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独自倚在小区的景观池旁,一阵风吹过,景观池被神秘画家画出一朵朵涟漪。夕阳也跑来凑热闹,悄悄地将余晖落在水面,然后折射在我的脸上,仿佛一瞬间解开了尘封的回忆——
01
我出生在农村,生长在农村,这里随处可见的除了农田就是池塘。我隐约记得,外婆家附近就有一方池塘,早上外婆和邻居们相约在池塘的石板上浆洗衣服,手上的棒槌上下飞舞,演绎出“檐高砧响发,楹长杵声哀”的变奏曲;中午外婆在此挑水去菜地浇灌,只见那地里的山芋爪使劲探出头,嗷嗷待哺;晚上外婆就着月色、和着蛙鸣,在池塘旁的皂角树下,将从遥远地方走来的故事填进我们的梦乡。
门前的池塘也养鱼。每年春暖花开,承包鱼塘的小学老师方平便挨家挨户地询问,是否搭股投放鱼苗。过几天,他不知从哪里弄来两个浅而大、底宽口窄的鱼桶盛满鱼苗,小心翼翼地将鱼苗放进池塘。临近腊月鱼苗长成大鱼,方老师和村里的劳力们一起抽干池塘,用网兜、鱼罩捕捞,捞上来的鱼用编好的草绳穿好,大家分了过年。
顽皮的我们常常去屋后的竹林里砍一根细竹竿,竹竿那头栓好线,挂上鱼钩。将菜地挖出来的蚯蚓穿进鱼钩,我们偷偷地跑到门前的池塘边钓鱼。偶尔让人看见,便不让钓。可能因为我们是孩子,有时候也会宽松些,如果钓到野鱼或小鱼,比如鲤鱼、鲫鱼,是允许拿回家去。倘若你钓上养殖的草鱼或鲢鱼,方老师一定会拿根教鞭追上你,给你上一堂生动的政治课(甭管他是不是数学老师)。
02
随着社会的发展,池塘边架设起不少电线杆,方便村民使用水泵抽水灌溉。邻居牛大爷瞧见了,偷摸着往电线杆上搭根电线接往家里。可能是操作失误,引起着火,他慌慌张张地回家拿盆、在池塘打水往电线上抛洒,试图灭火。哪知道火越烧越大,不一会儿点着他辛辛苦苦堆的草垛。片刻后草垛化为灰烬,火苗更加兴奋地“开疆拓土”,气势汹汹地吞并大爷家的厨房。牛大爷彻底慌了。经过乡亲们的奋力救火,火终于被扑灭,可大爷自此恨上了这口池塘。
灾后重建,牛大爷将建筑垃圾、玻璃残渣倒入池塘以此报复。种农作物时,他又将废弃的农药瓶、塑料袋扔进池塘,仿佛要毒害池塘的心。池塘却从来不抱怨,包容了水里生物,也包容了大爷的牛脾气。可乡亲们哪有那么好的包容心,眼见池塘的水变色了,鱼苗全翻起白肚子,立马上牛大爷家讨个说法。牛大爷的脾气不是一般的犟,任由乡亲们将他家门槛踩破也无动于衷。久而久之乡亲们实在拗不过大爷,也随他去了。
后来村里通了自来水,田地交给承包户,这口池塘终于被抛弃。谁也不会记起曾在这里用水车车水,或清洗犁铧的时光。每当池塘里一股股难闻的气体,劈头盖脸地向岸边袭来时,人们只会心生怨恨。
03
池塘边的皂角树,光秃秃地伫立着。似在回首往事,又像在憧憬未来。几只麻雀,心事重重地在塘埂上踱步,时而抬头打量着不远处炊烟袅袅的瓦房,时而低头叽叽喳喳说着什么。此时的池塘,则像个安静少妇,氤氲着雾岚的眼眸,在夕阳映衬中,写满了落寞。牛大爷好像没看见她的忧郁,捂住鼻子,啐了一口唾沫匆忙走了。我们也走了……
离开家乡十年,我陡然接听到发小的视频。他向我实时展示着池塘如今面貌,我不禁诧异。只见停留在记忆里的池塘此刻焕然一新——池水清清,像一颗遗落在民间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球;塘埂那刚抽芽的柳枝,也萌动了春心,悄悄地探出鬓角。池塘旁的电线杆挂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宣传语。
镜头忽地一转,我被池塘里一闪一闪的生物吸引住了,于是让发小将手机镜头凑近一点,仔细看了几遍,截屏搜索,那亮晶晶的生物居然是“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天啦!桃花水母竟然会出现在这里。我好奇地问道,现在池塘的变化怎么这么大啊?发小笑道,得益于“河长制”的推行,在村支书的带领下,牛大爷和乡亲们主动清理塘淤……
一阵风吹过,从池塘吹到我的身边。街灯和霓虹悄然亮起,我捧着手机,在景观池旁聊着聊着便睡着了。梦里,我仿佛脚踩着水晶球,置身于腾起的水汽中,和桃花水母一起跳着恰恰舞,在这个如画般的情景里一点点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