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郭治涛:难忘的血色记忆

作者:美文苑   发表于:
浏览:97次    字数:3005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38889篇,  月稿:0

  恒山余脉一路蜿蜒向东,横亘在蔚州大地,形成了蔚县大南山屏障。

  从五代十国石敬瑭把蔚州出卖给契丹四百六十多年,到明朝洪武年间才收复,蔚州人才安居乐业稳定下来。随着太平年间的稳定,以蔚州城为中心的蔚州南北山川和壶流河两岸点缀着八百多个村堡。

  古老的蔚县城西南方向三十里的大南山脚下二里多地有一个千年古堡村庄——上宫村。

  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卢沟桥事变,日宼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华北很快沦陷,面临亡国灭种的国难之际,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开赴抗日前线。八路军为了开展敌后抗日,在蔚县大南山连接保北各县广袤的山区建立了党组织和游击区,逐步建立了抗日武装部队。上宫村位于大南山脚下二里地的位置,西南方向四里多地是一个大垭口,正南方向二里多地是一个小垭口,人们习惯性的称呼大垭口是石门峪,小垭口是小峪。尤其是小峪距离上宫村较近,南山抗日游击队人员来往方便,至今山头上那条羊肠小道放羊人经年累月行走痕迹还清晰可见,那就是当年游击队员和情报人员行走的路线。

  由于上宫村特殊的地理位置,北距暖泉古镇十多里,南靠大南山。白天暖泉古镇宗孝带领皇协军到上宫村搜捕南山抗日人员,夜里南山抗日人员下山搜集敌人的情报,形成了敌我双方活动的区域。党组织为了活动方便,在上宫村建立了许多堡垒户和情报联络点,至今许多堡垒户和联络点的旧址还完好的保存着。同时,在党组织宣传的感召下和游击队员的影响下,郑洪宝、郭军、余池、田云等十多个人参军参战,还有两个烈士。至今健在的老人们向后人常常讲说战争年代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指点当年的堡垒和情报联络点的旧址。

  村庄不大却浸湮着红色土壤,涌现出许多抗战英雄。岁月的流逝,带走了那些英雄人物。前几天我回乡见到了唯一健在的老军人,已经九十多岁家族叔叔郭立全,虽是耄耋老人,但思维敏捷,记忆深刻。根据一代代的的传说,我们郭家祖上弟兄几人是明朝永乐二年从山西汾阳移民到蔚县上宫村和涞源金家井。

  叔叔郭立全生于一九三零年,少年时期在清末秀才的家叔门下读了三年私塾。由于乱世之秋,暖泉古镇匪首宗孝经常带着皇协军进村扰民,不得已少年离家出走到张家口元台子永生泰皮坊学徒。乱世之秋没有一片净土,日伪军和伪警察、地痞流氓每天骚扰、抢掠商号和作坊,人民苦不堪言。人民日夜想着中央军赶快打回来,终于盼到了日本投降,中央军回来了。谁知国民党的苛捐杂税多如牛毛,地方警察和不知名的税金杂捐数不胜数,散兵游勇到处抢掠。人民怨声载道,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更遭殃。(中央指的是蒋介石嫡系中央军,这里泛指国民党部队)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煎熬,终于熬到了一九四八年张家口迎来了解放。他从出生懂事以来没有过一天安生日子,当解放军攻占了张家口,人民载歌载舞庆解放,迎接解放军。再看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帮助人民解决困难,皮坊老板说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军队。老板对徒弟们说,共产党是老百姓的救星,你们在我这里没出路,去参加解放军吧。郭立全听信师傅的话,和几个师兄弟在师傅的践行后参加了解放军。

  参军后经过几个月的集训,在平津战场转战了一个时期,参加了激烈的攻打太原战役。在太原猛攻卧虎山,强攻小北门激烈的战斗中进入了太原城内巷战,让他见识了战场的残酷性和多变性,同时也锻炼了他的胆识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太原战役后,部队到天津葛沽镇边修整边屯田。休整时间不长,当时国内的战争还没有结束,朝鲜半岛又爆发了战争,每天下午进行形势教育。一天上午在去往稻田的路上接到了返回驻地的命令,大家奉命返回驻地后,指导员传达了部队开拔的命令。饮事班杀猪做饭,战士们打扫卫生,借老乡的东西还回去。傍晚全体官兵携带随身武器和给养向火车站集中,到火车站一看,重型武器早已装上了车,我们按编制钻进闷罐车箱星夜出发。

  我们不知道部队开拔的目的地,大家在车箱议论着去向。随着轰轰隆隆的火车响声,我们在闷罐里昏昏沉沉的睡一阵醒一阵,不知走了多长时间,一天早晨到达了沈阳。下车见到的是一列列军车,遍地的部队,到处是冒着热气的炊事班的大锅。吃了午饭又登上火车出发,傍晚到了丹东,指导员命令除了随身的给养和武器,个人物品打包写上姓名和籍贯留下。一切准备就绪。指导员做了战前动员:美帝国主义不但侵略朝鲜,对我国的东北也进行了轰炸,为了保卫祖国,我们出国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抗击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侵略军……。简单的战前动员结束,我们星夜前进跨过了鸭绿江,刚到新义州就与美国人接了火。战前听说美国人武器装备精良,人员训练有素,可是交火时间不长美国人就被击退,他们也不知道我们是中国军队,因为战前指导员说尽量不暴露我们的身份,出国前我们摘下了领章和帽徽。

  新义州与美军遭遇,误认为美军不足为虑,纯粹是一只纸老虎。随着战事的发展,突显出我们与美军的差距,首先装备上我们与美军差距太大。我们的装备是国内战争时期的步枪和少量的大炮,美军天上的飞机,地上的坦克、大炮比我们优势很多。另一方面是后勤保障和给养落后,美军武装到了牙齿,我们的给养是脖子上挎着一个长条袋子装着炒面和炒黄豆,战斗空隙之际,我们吞一口炒面,吞一口雪,有时候这也满足不了。战斗激烈的时候一天吃不上一顿饭,有时候送到阵地的稀粥冻成了冰块。朝鲜的冬天特别寒冷,我们的衣服防寒不行,一旦空隙下来休息,冻得只打哆嗦,有的部队没来得及换装,入朝穿着单衣,冰天雪地中没被敌人打死,活活冻死了。

  冬天刮风雪,夏天下雨,夜里我们活动频繁,有时候偷袭敌营,有时候摸敌人的哨兵抓“舌头”。偷敌营获胜缴获一些战利品,除了补充一下武器弹药,还有牛肉罐头、压缩饼干等、烟酒等食品,能饱餐一顿。现在我还保存着一块草绿色美军毛毯,每次看到那块毛毯,就想起当年的艰苦岁月,枪炮声在耳旁,互相撕杀的战斗在眼前。

  白天我们除了与敌人明火执仗战斗以外,行军需要躲避敌机的轰炸。夜里行军虽然借着夜幕的掩护,可是敌机经常打出照明弹寻找志愿军,我们只好分散卧倒躲避敌机,但是仍然避免不了敌机轰炸,有时候一夜遭到几次敌机轰炸。

  入朝以后几乎每天有战斗,最激烈的战斗是红桃山防御阻击战。当时第三次战役结束不久5,主力部队休整,后勤保障困难,部队相对比较疲劳,战士普遍缺乏营养,敌人趁机组织兵力展开反扑。美军和南韩部队组织重兵在飞机、坦克和火炮的掩护下,在东线对我们展开了反攻,我们在红桃山、五音山防御阻击敌人四十多天。

  敌人依靠空中和地面强大的火力配合,对我军反复的进攻,我军凭借坚强的意志,不怕牺牲的的精神,一次次击退敌人的进攻,双方伤亡残重,尸体重重叠叠,有的小沟里的血流成溪。山头上茂盛的树木和草丛看不到木屑和根茎,呈现在眼前的是弹坑和碎石粒、粉沬。

  四十多天的绞杀战终于结束了,硝烟还在弥漫,敌人被击退,我们依靠顽强的意志和不怕牺牲的精神胜利了。

  战争结束了七十多年了,我经常在睡梦中身处朝鲜战场,满山遍野的敌我尸体,有时候在睡梦中与敌人撕杀喊叫的醒来了。

  七十多年了,我永远忘不了那场血与火的战斗。那是一场不对称的战斗,敌人依靠飞机大炮,我们凭的是血肉之躯。但是我们的部队是从抗日战场、解放战争的战场走过来的部队,我们不怕任何敌人,我们打出了一个和平的天下。

  我从电视上看到美国又在东海、南海挑衅,现在我们强大了更不怕他。但是战争是残酷的,我们不希望发生战争。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美文苑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