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罗荣华:莲花峰温泉——谨以此篇献给纪念延安双拥运动80周年

作者:秋韵   发表于:
浏览:116次    字数:279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童生   总稿:51篇,  月稿:0

  清明时节,我回到家乡贵州遵义,独自来到遵义红军烈士陵园。莫到君行早,更有早行人。青松翠柏、春花簇拥的红军山早已是人头攒动。

  陵园坐落于遵义市凤凰山南麓的小龙山,整个陵园坐北朝南,面临湘江,背靠风景秀丽的凤凰山,距遵义会议会址约1.6公里。沿着湘江边的公路直通陵园,拾级而上到达纪念活动坪场。

  顿时,肃然起敬,顶礼膜拜。

  红军山,现有红军烈士纪念碑、邓萍烈士纪念雕塑、钟伟剑烈士纪念雕塑、红军坟、红军卫生员铜像、在黔牺牲烈士英烈墙、青松堂、翠柏园。耸立的红军烈士纪念碑高30米,碑的正面是邓小平题写的“红军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灿灿的大字,碑的外围是一个大圆环,圆环外壁镶嵌28颗璀璨的星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取得革命胜利。圆环内壁是4组汉白玉浮雕,内容是强渡乌江、遵义人民迎接红军、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

  仰望叩拜,叩拜仰望。

  走到红军卫生员铜像前,注目凝思、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息。

  陵园内的“红军坟”、红军卫生员铜像,流传着一个18岁红军战士的传奇故事,被遵义人亲切称呼为“红军菩萨”,倍受人们尊崇膜拜。听当地人说,上红军山抚摸红军菩萨,可以祈福,有病可治病,无病可预防。在我心灵深处,记得幼小的时候,母亲曾带我来这里几次,母亲给“红军菩萨”挂红烧香,让我胖胖的小手摸摸“红军菩萨”的脸,握握“红军菩萨”的手。

  拜别红军山,怀着崇敬的心情,驱车来到红军卫生员牺牲的地方——莲花峰。

  莲花峰,座落在黔北高原深处,因其形状像“观音菩萨”的坐莲而得名。举目眺望,苍山青翠、山花烂漫、百鸟祥鸣。

  有了莲花峰便有莲花潭。天工开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这里孕育了一汪幽深的溪潭。走进潭边,一股滚烫的泉水,从深潭喷涌而出,清清的泉水一股接着一股,一波连着一波,好似一朵朵盛开的雪莲。泛起的涟漪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透明的光茫,星星点点……

  汩汩清泉,在苍茫中沿着岩隙溪涧蜿蜒前行,叮咚的脚步踏破亘古的寂静。潺潺泉水,奔流不息,养育着一方水土、一方百姓,莲花潭便有了生命的灵气,一路长歌浅唱,动情地吟颂一首悲壮的歌,倾诉一个悠远的传说……

  在那遥远的八十多年前,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辗转来到遵义。据说,有位红军卫生员了解到当地老百姓因染上伤寒、病魔缠身、饥寒交迫。

  初春的高原,春寒料峭。

  得知这一情况的红军卫生员冒着严寒,日夜奔走在附近各个村寨,为当地老百姓治病,乡亲们亲切地称呼他为“小红”,誉为神医。他待病人如亲人,医术精湛、药到病除,经他诊治过的病人个个病退康复,红军神医的故事在当地广为流传,百姓认定这是一位救苦救难的“红军菩萨”。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方圆几十里的乡亲都请他治病。一天夜里,一个小孩走了十多里的山路请神医为他父亲治病,红军卫生员翻山越岭来到小孩家把脉问诊,待第二天老乡病情好转,留下几服药便返回驻地,回到驻地发现部队由于特殊情况已经紧急转移了,来不及通知他,部队首长只给老乡留下一张纸条,告诉转移的方向。

  红军卫生员急匆匆向部队转移的方向追去,走到莲花峰。由于落单,白匪发现了他的行踪,战斗中以一挡十,弹尽粮绝,红军卫生员拖着受伤的身体躲进了莽莽大山。

  白雪皑皑,天寒地冻。激烈的枪声惊醒当地老百姓,趁茫茫夜色,一位村姑悄悄走进山林寻找到了这名受伤的红军战士,村姑背着红军伤员秘密隐藏安置在家中养伤,日夜守护、精心照料。农家的女儿为了避免暴露行踪,暗自在一个严冬的凌晨来到潭边洗涤伤员的血衣,不幸被敌人察觉,在激烈的搏斗中身负重伤,她便抱着血衣纵身一跃跳进深潭。继而被白匪搜查的红军战士也毅然决然地扑向愤怒的波涛,红军战士和村姑一同被淹没于深深的溪潭。

  刹那间,巍峨的莲花峰猛烈震抖、电闪雷鸣、狂风骤起、乌云密布,茫茫山村一片哭声。快至天亮大地才渐渐安静下来,奇异的是冰凉刺骨的泉水竟神奇般变暖,变为蒸腾着氤氲热气的温泉。

  当地百姓知道红军牺牲的消息,冒着被杀头的危险,把这位红军战士和村姑遗体打捞收殓,由于不知道这位卫生员的姓名,只好在墓碑上刻上“红军坟”。百姓不仅深切缅怀红军卫生员,甚至相信牺牲的红军“神医”能保佑人们平安,能为人们消灾除病。“红军菩萨”救穷人、“红军菩萨”显神灵等等传说不胫而走,广为传颂。乡亲们思念“小红”,把希望寄托在“红军坟”上,常年来凭吊、祈求,“红军坟”香火不绝。虔诚的乡亲有的甚至说坟前的香灰是治病的良药,吃了能包治百病。故事越传越广,越传越神奇。敌人闻讯后越来越害怕,多次来破坏坟墓,乡亲们冒着生命危险与敌人斗智斗勇,自发保护着红军卫生员的坟墓。

  1953年,红军坟迁入遵义红军山烈士陵园,红军坟迁来后,香火更旺,百里千里之遥都有人来进香,并根据传说中英勇俊俏的红军卫生员塑造了雕像。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原校长、老红军钟有煌带队拉练到遵义,了解到红军坟的故事,回忆自己当时参加长征到遵义的往事,二营卫生员龙思泉外出为百姓治病没有及时随部队转移,下落不明。怀着对战友的深切思念,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经多方考证,终于确认了长眠在红军坟的战士就是当年的战友龙思泉。龙思泉,广西百色人,自幼随父亲习医,1929年参加百色起义,随红军长征到遵义,牺牲时年仅18岁。长征路上,18岁的他,已经参加革命6年了,稚嫩的身躯、柔弱的肩膀早已肩负起北上抗日、民族救亡的重任。

  伫立潭边,肃目依旧,泪水涟涟。

  多少年来,人文世事,沧海桑田。流淌的泉水,穿过山岗林海,穿过田畴沟壑,一路放歌,奔流于江河大海。流进村庄、流进田野、流进丰盈的鱼米之乡,流进依山傍水造形别致的温泉小池,流进一片翠竹深裹着的农家小院。

  放眼望去,美丽的村庄菜花金黄、麦苗青青,人们忙碌在季节深处播种耕耘,升腾的袅袅炊烟摇曳着春的消息。

  东风玉露润春江,

  岸柳临溪伴瓦房。

  远看翠竹飞鸟旋,

  俯观澈水影姿忙……

  叮咚的泉水,似歌儿?似琴弦?将流淌的红色血脉注入人们的心田,已注入那些来自四面八方宾客的心田。

  乍眼望去,烟村小楼、庭院篱笆、树影婆娑,蒸腾的雾伴随欢声笑语缥缈在村庄,感觉天是暖的、地是暖的、空气是暖的。

  莲花峰温泉,是黔北高原生命的律动,也是红军战士和村姑生命的点化、魂魄的彰显。它把崇高的思情编织成凄婉的歌、抒情的诗、萧索的梦和震憾心脾的传说。

  牺牲,为着天下百姓。奉献,为着子孙后代。永恒的精神,寓于生命。生命再短,也是永恒。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浸润着我的心田。此刻,村里的广播唱响优美的歌声。万泉河水清又清,我编斗笠送红军,军爱民来民拥军。军民团结一家亲一家亲……军民团结向前进向前进!

  莲花峰温泉,流淌在高原深处。汩汩的泉水汇聚着红军战士和山村姑娘圣洁的鲜血,因而才如此滚烫、如此纯洁、如此坦诚、如此热烈、如此长久……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