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散文

叶梅——乡关何处

作者:温暖   发表于:
浏览:77次    字数:918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57篇,  月稿:0

  去到一些地方,第一次去,会觉得知道了当地不少事;第二次去,又会觉得原来还有那么多的不知道;第三次去,才突然觉得原来自己其实什么都不知道。

  每一地都有着悠远的过去,沸腾繁杂的现在,要想走近,必先存敬畏之心,平和之心,像打量亲友一样带着亲热。

  几次去云南昭通就有了这样的感觉。去昭通不能不到豆沙关,在那里,能立刻感觉到从远古到今天的峡谷之风。站在豆沙关隘口,只见百丈悬崖迎面而立,滔滔关河在峡谷的挤压间奔流而下,瞬间已是万年。

  豆沙关连通四川与云南,两壁千仞石岩,形成天然关隘,古隋朝时期修成巨大的石门,厚一尺二,所谓锁滇扼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有鸟飞过,哪有人去得?据记载,在唐代曾经锁关多年,一锁就是几十年光阴,滇川之间只得绕道而行。即便敞开关门,通往关隘的路也是极为狭窄难行。所谓“五尺道”,史料上解释为“横阔一步,斜亘30余里,半壁架空,奇危虚险”,现在残存遗迹尚约有350米,一级级青石阶上留有240多个深深的马蹄印。

  五尺道始建于秦,由川入滇,是到缅甸、印度的古西南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沟通了川滇商贸文化往来,中原、蜀地、夜郎、滇地的客商竞相而来,一队队马帮长年累月载着布匹、盐、大米、山货、药材、茶叶、银、铜等物品,络绎不绝地往返于五尺道上,马蹄声碎、喇叭声咽,多少故事撒落于峡谷深处,漫漫长路。

  有了豆沙关,便不能没有豆沙镇,那里的烟火勾引着客商们的魂。

  这镇子位于昭通盐津县西南,附近那些星星点点的村落,从名字中便可知其古老:摩崖、石门、长胜、黑喜、石缸、万古、银厂,还有一处盐井。这一带既产出宝贵的盐,还炼出更为宝贵的银子,是谓名扬天下的云南朱提银。历代朝庭都将云南作为提银的天然银行,穿梭于五尺道上的不光是民间家商,还有声势浩大的官家马帮。无论是谁,走到豆沙镇都必得歇一脚。

  关河水从高高的豆沙关奔流到此,水势逐渐变得平和,是歇船的好去处。上得岸来,一壶热茶三杯老酒,上好的卤香牛肉切成大块,快活胜过神仙。一夜歇过再启程时,一定不会忘了揣上豆沙镇女人蒸的黄糖糕,糕用磨细的米粉,加了黄糖,包上山里釆下的新鲜粽叶,蒸出的味道松软甜香,是山道上走乏时最好的填补。

  一处豆沙关,牵动多少情。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名家散文

查看更多名家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