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大年初一的长面(散文)

作者:梦姑   发表于:
浏览:41次    字数:1728  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3

  经过一腊月的忙碌筹备,年景在三十晚上进入高潮,接灶神后,开始坐夜,祭拜祖先同时达到了最恭敬阶段,三天三夜的续香从此开始。

  因为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留住了乡土特有气息,传统节日的根,还是在乡下。

  大年传统,是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家闺秀,她的文化内涵和饮食习惯,都是有道数的。尽管各地风俗不一,但一辈接一辈的传承,途中有变更,可大方向还在。

  祖先们识字的不多,不念书不代表没文化,恰恰,农耕文化是生产生活中总结出来的精髓。祖先能把祖祖辈辈的经验传承下来,是我们的福气。

  大年三十吃什么,大年初一绝不重复。

  我们初一的饭菜是铁定的规律:早晨萝卜菜炒肉,鸡蛋炒粉条或鸡蛋炒肉,另加豆芽之类生发之物,或暖锅子随时随地恭候。晚上必须是长面。

  尽管长面放在了晚上,但绝不次于早上的肉菜和鸡蛋炒粉条。其寓意深刻。不言而喻,长面,预示着长长久久,平平顺顺,柔柔道道,绵绵不断。

  一年的开头必须从长计议。没有长面,怎么开头?

  这是我的想象,或许还有更深的寓意。

  大年初一,吃完早饭,便开始了一年一度的出行仪式,结束后轮流给家门长辈拜年。接待同族亲人的饭菜早上仍然是炒肉菜或暖锅,下午家家户户定是长面。因此妇女们早饭结束后稍做歇缓放松,又接着拉开了做长面的序幕:和面,炒臊子,汆醋汤,准备咸菜等事务。

  母亲总是亲力亲为,生怕我们做不好糟蹋了白面,就亲自和面,揉面,切肉臊子,或让我们打下手学着切葱丝,切辣椒丝,烧火,揽柴,提水等。

  面醒好后母亲用一根长长的擀面杖卷起来擀,撒一把面泼擀一圈,又换角度以同样的手法擀面,直到一疙瘩面擀成一大张圆形,薄厚均匀,能切的时候用擀面杖扇形折叠起来,用长拉刀切面,几乎家家户户有一把大长拉刀,切出来的面条又细又匀称,抓起来抖一下,把面泼抖下来,以免下面时锅里的面汤稠,影响筋道力。

  长面下出锅后,用长筷子捞起来。在碗里折三折,摆好顺序,舀一勺醋汤倒进碗里,拨一筷子肉臊子,放一筷头子炒好的菜叶子,白里透醋红,深褐肉丝拌熟油葱叶,香喷喷一碗端到炕桌上,提前摆好咸菜碟,辣子油,盐盒,乡村特有的酸汤面呈现在眼前。母亲的杏仁咸韭菜,是不可缺少的上等菜,绿白分明,诱惑力不小。

  在白天吃完油腻炒菜炒肉后晚上来一碗酸汤长面,又好吃又解油腻。

  不得不说,老辈人流传下来的饮食文化,是多么接地气,又是恰到好处的科学。

  初一晚上开饭时间比较早,预示着一年到头能早点吃饭。天不黑时已经饭熟了。春节,已经走在春天里了,春的气息渐浓,天黑渐晚。

  后来姐姐们开始学做面,母亲可以缓一会,不放心时还跟前跟后指挥,直到满意才放手。轮到我能做长面的年龄时,是姐姐正显身手的时候,所以我没学到擀长面的本领,以至于参加工作后乃至结婚后不会做饭,做出来的饭变味,常常挨骂受气,母亲说我做的饭不能吃,姐姐说我做的饭太难吃了。

  正因为刺激,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会做饭,做好吃的饭菜,不能永远难吃下去。

  母亲的臊子面味道独特,因为醋是自己操办,酸汤味道醇香。为了让做出来的醋味甘醇,往往在做醋时指使我们去十里之外的白土泉或红土泉担水,不用我们河里的碱土泉水。做醋也是一项大工程,除了手艺还得有好水和温度适宜的环境。

  离开农村后再没有机会吃泉水,后来泉也干涸了。农村做手工醋的人越来越少。现在能吃上一碗传统的酸汤臊子面不容易了。

  农村人的智慧我们远远达不到,因为一代一代实践出的经验,有时无需多言,只是代代相传。在传统节日吃什么都是有讲究的,秉承了四季变化和气候特点,以及饮食文化对身体的影响、生理的需要和寓意。

  春打六九头,春主升,阳气始发,万物萌芽。新的一轮开始。一年之计在于春,新年的第一天很重要,吃什么,怎么吃,都是很讲究的,长面,放在正月初一,是再恰当不过的比喻了。

  今天我也做了新年的第一顿长面,还是按照小时候的做法来完成。只是给人家爷俩是肉丝炒的臊子,我是鸡蛋豆腐炒的“臊子”。醋也是买来的土坊子醋,味道和童年差不多,但有区别,寓意还是长长久久,平平顺顺。咸菜也是小时候吃过的杏仁咸菜和花盖辣子咸菜,另加几片绿头萝卜。清淡,味鲜,解油腻。

【审核人:站长】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散文 长面 大年初一 书香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02-02 21:38
    黄小琴
    大年初一的一碗长面,寄寓着百姓的美好愿望,也是春节里的“窈窕搭配”,让我们走进独特的民俗,仔细品品这碗清淡、味鲜、解腻的面。每一处的年都有各自的味儿,长长久久地停留在我们的日子里,独特的农耕文化,是民族传统的根,延续着日益淡化的传承。中国人的年,从腊月开始筹备,到正月过春节,都有特定的习俗。作者家乡的风俗,初一的饭菜是铁定的,这便是一种传承,长面是这一日必吃的,谕示着一切从长计议。作者从母亲做长面写起,将工序一道道介绍,擀面和做酸汤很见功力,母亲的手艺令人垂涎。作者写了家里孩子如何跟随母亲做面,自己却未曾学到擀长面的本领,留下了些许遗憾。母亲的酸汤味道醇香,源于自己手工做的醋,十分讲究,须取泉水,制作的过程繁复。此一项便是农耕文化的传承,农人们极富生活的经验,与时序紧密关联,知道何时吃何物,顺应天时。初一的长面是隆重的开端,也蕴含着生活的智慧,精彩文章,倾情推荐共赏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