楼下等着了。张联众是8点钟来的,带着周嫂上了楼,进门后发现厨房的水龙头拧不紧了,一直滴水,就给物业打了电话。过了一会儿,刘师傅来了。刘师傅看了看,说是水龙头坏了,就让张联众去买水龙头,回来就能换。张联众去了一个多小时,买回了新水龙头,刘师傅给换上,然后就走了。她收拾干净,差不多12点钟,也走了。张联众是跟她一起出来的。

  宋队长问:“书架上有个铜匣,你看到了吗?”

  周嫂说:“看到了。大伯的宝贝,说好不让我动,我进门时看了一眼。”

  “你做卫生的顺序是怎样的?”

  “先做书房,再做卧室,然后是厨房,最后是客厅,卫生间基本是不动的,简单擦两把就行。”

  “张联众去买水龙头时,刘师傅待在哪里?”

  “客厅。那时候我正在厨房里忙。”

  “他进书房了吗?”

  周嫂摇了摇头:“我没有注意。”

  宋队长想了想,再问:“后来你去过书房吗?”

  周嫂摇了摇头,说她收拾完房间,怕踩脏了,就不再进去了。

  刘师傅也被传唤来了。林智隔窗看到他,不觉微微一愣。他认得刘师傅。刘师傅是红枫社区的居民,本名刘建恒,住在9号楼317号,今年48岁。他身材瘦弱,但手很巧,很多活儿看看就能上手,还挺热心,对邻居们也是能帮就帮。会是他吗?

  

  感谢灯火阑珊发布现代故事《一道观察题》,内容如下:

  宋队长让他讲讲到张家干活的过程。刘建恒说,接到值班室的派单,他就赶到了张家,一看是水龙头坏了,就让张联众去买。他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刷手机。等张联众买回水龙头,他把新水龙头换上,试了试不再滴水,就走了。

  宋队长问:“你等了多长时间?”

  刘建恒说:“一个钟头吧。”

  “你等待的时候,周嫂在干什么?”

  “她在收拾厨房。”

  “你进书房了吗?”

  刘建恒摇了摇头:“我到过书房门口。张联众去买水龙头了,我看周嫂正在书房打扫卫生,就站在门口跟她聊了几句。见有个盒子她没擦,就问她怎么不擦,那么多土。周嫂说主家不让动,宝贝呀,怕动坏了。”

  “后来周嫂又到书房去了没有?”

  “我不知道。换完水龙头,一试不漏了,我就走了。”

  宋队长盯着他问道:“你自始至终没动过那个铜匣?”

  “没动。我连书房都没进。”

  刘建恒被放了出来。

  周嫂被留置。宋队长派了队员先到周嫂家去搜,一无所获,又查了她和家人的银行账户,也没有巨额进项。她老公和儿子,也都对铜匣的事一无所知。十多个小时后,周嫂被放了出来。案子没有丝毫进展,就此搁置。

  林智对此很不解:“宋队长为什么要留置周嫂?”

  小唐说:“刘建恒没进过书房,周嫂的嫌疑就是最大的。”

  林智问:“怎么肯定刘建恒没进过书房呢?”

  小唐说:“周嫂收拾完书房,最后拖的地。拖完地后,并没有人进去过的痕迹。这就排除了刘建恒进书房作案的可能性。”

  林智把整个过程回想了一遍,说道:“若是周嫂在厨房干活的时候,刘建恒进了书房,偷走了铜匣,而后又把地拖了呢?”小唐定定地看着他,一时说不出话来。这种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两个人赶到东湖小区,查看当日的监控录像。案发当日,刘建恒从楼里出来后,把工具箱丢到电动三轮车上,然后开着三轮车走了,没多久就消失在监控探头的视野中。林智在小区里四下看了看,迷惑地说:“这大冷天的,刘建恒不回物业暖和暖和,又去了哪里?”小唐说:“我去查查那天的派工单。”说完,他就去物业了。

  忽然,林智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嬉闹声。他顺着声音找过去。东湖小区很大,居然还建了一个人工湖。湖边有一圈步道,近水处则建有各种景观。如今湖上结冰,很多孩子在冰上嬉戏打闹。

  小唐赶过来,说刘建恒当天没再接到派工单,然后,犹豫着问道:“咱们要不要找他问问?”林智摇了摇头:“没有证据,能问出什么来呀。要能问出来,刑警队就不会放他走了。”小唐也无奈地点了点头,转而问道:“林哥,你觉得,是谁盗走了铜匣?”林智说:“刘建恒啊。”小唐问:“为什么是他?”林智分析起来:

  “张联众偷铜匣,实在没必要。张联众是张惠来的独子,张惠来的财产早晚都是他的。而周嫂呢,在张家做工已经一年多了,如果她有心偷铜匣,早就偷了,用不着等到现在。只有刘建恒,见财起意,偷走了铜匣,那就解释得通了。”

  小唐说:“那咱们跟宋队长说说,看能不能搜搜刘家,再查查他的入账记录。”林智说:“我估计这些宋队长早就查过了。刑警办案,怎么可能放过任何一点线索呢?但有些时候,嫌疑人就是不给你留一点儿线索!”

  下午,林智来到红枫社区警务站。讲完工作,协警朱佳佳从窗台外面的护栏上摘下一个塑料袋,解开了,里面是些小炸鱼。她递到林智面前:“尝尝我妈做的小炸鱼。”林智尝了一个。小炸鱼的鱼刺都炸得很酥,一嚼就烂,都不用吐刺了。他不觉竖起了大拇指:“你妈手艺真好!”朱佳佳就笑:“什么手艺好啊,是懒!”

  

  感谢灯火阑珊发布现代故事《一道观察题》,内容如下:

  朱佳佳的老爸特别喜欢钓鱼,还特别会钓,一钓就能钓回半桶,她妈就得收拾。时间久了,她妈就烦了,琢磨出这么个做鱼的懒法子来。只把鱼肚子一挤,鱼鳞也不刮,洗净了用酒和醋泡上半天,然后扔到油锅里一炸,酥香可口。这不,都数九寒天了,她老爸还到河上去凿冰钓鱼呢,一天下来,人冻得跟冰棍似的。

  林智笑:“钓鱼上瘾了也麻烦呀。”朱佳佳说:“可不。他看见鱼在水里游,手就痒痒,不把鱼钓上来,都睡不着觉!”林智脑子里一闪,问:“刘建恒喜欢钓鱼吗?”朱佳佳点了点头:“他是我爸的钓友。每逢休息,他们就到城外的大河里去钓鱼,天不黑透了都不回来。他爱钓鱼,不爱管孩子学习,为这事没少跟他老婆打架。”

  林智掏出手机,快速查起钓鱼方法。

  好一会儿,他才从手机上抬起头来,眼珠儿一转,忽然就有了主意。

  三天后的傍晚,6点50分,家教老师赵颖颖准时敲响了刘建恒家的房门。刘建恒赶紧开了门:“赵老师快进来。够冷的吧?快暖和暖和。”他赶紧沏了一杯热茶递给赵颖颖。天确实很冷,赵颖颖接过茶杯暖了暖手,转脸对刘建恒的儿子刘轩轩说:“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就是善于观察。你看看今天的赵老师和以前有什么不同。我是说寒冷天气给我带来的变化。”

  刘轩轩今年14岁,上初中了,语文成绩很差。刘轩轩看了看赵颖颖,却摇了摇头:“没啥变化呀。”刘建恒倒急了:“咋没变化?你看,赵老师脸都冻红了,说话也不太利索,那是嘴唇冻僵了的缘故,帽子的毛上结了冰。这不都是变化吗?你那俩眼珠子看啥呢!”赵颖颖说:“看看,你爸观察得就很细致。咱们今天就讲观察力吧。”她带着刘轩轩进了里屋。

  一个半小时后,赵颖颖带着刘轩轩从里屋出来了。她对刘建恒说:“刘叔,我给轩轩留了道培养观察力的题,你帮他完成吧。轩轩,记得写观察笔记,下周我要看的。”说完,她就走了。

  刘建恒问:“老师给你留了什么作业题呀?”刘轩轩说,是一道操作题:找4个材质不同的容器,灌满水,拧紧盖,放到窗外,每隔两个小时看一次有什么变化。刘建恒很快就找齐了:一个玻璃酒瓶,一个瓷酒瓶,一个铁酒瓶,还有一个塑料矿泉水瓶。第二天就是周六,正好做这个操作题。

  周六早上8点,刘建恒把4个容器都灌满了水,拧紧盖子,放到窗外。刘轩轩这时才发现,玻璃瓶和塑料瓶中的水能看到,而瓷瓶和铁瓶中的水是看不到的。通过观察他发现,玻璃瓶和塑料瓶中的水慢慢变成了乳白色,底部的边缘开始结冰,然后就沿着内壁结成了一个冰壳。透过冰壳,还能看到中间的水。刘轩轩不觉惊叹:“哎呀,原来水是这么结成冰的。不仔细观察还真不知道啊!”

  下午3点,嘭的一声,矿泉水瓶的盖子被冰顶飞了,冰从瓶口冒了出来。下午4点20分,瓷瓶哗啦一声碎裂,窗台上留下一个完整的冰型和碎瓷片。下午5点35分,玻璃瓶碎裂。下午6点13分,铁瓶也被冰撑破了。

  刘建恒钓鱼回来,放下半桶鱼,又把渔具放到储藏室,扭头看到刘轩轩正在盯着那个铁酒瓶看,想起儿子的观察题,他问道:“儿子,你这观察题做得怎么样,有收获吗?”刘轩轩夸张地说:“有收获呀。我被大自然的神奇力量惊呆了!”刘建恒问:“什么神奇力量?”刘轩轩举着被撑破的铁酒瓶让他看:“水多温柔啊,可一结冰,就产生了无穷的力量。你看,铁酒瓶都被它撑破了。玻璃瓶和瓷瓶也被撑碎了。”刘建恒拿过铁酒瓶看了看那道裂缝,脸色忽然变得很苍白。

  刘建恒说单位还有件急事,饭都顾不得吃,就奔向东湖小区。

  这个冬天奇冷,冰结得也厚。刘建恒为了砸冰时不发出太大的声响,在冰上垫了一个旧棉帘子,冰镩子上面也垫上旧棉帘子。这样,大锤落下来,声音就很沉闷了。砸到冰镩子下出现一道冰缝,他就不再砸了,而是去撬,这样声音就更小了。两个多小时后,他凿出了一个冰窟窿,拿钩子伸进去掏了掏,就掏到一个网笼。他慢慢地把网笼拉出水,一个沉甸甸的铜匣出现在眼前。

  他仔细抚摸了一下铜匣,发现并没被冻坏,不觉大为欣喜。他把铜匣装进网笼,正想再沉到水里,却听见身后有人说道:“都拉出来了,怎么还要放回去呢?”被手电光一晃,他霎时什么都看不清楚了。小唐走到他面前,给他戴上了手铐。林智的手电光移向那个铜匣,不觉惊叹道:“精美!真精美啊!”

  人赃俱获,刘建恒无可抵赖,只得如实供述。正如林智推测的,刘建恒看见周嫂在厨房里干活,就偷偷把铜匣放到他的工具箱里,然后又用拖把把地拖了。盗出铜匣后,他怕张联众发现后报警,到时候被查到赃物,就没法抵赖了。但这铜匣,还真不好藏。他忽然想到自己在湖中放的网笼。他上班时不能钓鱼,就在上班前放好了网笼,等下班时收鱼。他把铜匣放到网笼里,沉到了水中。这样,即使被警察找到,他死活不承认就行。

  没想到当天夜里,寒潮突至,湖面一夜结冰。网笼被冻在冰下,无法提出来。不过,刘建恒也不着急。他想着等过了这阵,再看行情找买家。但赵颖颖留给儿子的那道观察题,可把他给吓坏了。若是铜匣里进了水,再一结冰,铜匣被胀破,就不值钱了。一想到这儿,他坐立难安,赶紧来捞铜匣,准备转移个地方。

  案子破了,小唐顿觉一阵轻松,他对林智佩服得五体投地:“林哥,你快给我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招请君入瓮的?”林智说道:“那天刘建恒从张家出来,没回物业,又没接到派单,能去哪里呢?我忽然想到,会不会是藏赃物?我把周围看了一遍,没发现有新动过的土。那么,他会把赃物藏在哪里呢?那天协警请我吃小炸鱼时说,刘建恒酷爱钓鱼,我就想到,他可能是把赃物藏在了水里。但这么大的湖,咱们总不好凿冰去找。况且就算找到了,刘建恒也不会承认。于是,我找到了刘轩轩的家教老师赵颖颖,请她帮个忙。赵颖颖观察力超强,看到刘建恒喝过的空酒瓶一时半会儿不扔,都丢在角落里,有各种材质的,于是灵机一动,给刘轩轩留了一道观察题。果然,刘建恒看到被冰撑破的铁酒瓶,就想赶快把赃物转移个地方。”

  小唐愕然地睁大眼睛,好半天没回过神来……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杨静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民间故事

    查看更多民间故事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