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赵志刚:君子镇走出的英雄儿郎

作者:赵志刚   发表于:
浏览:203次    字数:2646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4篇,  月稿:0

  接到县退伍军人事务局约写一名革命英烈故事,供省退伍军人事务厅编纂出版“红色江淮”系列丛书所用,我欣然答应。因为我本来就是一名退伍军人,传承弘扬英烈精神引领崇尚、捍卫英烈风尚,对我来说,也是一份责任。

  领命自当不辱使命。短时间内,我收集了一部分资料,采访了一部分退伍转业军人。最终决定写一写一位已经离开我们55年的英雄人物。这也是对建军75周年的纪念。

  寿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一片赓续红色血脉的革命老区。寿县三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的瓦埠镇,位于水波荡漾、盛产鱼虾的安徽省五大淡水湖之一的瓦埠湖畔。据传:春秋末,孔子的得意弟子宓子贱由鲁使吴,路过此地,在此地讲学,后病卒葬于此,后人建宓子祠纪念他,故瓦埠镇也被称为“君子镇”。

  2022年夏季的一天,赤日炎炎似火烧,令人不安的疫情还没有完全消退,大街小巷的人们戴着口罩行色匆匆。我和主办单位的张主任一行三人,按事先的约定,来到了位于淮南市田家庵区惠利小区的一户普通人家。一位面容慈祥,精神矍铄的老人迎接了我们,他叫刘国友。落座以后,我们向老人说明了来意。当我们提到一个人名之后,老人立刻显得十分激动,他的嘴角发抖,眼里噙满了泪花。一会儿,他从卧室里捧出一本剪贴本,翻到扉页,一张照片和一段文字映入我们的眼帘“这个军队具有一往无前的精神,它要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敌人所屈服。1124工地指战员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大忠大公大勇,无私无畏无敌,是一个无坚不摧、所向披靡的英雄集体”。照片上的人就是我们故事的主人公——刘国吕。

  时间拨回到公元1967年3月,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1124工程是当时的国防建设工程之一。刘国吕所在的3174部队工兵二连担负的整个工程的配模任务,地点是工程中心的五号地段。五号地段石质疏松,又有一个很大的土夹层,加上跨度大,凌空作业面宽,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险区。又赶上大雨侵袭,风化石不断剥落,险情不断出现,威胁越来越大,很可能出现大的塌方,五号地段是有名的“老虎口”。摆在施工部队面前的有两条路:要么避开“老虎口”,停止五号地段的一切作业,等它塌够,稳定安全后再干。这样就会延缓工程进展,影响工程质量;要么顶着危险,在大塌方之前争分夺秒,拿下五号地段。最终,施工党委决定:突击支撑,突击作业,入“虎穴”,封“虎口”,赶在大塌方前,拿下“老虎口”!这个艰巨的突击任务交给了刘国吕所在的工兵二连。

  彼时的刘国吕入伍三年,不久前刚刚光荣入党,由于平时学习优秀,样样先进,被同志们亲切地称为“小指导员”。接到连队要执行突击“老虎口”的任务时,他在日记中写道:“公字最勇敢,私字最怕死。脑子里有了私字,灰尘落下都害怕;脑子里有了公字,山崩地裂都敢上!”他决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词,实现自己的誓言。

  3月27日,突击“老虎口”的战斗打响了!高高的天桥上战士们在运料,地面上在飞车运渣,山上的小石头不停地落下,打得防护棚啪啪作响,但完全暴露在防护棚外的刘国吕和他的战友们毫不畏惧,头也不抬地紧张施工。3月28号晚上9点多,一场罕见的连续不断地特大塌方顷刻间发生,“老虎口”咆哮了起来。刹那间,几十立方石头伴着山呼海啸般地轰然巨响倾泻下来。电线断了,电灯灭了,高空运输的天桥砸塌了,粗大的钢管砸断了,坚硬的钢轨砸弯了,防护棚和作业架全都砸倒了……五号狭长的地段上,塌方的石头和倒塌的木料堆积如山,高空作业架上的刘国吕和他的8位战友被压在了乱石之下。虽然经过战士们全力抢救,但压在乱石碎木下的刘国吕和他的三名战友还是光荣地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刘国吕牺牲后,战士们从他随身带着的《毛主席语录》中发现了一张纸条,上面端端正正地写着:“只有少数人的牺牲,才能换来多数人的幸福!”这18个字,让所有战友痛哭失声,它表达了一个革命战士对党、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赤胆忠心。在整理刘国吕的遗物时,又发现在他经常学习的《毛泽东著作选读》本的第一页上写着:“当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应该怎么做?我们是人民的战士,要把自己的青春贡献于人民!”3月26日晚上,他在开完战前党小组会之后,写下了自己最后一篇日记:“当前施工塌方现象很严重,作业有牺牲的可能,这是党和人民考验我们的时候。我是个共产党员,我一定挺身而出……”这是刘国吕的绝笔。一行行简短的文字,在今天看来,很多人会发笑,会觉得不可思议,会以为是哗众取宠的豪言壮语。但对当时的刘国吕来说,却是对党、对人民军队许下的铮铮誓言,而他最终以身许国,英勇献身的行动,就是对他发出的誓言最好的解读和诠释。

  刘国吕牺牲的消息传到连队驻地,当地的老百姓闻讯赶来。他们玩忘不了刘国吕这个每天做好事的战士。刘国吕的房东大娘踉踉跄跄地赶到连队,哭着说:“孩子啊,大娘还想让你带我再学一段毛主席语录,可你怎么就走喽呢?”原来,在当晚饭后,刘国吕准备再上工地前的三小时,已经整装待发的国吕,还在带着大娘学习毛主席语录:“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贯的有益于群众……”,大娘不理解“一贯”是什么意思,国吕解释说:“一贯就是天天,经常,永远”。此后他毅然奔赴了工地,却永远没有再回来。

  刘国吕牺牲后,所在部队为他追记了一等功,民政部门授予其“革命烈士”称号。他的寿县籍战友顾连新作为“1124”英雄集体的代表,将英雄的事迹在全军巡回宣讲。勇救火车、十几次受到毛主席亲切接见的英雄士兵年四旺,专门写出纪念文章发表在军报。部队长和政委共同署名发表了纪念刘国吕等“1124”英雄集体的文章。

  1967年10月,刘国吕牺牲半年后,经部队特招,英雄的弟弟刘国友,继承哥哥的遗志,穿上了绿军装,从时任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的手中接过了哥哥的钢枪,成了1124英雄集体中的一名新战士。20年后,刘国友转业回到了地方,但他珍藏着哥哥的照片和所有宣传哥哥英雄事迹的报纸剪贴,时时翻看。每年哥哥牺牲的祭日和清明节,他都会和晚辈们捧一束鲜花,遥寄对英雄的思念。英雄牺牲的地方辽宁省金县也会组织纪念活动以缅怀英烈。

  1968年,寿县人民政府决定,将刘国吕的家乡瓦埠镇上奠小学更名为“国吕小学”,以此告慰烈士的英灵,也让青少年学生铭记家乡走出的英雄儿郎。巍巍八公山不会忘记,青山养育了英雄儿郎刘国吕,英雄儿郎为青山争光;清清瓦埠湖不会忘记,绿水滋养了英雄儿郎刘国吕,英雄儿郎为绿水歌唱。刘国吕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他为之献身的国防已经是坚如磐石,固若金汤;刘国吕是军队的荣耀,他为之捐躯的军队已经是无坚不摧,百炼成钢。刘国吕就像无数牺牲的英烈一样,化作辰星,俯瞰着伟大的祖国走向繁荣富强。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英雄 君子镇 赵志刚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