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情散文

枫树林:徒步齐云山

作者:枫树林   发表于:
浏览:155次    字数:3621  手机原创
级别: 文学秀才   总稿:67篇,  月稿:0

  1

  金秋十月,赣南大地阳光灿烂,气温总在高位徘徊,知了也噪个不停,似乎都不舍夏日的远去,仅是一早一晚的凉意,提醒人们要抓紧黄金季的出行。但疫情的反复侵扰,持续的防控要求,一时难得有出省跨地游的机会,催生以短平快见长的户外活动如火如荼,尤其是一批批驴友徒步齐云山的视频,吊足了你的胃口,令你心生向往,欲罢不能。

  齐云山是赣南最高峰,位于江西崇义思顺乡、上犹五指峰乡和湖南桂东普乐乡的交界地,是诸广山脉的主峰,海拔2061.3米,有“齐云仙山甲天下”的美誉。因为它尚未开发,容纳不了一般的大众游客,其独特的原始风貌,却是徒步山野的绝佳去处,日益成为华东驴友的最爱。

  景区占地规模约52.3平方公里,山势巍峨、云腾雾绕、水系纵横、山高林密,身处其中能够感受大自然的清新质朴,全新的视觉盛宴,带给你无限的审美快感。

  2

  十月二十二日双休日,别去心理上的忐忑,徒步齐云山的夙愿终于付诸行动。早上八点,我们一行三十多位驴友,自驾小车或乘大巴,从赣州长征广场出发,中午十一点就抵达上犹五指峰乡的光菇山农庄,将徒步夜宿的装备(帐篷,睡袋,睡垫,及防寒保暖衣物等),按各自的愿望与能力,自己背上山或交由挑夫挑上山。用过农家午餐后,就信心满满地向齐云山进发。

  身背肩包、手持登山杖的人流,徒步穿行于莽莽竹海,散见于丛林之中。走在蜿蜒盘升的崎岖山道,溪水潺潺,红叶点缀着青山绿水。碗口大小的颀长青竹,指向蓝天白云,把晌午的烈日遮了个严实,偶见太阳的光束穿过竹林的缝隙,投射在曲折盘升的原始山道上。

  挑夫挑着塞满蛇皮袋的行李,夹在徒步行进的驴友之中。看他们挑担负重爬山越岭,我眼前浮现当年自己砍柴挑担的情形,愈加拉近了与挑夫的思想感情。我向一旁的挑夫询问,中午见着骡子扛包走出农庄,你们怎么不用骡子扛着?挑夫换了换肩上的担子,回答说:“骡子背容易把衣物弄坏,还是人工挑着好。”接着又补充一道:“我们挑担上下山都习惯啦。”

  走在平缓的盘亘小道,一位四十多岁的瘦弱表嫂,挑着两包行李走在我身前。我忽然想起网上介绍,这齐云山还有专业的女子挑担队,一帮客家女性村民,常年为徒步齐云山的驴友挑担行李,颇有当年农村“铁姑娘队”的风范。我问这位表嫂担子多重,她小声地说:“不重,四十来斤。”我又问,听说你们这里有个女子挑担队?她朗朗地回答,那是崇义那边,那里更早兴起齐云山游。

  我再问表嫂,家中自留地能否保证口粮和日常蔬菜自给?小孩有多大了?表嫂一一作答。我说这么辛苦,你家男人在干吗?不等表嫂回话,挑担走在她前面的老表驻脚回头,会意地对我一笑。在一片茂密的竹丛前,两口子放下挑担歇息。我健步向前与老表商量,要为他夫妻俩挑担照个相。他欣然应诺,又不知如何摆弄才好。我招呼他们并列站在挑担前,老表显得很大方,表嫂则还有点腼腆。

  “大家注意啦,这里是最后一个溪水点,齐云山顶是没有山泉水的。有需要的可以带点上山洗涮用,但生水不能直接喝。”做开路先锋的领队,走在队伍前面吆喝着。我们几个相约徒步齐云山的驴友,一起放下背包歇息,用喝完的空瓶灌满冰冷的山泉水,将有重量的柚子提前吃完,以减轻爬山的负重。

  我们重新踏上“之”字形的盘升小道,一个接一个紧跟步履,相互激励。半山腰之上,有偌大的一块空坪,四周摆着十几张圆形水泥小凳。两棵粗壮的不老松,树皮沧桑,树干参天挺拔,给人以无言的力量与鼓舞。

  走出竹海,紧接着阔叶林的绵延高山,翻山越岭的过程,渐渐进入灌木丛与茅草交集的地带。策划这次徒步活动的云燕户外联盟负责人告诉我们,此前的翻山越岭,已跻身海拔1000米以上,这是徒步齐云山比较艰苦的路段。

  此后,视野越走越开阔,激励着驴友们的士气,右前方五指峰的五个“脚丫”,清晰显露在群峰中,惟妙惟肖,令人称奇叫绝。

  3

  一位青年挑夫赤膊挑着沉甸甸的行李,引导我们向好汉坡方向行进。驴友们已汗水湿透了衣衫。爬过白茅草甸的崇山峻岭之后,山野之风渐渐狂躁起来,发出凛冽的嘶鸣。

  夹杂黄土尘埃的乱石块,散落在通往高山的斜坡上,大家就踩着这些乱石,顺着四十五度角的陡峭斜坡,靠着登山杖的助力,一步一杖地朝着更高海拔的山峰奋进,心灵感应这该是好汉坡了吧。果不其然,翻过山顶就豁然开朗,迎面看到前方流沙碎石滩下方,巨大的花岗岩上砌了个石墩,东(南)西(北)向竖着一块石碑,虽太阳逆光,其红字隶书“好汉坡”三个大字则历历在目。

  我们大步流星地奔向石碑,丢下肩包就竞相与海拔1728米的石碑相拥,留下多姿多彩的美照。那山口的疾风像脱缰的野马似的,不停地狂呼劲吹,令你不敢待久,踏过流沙碎石,从山顶左侧斜出。嶙峋裸露的岩石横亘在你的面前,石块上留下的泥脚印,提示你踩着先前挑夫和驴友走过的地方,便是更安全省力的途径。

  好汉坡后尽开颜。或是跨越高海拔的兴奋,或是对大自然的臣服,再就是祈愿祝福吧。一批又一批徒步齐云山的驴友,在好汉坡山顶用石块垒起玛尼堆,以表达自己的心愿。我想起红军长征的艰难,想到他们在湘江战役之后,翻越长征第一山——老山界的情景。相比他们,我们这些爬过齐云山好汉坡的驴友,那也是望尘莫及的。

  站在好汉坡之巅,隔着山壑峡谷俯视上犹双溪草山(海拔800-1200米)的大风车,银光闪亮,错落有致,蔚为壮观,美不胜收。山坡旁枯黄的芭茅迎风摇曳,在午后阳光的辉映下别有一番秋色。

  4

  走进隔离牛畜的竹竿护栏内,就进入齐云山主峰的地界。我们一众驴友,徒步高山草甸的小道,朝齐云山寺前的露营地前行,赶在下午五点半之前登高看落日。因为逆光的原因,这一路没看到或拍到什么好风景。印象最深的是一个用石块垒起的露天垃圾坑,还有卸下负重后,在山腰吃草及发呆的三匹驴骡子。

  终于,经过四个多小时的徒步跋涉,我们第一方阵的驴友,顺利抵达齐云山寺前的宿营地。眼看落日西陲,晚霞已映红西边的天际,顾不上找挑夫安扎帐篷,就匆匆沿山脊向靠近金顶的高处奔去,及时抢拍夕阳西下的艳景。

  夜宿齐云山是个浪漫而又辛苦的夜晚。这山上除齐云山寺勉强算个简易石砌建筑,其他什么设施都没有。有驴友用音响劲爆歌曲,给寂静的黄昏增添欢愉;用石头垒起的灶台,肉炒四季豆、牛肉炒荞头等,挑逗你的味蕾;也有驴友自带腊味干菜,三五个人对酒当歌。最浪漫的遗憾是眼观满天星斗,似乎都可以手触星辰,却无法拍照或摄像清晰的图像。说辛苦是因为山野之处,即使有片平地,仅靠一块薄薄的防潮垫,钻入睡袋的那种束缚感,既生硬又不自在,但贴近大地又萌生许多生活的乐趣。

  那一晚,夜宿齐云山的驴友有两百多人,主体是赣州的驴友,此外有来自南昌和广东的游客。夜幕笼罩下的多彩帐篷,在手电、电筒的光束中,展现出一道靓丽的风景。

  5

  黎明五点半起床去金顶观日出,从齐云山寺到金顶,提升海拔百来米,正常体力需要徒步十五分钟。五点不到就陆续有人悉悉索索地走动,小声地说着话,闪着手电的光亮朝山上走去。这天是农历霜降日,晨起时帐篷透着晨露,包裹运动鞋的塑料袋上也积着露水。

  简单的漱洗之后,拄上登山杖,打着手电就随上山看日出的人流,不急不躁地走向金顶。见着眼熟的齐云山石碑时,心情有点激动,但石碑周围已站着或坐着许多人,一时都无法亲近。石碑靠左的一方,面朝东方的一线悬崖边上,挤满等待拍照的痴男信女。我在石碑崖壁“无限风光齐云山”的石刻旁,安稳地坐等日出的到来。后来的一帮驴友,见着这两边都难有靠前的位置,就到石碑右方稍矮的山头上,拉起另一众观赏日出的人群。

  齐云山之美,当属日出云海,可惜的是这天没有云海。但站在齐云山巅,静观日出,见过晨曦由白变鹅黄再转金光灿灿的全过程,观赏它辉映下的危崖峭壁,山峦逶迤,有一种浩瀚壮阔之美。

  凌晨六点二十四,一轮鲜红的“龙珠”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渐渐由红转黄直至金色,散发万丈光芒,前后仅五至十分钟。在这一宝贵的时光中,驴友们以各种奇思妙想,创意与朝阳互动拍照,妙龄女孩多在手上做亲昵动作,大妈则直接搬上瑜伽和杂技动作,确有与时俱进的豪迈。

  晨光中的齐云山风光清新脱俗,花岗岩峭壁上石松苍翠。山顶平台约有几百平方米,以齐云山石碑为最高点向两边倾斜,东面是万丈峡谷,西面是散落花岗岩石及其周边的高山草甸,站在齐云山巅看宿营的帐篷,在阳光、高山、草甸的簇拥下分外妖娆。

  我们快速地收拾行装,打包行李交给挑夫。上午八点就轻装返程,沿路将前一天未及细看的风景再体悟了一遍。同体质好的驴友心思相通,似乎徒步赣南最高峰也没有行前想象的困难,依持登山杖的帮助,感觉下山的路也不太难走,九点不到就下到好汉坡,十点半前就到达竹林休息点,估计十一点就能抵达光菇山农庄。

  或许像行家所言,长途跋涉不宜马上久坐,就在竹林放松休息后的最后一段路程,我的双腿关节渐有酸痛感,下坡时人都要像螃蟹一样横着走,方能抬腿稳当。这使我喜形于色的徒步,更增添了一番对齐云山的敬重。

  2022.10.30

【审核人:雨祺】

收藏   加好友   生成海报   分享
点赞(0)
打赏
Tags: 齐云山 枫树林
评论(0人参与,0条评论) 丹乡思雨
0/0
  • 请先说点什么
    最新评论
    2022-11-01 09:49
    美文苑
    脚步行遍山山水水,山川河流尽在眼底。
    来自·福建省福州市
    回复

    发布者资料

    热门文章

    抒情散文

    查看更多抒情散文
    首页
    栏目
    搜索
    会员
    投稿