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蔡树斌:爱扎发辫的小女儿

作者:连清霖   发表于:
浏览:62次    字数:1777  电脑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121篇,  月稿:0

  五岁的小女儿已有了朦胧的审美意识。她对美的追求,热切地表现在对头发的装饰上。

  那次,看完《冰雪奇缘》之后,她由衷地赞叹说,爱莎公主和她妹妹的头发好长好美呀!我也想要留长长的头发——你们不能再剪我的头发了!此后,她便留长了头发,竟连对头发做一点修剪也不让,我们也拿她没办法,只好任其头发“蓬蓬勃勃”地生长着。直到有一次,她的姐姐看不下去了,哄着开始给她扎头发,并着意多用了几种好看的小发夹。这么一来,似乎是打开了她审美意识的闸门,开始对扎发辫、装饰头发变得几近痴迷起来。她的姑姑知道她喜爱扎头发,还特意给她寄来整一套的梳妆盒,里面有镜子梳子及各式头绳发夹,可谓应有尽有,可把她高兴坏了!

  刚开始扎头发时,她依赖着姐姐,因为她根本不懂得该如何扎紧、如何夹好发辫。偶然间,我发现当她请姐姐帮她摆弄头发时,她基本上会十分配合,除了偶尔忍不住疼“哎哟好疼”地叫出声外,都只是对着镜子安安静静地观察着。但不久之后,这种默契和谐的状态便慢慢被打破了,她开始给姐姐提出自己的想法,从小心翼翼到后来的理直气壮,指手划脚的,最后甚至变得对姐姐梳理的发辫无法接受起来,硬生生扒拉掉之后自己动手重来。感觉自己吃力不讨好的姐姐便撒手不管啦,让她自己弄去。她倒有骨气,自己来就自己来,从此开始了对头发“独立自饰”的阶段。每当早晨洗漱之后及晚上洗完澡头发吹干之后,她必定拿出那套宝贝的梳妆盒,找个明亮亮的地方坐下来,兴致勃勃地开始专心静气地侍弄她的头发起来,手法变得越发娴熟,且发辫的花样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化了。我能看得出她是在用心地探索、思考和尝试,并持续地保持着一种高度的热情和专注力。

  有时,能有我静静地陪着,看着她扎头发,于彼此而言都是一件愉快的事呢。她会拉着我的手让我坐下来,然后信心十足地说,爸爸你认真看哦,我要扎一个最最好看的发型,会有惊喜的哦!我于是在她身旁坐下来,饶有兴趣地看,并不时地对她提出的“爸爸,你猜我要用这种头筋呢还是要用那种,你猜我要用这种发夹呢还是要用那种”之类“富有挑战性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判断和回答,而她对我的判断作出的回应一般只有两种:“哈哈,你猜对啦”,“哈哈,你猜错了吧,你没想到吧,其实我要用,呃……这种!”我尊重并由衷地赞赏她的选择,并在她有需要时,帮忙拢一下头发,也许正是这样,她表现得如此从容自信。接下来,只见她用梳子细心地照着镜子将浓密且总有些蓬松的头发梳理着,再用手轻轻地拢过一束头发,用梳子向上将头发撩起,挑出一个漂亮的橡皮筋,套在右手拇指与食指之间,拉开束住发辫,再就势快捷地将橡皮筋转一圈紧紧束住发辫,这样,两条辫子便长在了头的两侧,还真是有模有样。但左看右看又不太满意,于是干脆利索地把辫子解开,再扎成一条大马尾。再看看,满意了,接下来又分别在两侧梳拢一束头发,扎两条小发辫,挑选两个蝴蝶结发夹点缀一下,就更好看了。有时额头的头发感觉太长了,她便再梳拢成细长的一小束,将其向后一压,用漂亮的发夹固定好……在此期间,她会时不时转过头询问我,爸爸,这样是不是很好看?这样子是不是更美了?其实,发辫扎成一条或者几条,效果都差不多,而小发夹夹在这里和夹在那里区别也并不大,我总觉得,此刻孩子满眼闪烁着明亮的光,单单是那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热情,便足可彻底折服我!

  爱扎发辫的小女儿,促使了我对教育的进一步思考。

  孩子的正当兴趣爱好是孩子个性和天赋的体现,也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兴趣爱好,孩子的眼里才可能有光!作为家长,或者是教育工作者,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和引导孩子正当的兴趣爱好,使这光不熄灭呢?我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急于进行干预,甚至强加自己的意愿于孩子,而应该给予孩子充分的自由和支持;其次是要给予孩子由衷的赞赏和鼓励,让孩子获得自信和成就感;还有就是要在适当时机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挑战,从而促使其提升能力和毅力,有利于强化这正当的兴趣爱好有可持续发展性;最后,要抓住契机进行积极引导,促进其兴趣点迁移转化,让孩子在兴趣爱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能,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创新能力。

  当然,正确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我们投入足够的耐心和努力。也许在将来的某一个成长阶段,小女儿不再热衷于扎发辫了,但我相信,一定有另一种更好的兴趣爱好在促使其健康成长。

【审核人:凌木千雪】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连清霖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